[新聞] 轉念後的路更加寬廣,王金勇的球探人生

作者: ruka660101 (ruka)   2020-06-10 12:30:46
轉念後的路更加寬廣,王金勇的球探人生
加入中華職棒前就曾多次入選國家隊的王金勇,2000年季中新人選秀會中以第一輪第二順
位加入人氣球隊兄弟象,是「二代象」的主力成員,歷經象隊完成第2次三連霸的輝煌時
期;但職棒後期因傷勢所擾,2010年球季結束後卸下球員身份,11年職業球員生涯劃上句
點;轉換跑道成為教練對王金勇來說不是大問題,真正挑戰他的是2014年季中球團希望他
轉為全職球探,從一開始的抗拒以及排斥,經過家人從旁的建議以及自我心理建設,球探
工作不僅僅改變了王金勇的眼界,也讓他對棒球有更多不同想法;幾年後遇上退休後的伯
樂,讓王金勇離開中華職棒體系轉擔任美國職棒大聯盟費城人隊的球探。興起了找他聊聊
這段過程的想法,就來聽聽王金勇怎麼回憶這段過程吧!
說到與王金勇的第一次認識要回溯到2007年的關懷盃,因為工作的關係與王金勇第一次接
觸,發現他的能說慣道,口條比一般球員來的更好,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自我的管理
也相對的嚴謹許多;雖然初期互動不多,但深深覺得他是個與眾不同的職業球員;或許是
之前有寫部落格的習慣(剛加入兄弟象那一年有經營無名小站),透過文字表達他的想法
這件事情對他來說不是難事,這對於現在擔任球探的他來說相當重要,如何將眼睛看到畫
面的轉成想法,再將這些想法文字化、邏輯化的形成文字讓相關人員可以知道這次的球探
報告,現在回想起來真的多虧有這一段時間的文字撰寫經驗。
一個悠閒的午後, 與王金勇約在一個寧靜的咖啡廳,選在戶外的座位,點了份蛋糕與咖
啡,輕鬆暢談王金勇的球探人生,也意外的獲得一些跟網路上查到資料不同的地方喔!
先前在網路上查到1998年美國大聯盟名人堂傳奇球員George Brett來台受邀客座指導輔仁
大學棒球隊時發現王金勇的打擊天分極佳,表達願意支付所有費用讓王金勇去美國職棒闖
蕩看看;經過與本人確認後知道順序是錯誤的,原來當時在大學時期是美國大聯盟勇士隊
球探曾經表達對他有意思,但之後也不了了之,一直到了2002年George Brett來訪時,看
到當時已經加盟中華職棒兄弟象隊的王金勇打擊資質不錯,才提出有意願要帶他去美國大
聯盟的事情,但當時王金勇以為只是George Brett的一番玩笑話,沒有特別當真,加上當
年台灣還沒有經紀人這個角色,所以王金勇的美國行也因此沒有成行。 (不要一昧找網
路上的資料照本宣科的唸完,這樣的內容找一台讀稿機就可以了)
職棒生涯打了11個年頭,大家猜的到職業生涯哪件事讓王金勇感到印象最深刻嗎?不是某
一場比賽、某一個PLAY,也不是職業生涯首安、首轟,這答案讓你絕對想不到,那就是「
每個月領薪水的那天」;沒錯,我相信你跟我一樣相當驚訝,為什麼是這一天,王金勇告
訴我,成為職業球員之後,與當時還是女朋友的陽子(現在的太太)兩個人每個月看到薪
水匯入銀行戶頭時數字逐漸增加,兩個人感到滿滿的踏實感以及安全感,認為只要繼續努
力打球下去,未來的生活一定會更好。所以一路上他最感謝的也就是現在的太太,一路上
的高低潮都是太太陪伴在身旁,給予適時的鼓勵以及建議,讓王金勇面對不同的考驗都能
夠轉換自己的念頭,勇於面對新的挑戰。我默默的跟他說了一句「你真的是很容易就滿足
的人耶!」
擔任兄弟象隊打擊教練那段時間,給予球員的觀念就是「全力揮擊」,也讓當時的象隊球
員在打擊型態上面做了一些改變;最顯著的就是張志豪,之前張志豪因為腳程快被灌輸「
往地上打」的觀念,再靠本身腳程上壘。王金勇發現張志豪揮擊時球棒與球的接觸時間很
長,建議張志豪將打擊角度拉高,並且全力揮擊而不是碰到球就好,改變了張志豪的打擊
型態,也造就現在大家可以看到砲管增大的張志豪。
王金勇提到,自己是個失敗多次的球員,球員時期每天都會拎著一公斤的球棒在樓頂練習
空揮一小時,從每天的練習中找出解決錯誤的方式,因為有了這段時間的訓練,日後擔任
打擊教練時才可以縮短球員摸索的時間;除了灌輸全力揮擊的觀念之外,更提到兩好球之
後的攻擊設定,一般球員在兩好球之後為了怕被三振(當時有些球隊會祭出三振要扣錢的
罰款)會以碰到球為主的攻擊方式,也因此降低了長打的可能性,針對這點王金勇提到,
兩好球之後跟球時間會再長一些,減少你身體前後滑動的時間,但你的揮擊速度是一樣不
