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菜鳥新移民 中國?臺灣?

作者: cching1021 (ching)   2015-04-10 17:09:26
這是一個新加坡網站的評論,影集、原作、社會反映,
甚至Eddie Huang本人的行為都有談到,很長但是還滿好看的,
但真的超~級長XD 我只貼前兩段,後面可以點進網址繼續讀。
《菜鳥新移民》與文化再現的限度◎丘琦欣
台裔美國人黃頤銘(Eddie Huang)自傳改編的《菜鳥新移民》電視劇,自二月初
上映至今,不只受到亞裔美國人喜愛,主流美國電視觀眾也是一片好評。這部電
視劇敘述了一個台裔美國人家庭搬到佛羅里達州的遭遇,紀錄了一個亞裔家庭適
應美國社會規範的過程。
《菜鳥新移民》這部情境喜劇是以廚師兼媒體人黃頤銘的暢銷自傳為藍本改編的。
黃頤銘是 Vice 頻道的美食節目「黃的世界」主持人,也是紐約市 BaoHaus 刈包餐
廳的老闆,以及美國亞裔社會的意見領袖之一。黃頤銘在律師事務所工作過,也主
演過獨角喜劇(stand-up comic),而後投入餐飲業,但他吸取了小時候父親經營
牛排館的經驗。電視劇《菜鳥新移民》是對黃頤銘 2013 年發行的自傳進行的開放
式改編,自傳書名同樣叫做《菜鳥新移民》。
這部電視劇不只是亞裔美國人初次在美國主流電視頻道上獲得呈現,並且被稱許
為亞裔美國人歷史性的勝利──他們為此已費盡千辛萬苦,終於在大眾媒體上爭取
到亮相機會。就這點來說,經由該劇再現的所謂「亞裔美國人經驗」引起許多人的
共鳴,並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亞裔美國人的聲援支持,也就毫不意外了。該劇能否維
持人氣不衰仍有待觀察,但截至目前為止,該劇獲得了觀眾及評論家的一致肯定。
但在亞裔美國人明確地將《菜鳥新移民》的大受歡迎看作亞裔美國人在大眾媒體上
獲得呈現的一大勝利之際,我們卻必須採取更為批判的立場。促使我寫下這篇文章
的一部分興趣,來自於這樣的感受:我所生長的社群不會有另一個人撰文予以批判。
我感覺到,亞裔美國人的主流意見往往盲目肯定《菜鳥新移民》,幾乎沒有人基於
同等的顧慮而加以批判。
話說從頭,我的成長背景和黃頤銘幾乎完全相同。黃頤銘有時自稱是「台美人」,
有時自稱「華裔美國人」,但也說過自己是「中台混血美國人」,他是外省人雙親
的後代,也就是那些在 1949 年之後自中國逃難到台灣,占台灣總人口數 10%,卻
在國民黨統治時期成為政治與經濟菁英,享有支配地位的一群人。
黃頤銘母親的家族是在文化大革命之後逃到台灣的,他的母親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也是家族中唯一出生在台灣的人。他母親一家在台灣創辦了一間獲利豐厚的紡織工
廠,外祖父最後成了百萬富豪,而後移民美國再度白手起家。另一方面,他的父親
出身追隨蔣介石來到台灣的國民黨員家庭,黃頤銘的祖父曾是內政部高級官員,對
於 1950 年代的土地改革出力甚多;但這位祖父儘管仕途看好,卻似乎很早就脫離
了國民黨,因為他反對國民黨政權對台灣本地人民的壓迫。黃頤銘的父親和母親一
樣,都是在台灣出生。
我自己首先是半個台灣人,我父親來自客家裔的印尼華僑家庭,我猜想這讓我成
了半個華人,儘管我父親認同印尼甚於台灣或中國,我在中國大陸也沒有親人。但
我跟黃頤銘一樣都有個外省人祖父在國民黨政權做高官,我的外祖父當過台灣銀行
的總經理。但我的外祖母是本省人,也就是占了台灣總人口數90%,國民黨政權到
來之前已經在台灣住了幾百年的台灣在地人,她在台南長大,出生及接受教育都在
日本統治時代。
說到我母親的家族,儘管一半本省、一半外省的背景體現在生長於台灣,卻能說
