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 穆里岡大陸歷史隨敘(四):烈焰升騰

作者: leon4287 (左邊的一陣風)   2025-10-06 12:46:34
十二、美利堅在淌血
  歷經數年的哈瓦那鼠疫促使整個美國的人口減少了約20~50%,這是至長夜開始之後最
嚴重的人口銳減事件,五角宮政府任何一切向外擴張的計畫都被迫終止,甚至以時任總統
傑佛瑞‧邦迪為首的政府高層都逃離了哥倫比亞特區前往大衛營避難,此時美國政府瀕臨
崩壞,軍隊也失去戰力,在接下來長達數十年的時間裡,美國發展都停滯了下來,只能慢
慢恢復元氣,儘管北方的芬蘭王朝內部發生數次戰爭,但美國再也無力去干涉,而當2544
年芬蘭王朝的加拿大國王魯拉擊敗魁北克人征服勝勞倫斯河流域後,他對於其他五大湖與
新英格蘭地區垂涎三尺,隨即就開始著手計畫對美國發起侵略。而如臨大敵的五角宮,任
命前總統吉米‧蘭道的嫡孫加布里埃爾‧蘭道將軍出任指揮官,負責在紐約地區建立防禦
系統,以防芬蘭王朝從哈德遜河上游南下,最後加布里埃爾‧蘭道也不負眾望,在2551年
的阿普史泰特(Upstate)戰爭中,成功擊退芬蘭軍隊。然而之後加布里埃爾‧蘭道卻捲入
政府黨爭之中,常春藤與新英格蘭寡頭們擁立名聲大譟的他競選下一任總統,而本人對於
政治模稜兩可的態度,引來迪克西集團的不滿,最後被免職撤換,而不同於美國的政治鬥
爭,魯拉‧海基寧在第一次入侵失敗後繼續厲精圖治,鎮壓後方魁北克人的叛亂,啟用高
級顧問克羅斯比為首相,實行他所建議的政治改革,將加拿大分裂與分散的政府機關進行
整頓,提高官僚效率,擴充了財稅來源,讓芬蘭王朝治下的加拿大繼續能夠維持龐大的軍
事開銷。
  儘管相較於新英格蘭寡頭,芬蘭王朝對於南方迪克西的威脅並非首當其衝,但當迪克
西取得了美國政府的執政權後,原本受到洋基佬深刻影響的中西部地區終於逐漸傾向南方
,許多紅脖子農民填補之前因為戰亂而荒廢的中西部農田,福音派教會也再次在此扎根,
因此,迪克西執政的五角宮政府一直希望能夠削弱芬蘭王朝的力量,以此鞏固他們在中西
部的地位,而在2556年統治密西根與威斯康辛的喬治‧耶爾維寧去世後,兩地分別由蒂莫
西‧耶爾維寧、小喬治‧耶爾維寧繼任密西根州長與威斯康辛州長,此時美國便開始煽動
一些當地的親美勢力發起叛亂,意圖收復這兩州的控制權。然而這卻也給了同為芬蘭王朝
成員魯拉‧海基寧一個大好機會,加拿大的軍隊迅速開入兩州協助鎮壓叛亂,並很快就逼
迫兩位州長臣服旗下,而魯拉‧海基寧也很清楚知道美國人一直妄圖收復兩州,因此決定
先下手為強,在整頓完兩地後,就以肅清叛軍為由,率領五萬大軍進入俄亥俄、印第安納
、伊利諾等州,就此開啟了長達十年的第二次芬蘭-美國戰爭,這場戰爭對千瘡百孔的美
國是殘酷的,芬蘭軍隊以摧枯拉朽之勢再次殲滅當地美軍,軍隊先鋒甚至挺進到了俄亥俄
河,五大湖的城市因為戰爭化為廢墟,農田也因此荒廢,大量人口流離失所,為了馳援當
地,執政的迪克西們不得不調動大量南方軍隊北上,但這也幾乎耗光了國庫,而一位失意
的新英格蘭民兵隊長奧戴投靠了芬蘭,並率領一股叛軍攻陷了佛蒙特,儘管他越不過紐約
的阿普史泰特堡壘群,但依然能夠向東發進,新罕布夏、麻薩諸塞、緬因、康乃狄克幾乎
都淪陷,剩下波士頓與幾座城鎮困守著,他在新英格蘭地區建立起了「揚基東合眾國」
(United States of Yankeedom) ,成功號召許多失勢的新英格蘭寡頭們加入。至此,從