變的,創造擊球瞬間力道的來源並不是往前衝的力量,而是原地旋轉的力量加上前腳與地
面的反作用力才是最大的,講到這裡特別提到富邦悍將的高國輝,看似輕鬆的揮擊模式,
但擊中球的力道是非常驚人,採取的就是原地旋轉方式,並且全力揮擊,讓球的仰角以及
飛行距離可以更遠。
從兄弟象隊球探轉變為費城人隊球探,外語能力一定要比一般球員來的好,甚至聽說讀寫
都要能夠與老外溝通,開啟王金勇正視外語能力要從高二出國比賽說起,那年代表中華隊
去美國比賽,在洛杉磯的一次購物經驗中,因為語言表達的不夠清楚,遺失了一箱裝滿Sh
opping的戰利品,對於當時還是學生的他感到相當失落;大學四年的時間,每一年大約有
三~四次的出國機會,出國比賽前都會習慣拿起旅遊、語言相關的書籍,把每一個旅遊會
用到的詞彙硬背下來,加上日後在兄弟象隊也會遇到許多的外籍球員,王金勇也都會主動
上前聊天,藉此增加外語聽說的能力,也累積不少之後能夠前往美國大聯盟體系的語言能
力;俗話說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有了這些外語能力,王金勇在球探的路上也比其他人來
的更順遂。
原本規劃退下球員身份後就是全心擔任教練一職,王金勇也認為自身的經驗以及能力是可
以勝任這個工作,在收到球團指示要全職擔任球探的時候,整整失眠了兩週,「我還有很
多東西可以教給球員」、「我會是一個稱職的教練」...等念頭不斷浮上來,開始自我懷
疑是不是球團認為他的能力不足。太太在這個時候適時的安慰了王金勇,並且告訴他事情
已經無法改變,只能改變自己的心態試著去接受它,球探這個工作在台灣也不常見,或許
也是一個不錯的工作啊!藉由這個工作可以出去多看看不同的世界以及多認識不同觀點的
人,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王金勇想了想,腦海中浮現了「外頭下起了雨,我們無法改變
它,只能拿起雨傘、穿上雨衣,正面去接受下雨天」。因為自己的轉念,接受了生涯新的
挑戰,開啟了王金勇的球探生涯。擔任球探時懂得放下過去的光環,多聽、多看、多學,
加上本身既有的經驗以及見識,很快就適應這份新的工作。
改變了自己的念頭,專心的當好球探這份工作,此時棒球之神也默默開啟另外一扇門。有
一次在台中球場遇到了美國大聯盟駐台的同業伙伴,介紹了費城人隊球探部的副總經理給
王金勇認識,雙方寒暄後交換名片,王金勇就開始準備今天球探工作的事前準備;此時這
位副總經理找了個旁邊的座位坐了下來,默默觀察王金勇,從記錄、拍攝、在場內來回走
動、與人的互動,都看在副總經理的眼裡;隔天這位副總經理又出現在台中球場,一樣坐
在王金勇座位旁邊,依舊繼續看著他日常工作的一舉一動,第三天之後就沒再看到這位副
總經理出現。
十月份的某一天,王金勇接到了這位副總經理的電話,副總經理告訴王金勇球團有意願想
要找他面試,希望他可以擔任亞洲區的球探,並且協助多明尼加球探的工作。當時對於球
探工作的排斥一直到今天有機會成為美國大聯盟球探一職,這是王金勇從來沒有想過的機
會;歷經一個半小時的面試,王金勇笑說全程英文面試,結束時他緊張到衣服都濕透了;
他的認真被副總經理看到,也開啟另類的「旅美」之路。
美國球團擁有的資源跟數據相當豐富,分佈在各國球探的經驗分享加上長久以來的數據分
析,也讓王金勇在視野上面開拓更多;舉例來說好了,球探在挑選投手會傾向身高介於18
5~190cm之間,以過往數據分析這樣的投手表現會是最好;過高的投手有可能協調性不佳
,過矮的投手往後的發展空間有限,這些都是透過大數據分析出來的經驗法則,當然還是
會有例外的出現(例如人高手長的Randy Johnson就不適用這個經驗法則)。
此時我特別提到現在就讀開南大學的余謙,王金勇表示當余謙在高三的時候有跟球團回報
過這位球員,不過礙於身高較矮的情況下,身體負荷可能比較難適應美國職棒的環境,要
擔任先發投手可能休息時間會比一般投手來的長,要擔任中繼後援投手又無法連續出賽,
相對影響到的就是無法爭取到較高的簽約金;相較於拉丁美洲的球員,身高超過185cm以
上、球速超過150km的球員一拖拉庫,控球雖然沒有亞洲球員來的精準,但由於先天條件
較高的情況下,在球團排名上就容易比較屬於前面的位置。
職業球員退下來擔任球探跟一般人擔任球探的差別,在於一些小細節的觀察上會有所不同