一口京片子的華語也能說流利的台語這樣的弔詭上,我母親的家人仍然普遍自認為
外省人,在政治上擁護國民黨。正因如此,我想我應該多少能夠理解黃頤銘互相衝
突的認同感:我自認為是個台美人而不是華裔美國人,但我仍然參與許多華裔美國
人的議題。
於是,我的顧慮有一部分是關於台灣在電視劇中如何再現。當然,人們有時不免
懷疑大多數美國人究竟有沒有聽過台灣,還是就直接把台灣和泰國混為一談了,連
歐巴馬總統都犯過這種錯。既然《菜鳥新移民》是亞裔美國人在美國主流電視頻道
中初次呈現,台灣在其中的任何樣貌,無疑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將會定型於美
國人對台灣的認知中。要是台灣被呈現得像中國一樣,那些看過第一集的七百萬收
視觀眾當然會讓其他更多的美國人也把台灣看成中國。而我懷疑,恐怕沒有其他的
亞裔美國人,甚至台美人本身,也會抱持著這樣的顧慮觀賞這部電視劇。
但在另一方面,《菜鳥新移民》這樣的電視劇既是反思「亞裔美國人」內在緊張
和矛盾的難得契機,它也同樣會是一個反身詰問全體亞裔美國人,以及他們與亞洲
和美國關係的機會。關於亞裔美國人如何思考自我理解這件事,下文還會談到很多,
這部電視劇正好提供了一個難得的討論機會。
亞裔美國人革命有可能搬上螢光幕嗎?
評價《菜鳥新移民》這一文化現象時,人們立刻就會看到《菜鳥新移民》自傳書和
《菜鳥新移民》電視劇之間的巨大落差。當然,電視劇並未自稱是改編黃頤銘的自
傳,而是「靈感來自於」黃頤銘的書。
黃頤銘的自傳大部分是一個成長故事,他的家人隨著他逐漸長大、獨立自主而越
來越無足輕重,但電視劇卻是在美國家庭喜劇常見的「永遠的童年」脈絡中演出他
的故事。兩者更大的不同是,電視劇和黃頤銘自傳中坦白直率,偶爾自我剖白的敘
述實在有段落差。就算電視劇試著引進一部分黃頤銘的嘻笑怒罵語調,第一順位的
主導敘事仍舊是淨化過後的家庭喜劇。
或許這正是改編作品的危險之所在。但在整個《菜鳥新移民》現象中,這樣的差
異則說明了讀出言外之意、剖析《菜鳥新移民》得以被主流美國白人接受的方式所
在是必要的步驟,儘管在此同時,它也試圖進一步挑戰大眾媒體上再現可能性的邊
界。於是,黃頤銘的自傳必須與電視劇分開來評價,也不能將黃頤銘直接看作電視
劇中的自傳導演,他對電視劇的創意顯然沒有多大掌控空間。
說實話,就算大多數亞裔美國人都稱讚這部電視劇真實體現了他們的經驗,但
《菜鳥新移民》很大一部分都在泛泛地操弄亞裔美國人性格的相關刻板印象。儘管
演員表現優異,黃家的母親 Jessica Huang 作為全劇最突出的角色,實際上是跋
扈專斷的亞裔「虎媽」刻板印象變體之一,她要求孩子們爭取難以達到的學業成績,
並且介入管束孩子和丈夫的生活細節。黃頤銘的祖母和黃家同居,這個角色最引人
注目之處正是在於幾乎成了龍套,家中其他人都說英語,只有她說華語,不然就像
個被動的物體一樣坐在輪椅上被推著走──這是有歷史根據的,黃頤銘的祖母因為
纏足而不能正常行走,儘管表達方式有些侮辱意味。黃頤銘父親 Louis Huang 的
黑暗一面,則在電視劇角色的淨化之下被粉飾過去,事實上這位父親在台灣曾經混
過幫派,有暴力傾向,是一位複雜而迷人的人物。黃頤銘青少年時代和家人的疏離
也多半被抽離了真實的情緒或悲苦,去除掉這些則是為了製造出一個不具威脅性的
產品,好讓美國電視觀眾吸收。
《菜鳥新移民》電視劇之所以如此成功,看來正是堅守了美國家庭喜劇的主導敘
事套路有以致之。說實話,家庭喜劇作為一種美國機制似乎有些非比尋常之處,其
中異性婚姻、一夫一妻的家庭是社會穩定的標誌。以家庭為主題的電視情境喜劇記
錄了一家人的曲折起伏,但在每一集最後總要回復現狀,社會秩序重新得到確保。
雖然家庭喜劇一開始都以白人家庭為取向,但隨著美國族群疆界的擴張,舉例來說,
