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 美德冷戰世界線(AMAM)

作者: MarchelKaton (KatonKaton)   2022-03-08 23:16:07
如果美利堅和德意志成為冷戰的超級大國並互相對峙,世界將會變得如何?
AMAM世界線(Avant minuit, apre la mort),意思為「子夜之前,死亡之後」,
此世界線主要設定為二戰未有壓倒性勝利的結局,雙方達成了有條件的和平。
納粹德國佔領西歐、打敗蘇聯,但英美盟軍成功收復法國,擊潰義大利,最終全面佔領日

經過三年泥沼般的死戰,1948年的《華盛頓號協議》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而德意志和美利堅的冷戰隨後也揭開了序幕...
與現實世界OTL的分歧:
1. 法國海軍元帥達爾朗拒絕主和派拉攏,將政府和海軍疏散到北非,法國繼續抗戰。
儘管希特勒扶植了維琪法國政權,但國際仍多數承認阿爾及爾政府。
2. 比利時淪陷後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公開宣布與德國合作並呼籲流亡政府和殖民地恢復中
立?
比屬剛果總督猶豫再三後宣布中立,卻反遭英軍入侵。儘管後來英軍因為疾病橫行和調兵

而中途退兵,但雙方關係已不可挽回。
3. 蘇聯未能阻止德軍佔領莫斯科,史達林撤離的班機失事墜毀。群龍無首的蘇聯陷入混
亂?
德軍趁勝進軍到AA線之後,直到自己補給線過度延伸和游擊隊抵抗而停止。
4. 小羅斯福於1943年10月過世,副總統華萊士繼任總統。但他不顧反對堅持提早登陸法

(大錘行動),但慘遭挫敗。之後華萊士於1944年大選敗給共和黨托馬斯‧杜威。
5. 大錘行動失敗後,邱吉爾說服盟軍於1944年發動「木星行動」進攻挪威,儘管最終順
利?
但消耗超出預期的資源讓盟軍二次登陸西歐的規模受限。
6. 美國和德國先後研發出原子彈,杜威和艾德禮決定拋棄無條件投降的原則,與德國
達成停火協議,並集中資源攻擊日本。
AMAM世界線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0年的閃擊戰震驚了全世界,西歐防線被德軍的裝甲攻勢衝垮,荷蘭、比利時政府紛紛
流亡海外,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出面要求政府停止抵抗保持中立,比屬剛果響應國王
的呼籲卻被英軍入侵,短暫戰鬥後英軍撤退,但兩國之間的關係已造成損害。而法國亦未
能倖免棄守首都的命運,不過跟北方鄰國不同的是法國有達爾朗海軍元帥繼續堅持抗戰,
政府疏散到阿爾及爾並爭取到比德國扶植的維琪政權更多的國際支持。
征服西歐和巴爾幹之後,元首的目光轉向了東方。1941年6月起發動的巴巴羅薩行動堪稱
教科書式的戰略勝利,12月德軍經歷一番激戰攻陷熊熊燃燒的莫斯科,史達林下令焚城並
搭乘飛機撤離,但其座機意外墜毀無人生還。突然失去最高領袖的蘇聯陷入一陣混亂,政
治局和秘密警察開始逃跑,隨後士氣低落的士兵亦紛紛擅離職守,前線頓時全面崩潰,德
軍趁勝一路進軍到彼爾姆-奧倫堡一線,直到烏拉山脈,卻因補給線過長與游擊隊抵抗下
停止了攻勢。
美國同樣因為日本偷襲珍珠港而加入戰爭,憑藉源源不絕的兵員補充與壓倒性的工業實力
,同盟國無論是在中太平洋或是北非都佔據上風,軸心國屢屢在戰場上失利,任由盟軍予
取予求。
然而,小羅斯福的早逝卻改變了一切。繼任總統的華萊士打從心底不信任倫敦的盟友,他
將國內呼籲提早結束戰爭的訴求看得比盟國間共識還重要,因此不顧英國首相邱吉爾反對
,堅持要在1943年底發動「大錘」行動登陸法國北部。但這場倉促成行的突襲終究演變成
另一場第厄普式的災難,盟軍灰頭土臉地撤回英國,盟軍統帥艾森豪請辭獲准,華萊士的
政治名聲也跌落谷底。這時英國決定進攻挪威來吸引德軍注意力,試圖引誘德軍離開西歐
防禦圈,卻收效甚微,一連串的錯誤戰略決策讓盟軍虛耗本身的資源優勢,也讓先前不斷
受挫的軸心國恢復元氣。
1944年盟軍重振旗鼓,登陸普羅旺斯和西西里島開闢戰場,接著在南歐的殺戮場中顢頇前