密西西比河到哈德遜河都遭受戰火的侵襲,烈焰......正在升騰。
  雖然在投入全國之力後,美軍與芬軍展開長期的拉鋸戰,使得芬蘭人沒能奪取整個中
西部,這場戰爭最後是以2568年魯拉‧海基寧在圍攻匹茲堡時病死而告終,王子大衛即位
後選擇讓筋疲力盡的芬蘭軍隊撤退,並與美國政府簽署了十年停戰協議,但美國的大片領
土仍就淪陷,失去了克里夫蘭、哥倫布、芝加哥、印第安納波利斯、伊利、布法羅這些重
要北方城市,揚基東合眾國的存在撕裂了新英格蘭社會,整個北方都變得殘破不堪,不論
是美國、洋基佬還是迪克西,所有人都是輸家,美利堅......正不斷淌血。
十三、西南血戰
  大戰之後,五角宮在新任總統老湯普森‧魯塞爾主導下開始了一系列改革,史稱木蘭
改革,目的在於挽救美國潰爛的財政與軍事,但改革整體而言是失敗的,甚至導致低地地
區爆發農民起義,不過也不是一無是處,軍事方面開始授予了北方前線指揮官極大的權力
,例如匹茲堡軍區、亨廷頓軍區等,讓邊境更有能力應對芬蘭王朝的入侵,這些成果反應
在了2582年的反攻上,其趁著芬蘭王朝內亂收復許多城市。
  然而美國的敵人,不只有芬蘭人而已,還有西方佔據德克薩斯故土的阿茲特蘭人。
  至墨西哥合眾國在25世紀衰退陷入軍閥割據後,原本在德克薩斯建立的哈特蘭總督府
自然也成為軍閥的國度,該地由羅米洛家族統治,並且時常干涉墨西哥中央事務,是相當
強勢的割據勢力,但當25世紀後期美國人開始發起昭昭天命運動後,羅米洛家族成為討伐
目標之一,由南方迪克西、流亡孤星騎士的地方勢力聯合下發動了「德州昭昭天命」,美
國人從海上登陸休士頓,流亡百年在外的孤星子民渡過紅河返回祖地,腐敗的羅米洛家族
兵敗如山倒,屬於美國的德州終於回來了。
  只是美國人離開的太久了,他們在德州的統治短暫而不穩定,當地人講著西班牙語,
信仰墨西哥天主教,將福音派視為異端,德州政府大致上只能維持休士頓到達拉斯一帶的
勢力,甚至內部迪克西與德州遊騎兵還存在著矛盾,這樣一個分裂的政權最後被瓜達露佩
大主教號召下而來的阿茲特蘭人給擊垮。
  阿茲特蘭是奇卡諾人,也就是墨西哥裔美國人對於他們自己所居住的美墨邊境的稱呼
,源自於古阿茲特克人的傳說,當長夜降臨後,美國西南部便逐漸由他們所主導,儘管屈
膝於德克薩斯的陰影下,但當墨西哥的三保軍團席捲而來時,他們隨即立刻倒向了這個新
生的墨西哥,阿茲特蘭總督府建立在了鳳凰城廢墟上,而後奇卡諾人也跟隨著墨西哥軍隊
的腳步,參與討伐印第安人、收復加利福尼亞的遠征,這讓許多奇卡諾人在墨西哥北方身
居要職,亦產生了許多軍閥家族,其中拉斯克魯塞斯的基羅斯家族便是佼佼者,該家族的
領袖卡洛斯‧基羅斯僅率領一千雇傭兵,就在墨西哥內戰中殺到墨西哥城下,在瓜達露佩
大主教的加冕下成為新任墨西哥總統與新的軍閥共主。而後基羅斯家族的其中一支旁系分
支:白沙的基羅斯,率領部屬進入德克薩斯,統一分裂的西部各大小軍閥,並在中央的支
持下繼續揮師東進徹底大敗德州美軍,讓德州昭昭天命以失敗告終,而白沙的基羅斯亦在
德克薩斯建立屬於自己的割據王國,此後幾十年裡便一直與歐札克、紅河流域的美國人對
峙著,彼此之間互有勝負,直到白沙的基羅斯的繼位者白沙的卡洛斯‧基羅斯在2539年的
馬克斯維爾戰役被黑人國民警衛隊斬殺後,德克薩斯陷入短暫內部混戰,最後在大主教的
調解下一分為二,西部由將軍岡薩雷斯統治,東部則由白沙的卡洛斯‧基羅斯的姪子繼承

  2556年芬蘭-美國戰爭爆發後,岡薩雷斯趁著美國無暇西南後再次發起入侵,一度沿