我們也開始能夠看到黑人家庭的情境喜劇,像是《天才老爹》(Cosby Show)、
《新鮮王子妙事多》(The Fresh Prince of Bel-Air)、《阿傑出少年》
(Everybody Hates Chris)等等。現在,我們又有了亞裔美國人的家庭喜劇,這顯
然標示著美國族群疆界如今已經夠寬大,能夠容納亞裔美國人了。
《菜鳥新移民》電視劇中無疑對黃頤銘的複雜性進行了簡化。在我想來,亞裔
美國人要是有考量到黃頤銘的其他作品,以及《菜鳥新移民》一書作為成長敘事的
本質,在《菜鳥新移民》改編成家庭喜劇之後就應該立刻提高警覺。可是亞裔美國
人太渴望接受《菜鳥新移民》是一部再現他們生活經驗的電視劇了,甚至到了讓人
懷疑這部電視劇的成功是否多少取決於戲外的其他因素。不免讓人覺得,只要這部
電視劇能夠刻劃出亞裔美國人經驗的某些面向,又不至於用過分冒犯的方式輕蔑亞
裔人士,亞裔美國人無論如何都會加以吹捧。很有可能,黃頤銘自己建立在挑戰
「模範少數族裔」刻板印象之上的公眾形象,也多少讓這部看上去足以打破陳腐刻
板印象的電視劇得以傳播到亞裔美國人圈子之外。
儘管這部電視劇從 Hudson Yang 飾演的黃頤銘,到吳恬敏(Constance Wu)飾
演的 Jessica Huang,完全不乏演員的精彩表演,但《菜鳥新移民》上演至今的敘
事卻始終是千篇一律的移民家庭努力融入美國,最後以再次肯定「美國民族大熔爐」
敘事而畫下句點,而非指出民族同化論的局限。這部電視劇到目前為止對亞裔美國
人所表達的,則是它從亞裔美國人的經驗中吸收了夠多特徵,使得千篇一律的民族
大熔爐敘事相較於其他同化敘事多了個異樣的賣點。
也許這本身就指出了「亞裔美國人認同」這一自我想像的某些局限。亞裔美國人
的這一切奮鬥真的是為了維護自身不同於美國白人的經驗之獨特性,或者只不過是
另一個「歸化美國人」族群,到頭來只是指望著獲得美國接納?我們恐怕得問問自
己,為什麼就是會有用這種形式改編黃頤銘自傳的意識型態需求,還有黃頤銘的自
傳怎麼能被改編成這樣?
我們必須把黃頤銘的自傳《菜鳥新移民》一書和電視劇《菜鳥新移民》區分開來,
各自評價。我們最需要避免的就是把兩者簡化為一,好像它們只不過是同一現象的
兩種分支。但我們因此得先探討《菜鳥新移民》這本書,它不只是電視劇的原始材
料而已,既然黃頤銘的公眾形象多半是以這本書為基礎,它或許也是電視劇的基本
邏輯之所在。
......
全文連結:http://newbloommag.net/2015/04/08/fresh-off-the-boat-tw/
作者: andy2011 (andy2011)   2015-04-10 23:16:00
大家看本劇都好嚴肅的感覺(說好的情境喜劇咧?)看了幾集我是把本劇當亞裔版電視劇阿甘正傳看(每集都會穿插一些時代梗ex:歌曲,播接數據機聲不禁令人會心一笑)不時父母會跑去堵校長也很好笑(校長抽屜最後都折價券?
作者: cching1021 (ching)   2015-04-10 23:59:00
對啊就是家庭喜劇XDD 但原作和實際情形是另一回事,了解或身在其中的面對誇張化平面化的地方很難輕鬆吧XD只能說,亞裔雖然躍上檯面了,但還不是個會被願意花工夫細究的地步~
作者: thenone (地方的公司需要新肝)   2015-04-11 01:20:00
其實送校長折價券算賄賂吧XD
作者: daidai (腳踏實地)   2015-04-11 01:32:00
很細膩的文章。不過劇組在意的當然是如何拍個受歡迎的劇,而不是拍出呈現方式對台灣人有利的劇...
作者: hopeygal (hopeygal)   2015-04-11 07:39:00
好專業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