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設] 有國家孤兒院成功的例子

作者: julianscorpi (各打五十大板流 免許皆傳)   2022-08-07 02:36:39
其實所謂提供基本智識、培養集體意識、塑造社會關係等等
都只是義務教育系統的較不重要的功能
現代義務教育的誕生,道理很簡單
就是近代民族國家的興起,大家在競爭誰比較強
然後整個典範逐漸從(1)[軍事力]轉移到(2)[工業力]再轉移到(3)[經濟力]的過程
然後大家發現:搞義務教育的國家好像會比較強,然後就大家都開始搞
就OECD的調查,至少差不多從20世紀中葉以來
的確是越認真搞義務教育的國家,經濟發展的越好(可能有其他因素影響)
我認為PLAMC大的說法有道理,但做為一個教育從業者
我不支持徹底取消義務教育系統的做法
先刨除義務教育的教育功能來討論(奇怪,我打出這句話以後真的很想笑)
1.義務教育可以形成教育產業鏈,製造大量GDP(幼教產業、補教產業及私立院校)
(私立院校的存在意義正是為了與公立院校做對比,因此要先有一個龐大的義務教育體系
才會有相對應的「高級」或「特殊化」的私校體系)
2.義務教育可以協助人力市場的分流與標價
(簡單來說就是標籤化,學歷有助公、私立機構用較低的成本來篩選人才,降低培訓成本
同時就業市場是波動的,在景氣不好導致人力市場缺乏需求時,義務教育體系可以自然的
形成人力蓄水池,減緩失業情形造成的社會衝擊)
3.義務教育可以減緩社會內部分裂的損耗
(足夠聰明的人會明白一個道理:你行不行其實是取決於你的家世或你的基因
[對岸形容超級英雄故事的歇後語:窮人靠變異,富人靠科技]
但這兩者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因此韭菜的積極或消極反抗就會形成社會動盪
義務教育至少可以提供一句相罵本:[同樣都是十二年國教,為什麼就你這麼菜]
達到降低內耗的認知...吧?)
參考國外的例子:
美、英、日 這幾個美利堅體系下的(相對)自由主義政治觀國家
私立教育體系已經在公權力開放(護航)下幾乎徹底完成一國多制的構建
(美國:史岱文森→常春藤;英國:伊頓→牛劍;日本:學習院)
這樣列舉,台灣好像也比較接近這個類型
至於傳統歐陸舊大陸政治邏輯國家 法、德
公權力塑造教育體系同質化的情況顯然仍維持得不錯,但已經遭遇強大挑戰
(因為太同質所以如果方向走錯EX:SJW就會大批量形成一個世代的腦殘..)
另外(前)共產體系且顯然有互相影響的 俄、中
在共產觀念影響仍大的時代,在我看來是最接近PLAMC描述的「企業自行依需求辦學」
各地工廠、國企、機構,自己辦由幼兒園到大學的機構,只給自己體系內的子弟
子弟完成修業後,直接進機構,更有可能子承父業
這樣的系統還在運作時,中國的經濟發展得有多糟糕顯然是有目共睹
改革開放後這樣的情況隨時間而逐漸廢除,進入資本主義野蠻生長的補習時代
國家建立一個相對完整公平的高考制度,參與者則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先不討論今年中國一紙公文直接把補教業斬草除根的情況,要等時間流逝再觀察判斷)
反而在經濟發展上是好很多的
當然這種評價也可能犯了跟OECD一樣沒有徹底搞清楚變項的錯,我只是先提出個人觀點
寫到這邊時間有點晚了,我覺得:
美利堅體系的教育發展,差不多已徹底成了:[公立學校是廢物,私立小圈圈各顯神通]
跟共產體系的:奠基在行為學派教育哲學與計劃生產的井田化經營形成的
[從搖籃到墳墓]體系
兩者感覺有殊途同歸的影子,但細想又有些許不同,且成果在我看來是天差地別
需要大家協助分析來為我解惑,謝謝
作者: andystupid (唐伯鼠)   2022-08-08 12:40:00
作者: UltraSeven (神奇小熊在我家)   2022-08-08 12:46:00
高考制度相對公平就表示誰能上北大的標準是政府定的底下在怎麼各顯神通也沒用 因為最終都是回歸統一價值只要是統一的 那離大滅絕就不遠了所以如果要各顯神通 高考就也要讓各校自己有錄取自由靠考贏別人上大學當人生勝利組本來就是極其可笑的概念但東亞傳統居然把這種模式當成引以為傲的成就...難怪在當代的階級地位比歐美要低很多很多很多...因為考試這東西在現實社會上是毫無生產力可言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