,每一步前進都踩著雙方的鮮血。眼看短期內無法在西歐突破,甫當選美國總統的杜威決

將主力轉向至太平洋,以日本為優先目標,而歐洲盟軍在資源減少的情況下更顯得舉步維

。隔年九月,當盟軍終於解放整個法國和義大利時,德國卻成功在俄羅斯試爆首枚原子彈

僅在美國本土試爆的一周後。杜威和剛上任的英國首相艾德禮隨即緊急磋商,決定放棄過

下透過瑞典駐德大使向柏林探詢談判停火的可能性,哈利法克斯、史汀生、里賓特洛普三
人秘密在斯德哥爾摩談判,最終於1945年12月6日《斯德哥爾摩宣言》公開宣布歐洲戰線
全面停火,德國對太平洋戰爭保持中立,換取英美承諾不再支持俄羅斯游擊隊,歐陸再次
恢復和平。
在世界的另一端,日本尚未從昔日盟友的「背叛行徑」中回神過來,就遭到整個同盟國的
封鎖和圍攻,日本人民反覆為飢餓與轟炸受折磨,直到1946年6月「奧林匹克行動」盟軍
登陸九州,數以萬計的日本士兵和人民被動員起來投入這場註定失敗的「本土決戰」,盟
軍緩慢但無情的攻勢粉碎任何日軍抵抗,大和民族的鬥志也隨著主要城市陷落而逐漸消逝
,求和的聲音開始出現,在盟國善待被俘天皇的消息傳開後更加大聲量。經過短暫卻血腥
的政變後,激進死硬派全被清除殆盡,1948年5月15日,日本外相重光葵登上停泊東京灣
的華盛頓號戰艦簽署降書,二戰至此告終。
戰後局勢發展
《斯德哥爾摩宣言》和《華盛頓號協議》確立了戰後新秩序,從布魯塞爾到莫斯科,德國
成為整個歐洲和俄羅斯的主宰,但同時亦被美國和其盟友孤立。另一方面,儘管戰勝義大
利和日本,但美國社會對於納粹依然健在感到極度失望與不滿,這是他們首次未能獲得完
全勝利的戰爭。1950年,隨著美國在博斯普魯斯海峽危機中召回駐德大使與邱吉爾的「鐵
幕」演說,冷戰就此開始...
1961年,美德冷戰的新篇章
1961年是冷戰新時代的轉捩點,在美國,甘迺迪戲劇性地擊敗尼克森贏得大選,結束共和

長達16年的執政。在德國,年邁病重的希特勒在慶祝首位人類進入太空的典禮上昏厥,儘

僥倖生還,但元首已來日無多,各方人馬皆覬覦著他身後無盡的權力。最後,世界剛剛驚

避開挪威飛彈危機的末日威脅,卻又發現美德兩強上空烏雲遍布,這種踩在刀尖上的和平
究竟能維持多久呢?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2-03-08 23:43:00
有趣,不過在蘇聯淪亡,日本投降的情況下,中國如何?理論上1948年才結束對日戰爭,老蔣應該能在這段時間內,在美國支持下重整足夠的軍力以及穩定收復國土
作者: TheDraggers (TheDraggers)   2022-03-09 02:42:00
東線蘇聯沒有撐住西線怎麼可能收復法國義大利
作者: allergy (我到底在幹麻...)   2022-03-09 09:41:00
有個問題,美國都造出原子彈了怎麼沒去砸日本還是開啟奧林匹克作戰?另外日本投降之後韓國跟東北歸誰? 蘇聯都被打殘了估計是不可能再有八月風暴,光靠土共我是不相信他們能把東北給吃下來。國府雖然問題叢生但是共軍沒有火力上的buff要完全翻掉國府我認為可能性還是不大
作者: al623al (LogiK120)   2022-03-09 10:27:00
感覺很像鋼鐵雄心四的模組:千週帝國
作者: mschien8295 (mschien8295)   2022-03-09 12:26:00
這個世界線會死多少斯拉夫人/猶太人/中國人
作者: wangusa (嗚嗚嗚)   2022-03-09 18:06:00
酷,推個。不過al大說的問題我也很好奇
作者: ZirconC (Zircon)   2022-03-10 01:13:00
不過沒了蘇聯輸血,中共如何打贏內戰?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2-03-10 10:13:00
不過一樣像我講的,如果你設定日本撐到1948年,那1944年底魏德邁上任後,中美關係好轉,蔣介石多了三年強化部隊並且穩定反攻,加上美國將歐洲資源轉到亞洲,那在中國投入的資源一定遠超過史實,如果老蔣拿到原來要給蘇聯的資源,經濟未必會崩盤。
作者: allergy (我到底在幹麻...)   2022-03-10 10:16:00
樓上正好講到我想講的..... 對日抗戰拖越久國府軍事力量未必會比史實上來的弱所以我認為南北中國的可能性會比共黨全拿的機會來的大至於這個南北分界點在哪就隨你的設想是河是江還是嶺
作者: kakuj (longwinter)   2022-03-10 19:14:00
日本稱到1948中國多來幾次ㄧ號作戰輸光家底就
作者: kkStBvasut (奧匈帝國皇家鐵道)   2022-03-11 00:11:00
apr鋊 才對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2-03-11 00:24:00
在現實線,美援相對少的狀況下,日本也沒力氣再發動一次一號作戰了,如果美國重心轉到亞洲,日本只會更慘而已,能拖到1948是因為美軍沒用原子彈,而且還要發動登陸作戰
作者: sanae0307 (戰艦神通)   2022-03-11 12:05:00
一號作戰的日軍兵力記得就已經是很勉強擠出來的了,才會把大好情勢打成除了讓國軍丟光面子以外一事無成的無意義勝利
作者: fc01   2022-03-12 21:38:00
德國能放心在歐俄開二礦的話,英美很難在西線打吧?就算不能完全利用歐俄的IC,至少稀金和石油不會缺然後飛機產能提升上去,飛行員在歐俄訓練,英美戰略轟炸效率變差,德國本土IC值可以正常運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