,對於場上的戰術熟悉度以及身體的自然反應,當過職業球員才會看得出差異性;例如啟
動盜壘時肩膀下壓動作是否正確、跑步時會不會有外八傾向而影響折返靈活度,都有可能
會影響這位選手的評分;但一般人擔任球探在人際關係上的熟悉度就會比較吃香,畢竟球
員一輩子都在打球,交際手腕上面與溝通技巧可能比較生疏,不過整體來說球團還是會比
較希望具有一定專長的人擔任球探對球隊幫助會比較大。
至於在台灣擔任球探與在美國擔任球探的差異性,在於人力分配上面會有落差;在台灣一
般來說球探只有一個人,比較偏地毯式搜索,要同時兼顧高中、大學以及社會人的球探工
作,同時要處理、彙整各層級的球探報告,都是只有一個人獨力完成,但在美國體系下,
你只要做好負責的範圍就好,其他的報告以及球探工作會由另外的人負責,相較起來你可
以更專心、細心、用心將球探報告作的更完整。
我提到當球探在觀察球員時,怎麼去針對高中球員、大學球員以及社會人球員向球團報告
,西武獅隊的山川穗高、廣島鯉魚隊的鈴木誠也...等,都是先進入社會人之後被職業球
隊選進去,在職棒場上打出好的成績;2020年剛與紐約洋基隊簽下肥約的Gerrit Cole,
也是唸完大學後才加入美國大聯盟。王金勇思考了一下,高中球員需要時間來培養,假設
球團用500萬簽約金簽下他,這位高中球員有可能最少打十年職棒,等於一年投資50萬元
來培養這位球員,投資報酬率上面來說還算可以,但就以球隊即戰力來看,大學畢業或是
社會人才會是最快可以進入狀況的選手,不管是身體素質或是場上經驗,稍為與球隊磨和
之後就可以融入隊形;所以在選秀的安排上,大物高中生在第一輪一定要選進來,第二輪
開始就要針對即戰力的大學生或是社會人做挑選。
但台灣基層棒球的人才來源越來越少,頂級高中生或是大學生基本上以出國為優先考量,
能夠留在國內的球員挑選上相對就會比較少一些,這對台灣球探來說也會比較辛苦許多。
王金勇的選擇,除了改變他自己的人生道路,也替台灣棒球選手找到另外一條選項,離開
球員生涯後不一定只有球評、教練兩個工作可以從事,培養好自己的外語能力以及世界觀
,或許有也機會被國外球團注意到,加入美國大聯盟(或是日韓職棒球團)體系,除了薪
資上面相較於台灣的穩定之外,可以擁有的資源以及視野也會不一樣,將自己準備好,機
會來了隨時可以掌握住,適時的調整自己的心態,迎接不同的挑戰,人生道路會更加寬廣
,這就是我看到王金勇的球探人生,也給予我相當多不同的啟發,很開心這個午後的咖啡
時光,除了與老朋友相聚之外,更天南地北的聊天,簡單不奢華的人生就是這麼簡單。
https://www.homeruntaiwan.com/detail/article/858
作者: william12tw   2020-06-10 12:32:00
作者: ccwwchen   2020-06-10 12:43:00
作者: kotchman (111)   2020-06-10 12:48:00
還是希望能挖阿勇回來當農場主管
作者: gericc (Golden Eric Chang)   2020-06-10 12:49:00
謝謝阿勇 推碰流真的後遺症不淺
作者: wan8088 (大屁屁怪獸)   2020-06-10 13:13:00
恰恰跟藤田當好好的幹嘛還挖他
作者: WOWDTDT (阿傑)   2020-06-10 13:26:00
作者: purpleboy01 (紫喵)   2020-06-10 13:40:00
除非阿勇想回來吧 不然有那個環境給他發揮嗎
作者: gericc (Golden Eric Chang)   2020-06-10 13:41:00
老話一句 讓他多賺賺經驗再回來更棒
作者: cgnave   2020-06-10 14:43:00
勇粉報到
作者: zxzx0521   2020-06-10 15:05:00
真正把爪改造成現在球風的是現在的總仔丘昌榮阿...看爪什麼時候開始改打強力球風的就知道了爪真的要好好感謝當然草總把丘昌榮帶過來"當年"
作者: gericc (Golden Eric Chang)   2020-06-10 15:11:00
其實真的嚴格講草總也算首先改革的 這新聞有講那時草總突然來 覺得怎麼大家都不全力揮
作者: payr (魷娜)   2020-06-10 16:36:00
勇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