著紅河深入佔據大半個路易斯安那,並且與草原北方的愛荷華達科塔人結盟攻打歐札克,
而後又北上進攻密西西比沖積平原地帶,直到再次被強悍的黑人國民警衛隊擊退為止。
  2580年代木蘭改革時期最重要的三名將領之一的德懷特‧沃特斯,於北方反攻作戰勝
利後,隨即調兵南下沿著密西西比河反攻路易斯安那,重振旗鼓的美軍成功將阿茲特蘭人
驅逐直至德克薩斯邊境,岡薩雷斯於撤退時在紅河邊溺水而亡,其殘部最後由洛祖利奧‧
基羅斯吸收並重新掌控整個德克薩斯,而德懷特‧沃特斯就任亞歷山德里亞軍區長官時,
美軍鞏固了紅河沿岸的防線,阻止阿茲特蘭人的再次入侵,但在這個濕熱的沼澤地裡,德
懷特‧沃特斯不幸感染熱病死去,此後美軍又回到了被動防守狀態,再也無力收復德克薩
斯了。
木蘭改革時期的美國
https://i.imgur.com/SfFNdWx.jpg
十四、哥倫比亞哀歌
  第二次芬蘭-美國戰爭後,不只美國元氣大傷,芬蘭王朝也是幾乎快要榨乾國力,儘
管最終作為勝利者獲得了大量領土,但這依然改變不了芬蘭王朝統治下的多民族問題,芬
蘭人、美國人、天主教徒、加拿大人、魁北克人與各森林部落,並沒有一個群體是佔多數
的,他們不過是因為芬蘭人的強盛武力下選擇屈服,當芬蘭人的刀刃鋒芒不再時,這個王
朝便將滅亡。
  繼承魯拉‧海基寧王位的大衛二世是一名精幹的國王,在王子時期就協助父王處理政
務,他積極恢復加拿大戰後的經濟,但卻在三年後死於一場墜馬意外,加拿大王冠落到了
他那昏庸的弟弟阿爾沃身上,阿爾沃上任後寵信奸臣,強迫首相克羅斯比退休,換上一批
腐敗的黨羽們組建內閣,此後芬蘭王朝迅速衰敗。
  2580年代經過木蘭改革後的美國再次與芬蘭王朝爆發多次的武裝衝突,並隨後演變成
了全面性戰爭,美軍三名上將喬治史密斯‧威爾森、德懷特‧沃特斯、埃爾伍德‧范登堡
向北發動反攻收復眾多城市,因為再次的軍事動員,重創了芬蘭王朝原本逐漸恢復的經濟
,不論加拿大人、密西根人還是威斯康辛人都繼續背負著沉重的負擔,最終在2600年代各
地爆發數起叛亂,2601年前加拿大貴族亨利‧鄧恩在渥太華誓師起義,率3000人組建聖若
瑟騎士團,屢次擊敗芬蘭軍隊,並策反許多森林部落倒戈,成功控制了多倫多以東的加拿
大土地,之後與美國政府結盟來南北夾擊芬蘭王朝,2610年佔領整個安大略半島,美軍則
收復大半個密西根半島,阿爾沃‧海基寧逃亡威斯康辛後被當地軍官殺害,並由另一位來
自家族旁支的卡萊維‧耶爾維寧擔任威斯康辛州長,但大勢已去的芬蘭王朝難以抵擋美軍
與加拿大人的圍攻,2614年卡萊維‧耶爾維寧不得不向西逃亡依附愛荷華的達科塔人,芬
蘭王朝就此覆滅。然而這不意味著美國的和平終於到來,因為加拿大人馬上就和美國開戰
了。
  加拿大與美國的嫌隙早在各自收復安大略與密西根後就顯露出來了,雖然表面為同盟
,但美國一直威逼利誘要求加拿大「併入」美國成為一個州,這來自於總統詹姆士‧李的
好大喜恭,他妄圖趁著芬蘭王朝的倒台一勞永逸徹底解決北方的威脅,但事實最後證明,
這是不可能的。2615年佛特韋恩軍區長官泰勒侵入安大略半島進行武裝遊行,這激怒了亨
利‧鄧恩與加拿大人,隨即爆發泰晤士河戰役,一萬美軍被加拿大人全殲,儘管戰後亨利
‧鄧恩試圖繼續與美國修好關係,但這反而讓詹姆士‧李認定加拿大人是新的威脅,必須
快點剷除,全面在邊境採取武力手段壓迫加拿大人。面對美國的進逼,亨利‧鄧恩在倫敦
城與諸位大臣們會談後,決定全面開戰作為回應,誓言維護加拿大的主權與獨立,水陸兩
軍開始在五大湖地區建造壁壘與水寨和美軍對峙,而除了五大湖地區以外,美國東北邊境
也成為了第二戰場,亨利‧鄧恩任命魁北克大公路易斯‧鄧恩為司令官,聖若瑟騎士團副
團長愛德華‧沙菲爾博格為副司令,指揮美加東部戰場。
  2617年春季由路易斯大公親率的兩萬加拿大東方軍從魁北克出發向東進入阿卡迪亞,
原本和美國來往密切的阿卡迪亞人只打算坐壁上觀,加拿大大軍的突然入侵讓他們嚇得措
手不及,在沒有像樣抵抗的情況下,就向路易斯大公投降了。而路易斯大公沒有在阿卡迪
亞停留太久,在補給充足後就往南的美國緬因州進軍,並且與揚基東合眾國殘軍合流,在
奧古斯塔會戰中擊潰了波士頓軍區的有生力量,波士頓隨即開城投降,路易斯大公選擇在
此過冬。
  2618年冬春之際,路易斯大公立刻從波士頓發起攻勢,震撼美國人的「華盛頓之難」
就此拉開帷幕,其一路向西基本上橫掃新英格蘭地區,最後來到哈德遜河東岸進逼紐約市
,此時紐約市民兵、奧爾巴尼軍區、紐澤西國民警衛隊、海軍陸戰隊等美軍部隊也早已匯
集,其美軍總司令官羅伯特‧蘭道打算與之決戰,率眾於哈特福會戰,儘管一度互有勝負
,但當一支從屬加拿大的芬蘭人連隊從側翼快速殺到入美軍本陣時,決定了這場戰役的結
果,美軍最終再次潰敗了,羅伯特‧蘭道也在此役陣亡,美軍在東北的有生力量已經覆滅
,木蘭改革時期累積下來的資本消失殆盡。哈特福的失敗令美國人恐慌,紐約市可以說是
無險可守,加拿大人軍隊很快就抵達了曼哈頓,紐約市長艾莫出逃長島,曼哈頓的議會緊
急商討後,選擇開城投降並支付五十萬美金,作為交換條件加拿大人不在當地劫掠。幾個
小時後,路易斯大公便進駐中央公園,而接下來是五角宮要面對的事情了。
  當曼哈頓的消息傳回五角宮的總統辦公桌前,總統詹姆士‧李氣急敗壞的大罵幕僚們
都是飯桶,隨後緊急召集的大量民兵、警察與國民兵急忙建立防線,但這些部隊顯然無法
抵擋身經百戰的加拿大人,當一則則消息抵達五角宮時,每次加拿大人出現的地點就離五
角宮越近,德拉瓦河、薩斯奎哈納河一道道防線皆被突破,在冬季到來前路易斯大公兵臨
波多馬克河河畔的華盛頓城下,已經無計可施的詹姆士‧李在此時心臟病發暴斃,別無辦
法的五角宮選擇與之和談,因為加拿大軍隊太過於深入敵境,因此路易斯大公接受暫時和
談提議,在領著大量美金後便率部撤回紐約過冬。
  雖然華盛頓城下協議後續又經歷數個月的交涉,但加拿大國王亨利‧鄧恩否決和談,
並趁著五大湖美軍回援東岸時,分調出一支部隊攻打紐約州的阿普史泰特堡壘群,意圖打
通哈德遜河流域,愛德華‧沙菲爾博格也率軍從曼哈頓北上與之合流,而原本預期能夠堅
守數年的阿普史泰特卻因為奧爾巴尼軍區長官布萊恩‧華盛頓的不戰而降,曾經鎮戍美國
東北長達半個世紀的要塞就此淪陷。2619年夏季獲得加拿大本土大量後勤補充的路易斯大
公率領四萬大軍再次從紐約進發,即使美軍臨時調回五大湖的部隊也依然無法抵擋其攻勢
,費城會戰、巴爾的摩會戰皆被擊潰,加拿大軍第二次光臨哥倫比亞特區,代理總統托馬
斯‧威爾森循水路出逃,在數週短暫的圍城後陷落,加拿大人在華盛頓仿效古代先祖拿起
火把,將這座城市給燒毀,國會山莊、白宮、林肯堂、華盛頓紀念碑等美國建國以來的重
要古蹟此後無存,史稱「華盛頓之難」。
作者: cht12341234 (55688)   2025-10-07 09:51:00
烈燄是你寫的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