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土改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11-15 15:46:51
最近地價稅高漲的新聞讓我聯想到
對岸搞土改是鬥地主鬥到死
台灣搞土改是先減租再耕者有其田
那如果一開始搞土改就是用大幅提高地價稅或是土地持有稅呢?結果會如何?
可以想像的是如果提高幅度不夠高
地主會把所有提高的部分全部轉嫁給佃農
結果地主頂多抱怨收入減少 但是佃農會變得沒法生活
那有可能靠高額的土地持有稅搞土改嗎?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6-11-15 17:02:00
就我認為增稅土改實在改不了。明代不斷增農稅導致持有成本提高,負擔不起的百姓就將土地贈予免稅者避稅,土地流動了但卻是流動到負擔的起的手中,正是土地高度集中的原因之一富戶或許也有因稅負提高增加壓力,但可以轉嫁實質使用者而租金提高又有可能讓富戶對窮人脫手的土地有興趣
作者: yuriaki (百合秋)   2016-11-15 18:26:00
一樣轉嫁給佃農啊?
作者: skytank (藺凍最 屌雅沒)   2016-11-15 19:41:00
成本提高難道老闆會自行吸收??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16-11-15 20:58:00
正確來說 農地沒有地價稅 而是執行千年的田賦是造橋鋪路 蓋公園的地方才會有地價稅地價稅本身是反映政府對當地投資程度 同時也是地方政府公共建設的財政來源不過 讓持有土地成本或持有太多土地無利可圖的邏輯
作者: gsx56840 (拉屎哥)   2016-11-15 21:10:00
想用行政手段改革很困難,因為國家想動富人的好處經常是事倍功半,反之富人逃漏稅是事半功倍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16-11-15 21:12:00
基本上農地或建地都一樣 陳誠在湖北搞25減租 租金有上有收費比率上限 一樣是37.5% 持有太多土地沒太多利益
作者: csi9507121 (Corydoras)   2016-11-15 22:17:00
好奇台灣40到50年代國府為何不直接將土地全面國有化?這樣不是一勞永逸? 以後就沒有土地兼併問題,而且反正光復初期的台灣土地不是原日產,就是掌握在本省地主手上,收歸國有,對國府當權官員或軍人又不痛不癢,還能夠徹底摧毀本省地主階級,又能藉分配土地使用權來爭取本土佃農的支持,對國府不是更好嗎?
作者: purplecake (紫蛋糕)   2016-11-15 22:30:00
樓上你這樣跟土共有什麼不一樣
作者: yukiss (被縫108針的小球~~~)   2016-11-15 22:32:00
老 K有搞地方選舉丶要拉攏地方士紳和選票
作者: ronray7799 (百變Q葫蘆娃)   2016-11-15 23:07:00
收歸國有 自己分贓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11-15 23:16:00
事實上六十年前的土改是地主持有農地現代台灣其實該搞第二次的土改 對象是持有建地的炒地皮的過去有人說提高土地持有稅會有用 其實我有點懷疑
作者: Sischill (Believe or not)   2016-11-16 00:42:00
事實上老K土改是搭配新舊幣制轉換跟白色恐怖一起服用的提高地稅 或許增加了大地主的負擔 不過轉嫁他人就好了呀
作者: slcgboy (艾羅米)   2016-11-16 00:45:00
現在不是說375減租效果不如耕者有其田 (強迫轉換持有)
作者: Sischill (Believe or not)   2016-11-16 00:48:00
這就是問題所在 田哪來? 地主被老K拿槍逼你放田 不放?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6-11-16 00:52:00
只要有選擇就無法轉嫁,你當過房東就知道房租的高低取決於租客的薪水,店租高低取決於商圈繁榮你轉嫁別人可以不買單,而持有稅的目的不在於重分配土地持有稅的目的是在於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簡單的說你有一間房子,持有稅高,你要嘛趕快出租要嘛賣掉讓別人來開發更有經濟效益的東西這才是持有稅的含義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11-16 01:01:00
也就是說持有稅會有用建立再有透明自由的市場機制?聽起來跟土改完全是兩碼子事 謝謝i大解釋
作者: Sischill (Believe or not)   2016-11-16 01:12:00
此一時彼一時 你把現在的房租市場跟當時的佃農文化相比是有問題的, 以前交通不發達 佃農並沒有很多選擇 總不可全家搬走 在農業文化裡佃農對土地的依賴性很重 你不可能叫苗栗的佃農因為田租漲了就全家搬到嘉義去而當時的佃農很多都是依附大地主的 選擇並沒有很多 自耕農或小地主可能會把田租給你 但也要比他們現有的利益高才會肯租 誰會沒事佛心地價我來繳 作物你爽收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11-16 01:26:00
那回到最核心的原本問題有沒有可能靠市場機制逼地主因為利益導向把土地吐出來?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6-11-16 01:28:00
以前台灣的佃農沒有太多選擇性沒錯,但地主也不會逼死之前的論文研究都顯示,台灣的地主佃農是共生系統要解放佃農就是有工商業的選擇,所以重點在選擇
作者: Sischill (Believe or not)   2016-11-16 01:30:00
難 當時的交易市場也是控制在家族體制下 我就有講過我家就握有太平町一半以上的產業了 你要怎麼叫我家吐出利益?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6-11-16 01:31:00
就像現在政策要推小地主大佃農,心態就完全不同逼出土地可以用持有稅,至少逼你地主去開發但前提是要有一定的工商業基礎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6-11-16 01:42:00
可是在遍地農田的環境要開發工商業也需要地聽起來很難短期收效
作者: zeumax (煙灰缸裡的魚)   2016-11-16 03:23:00
要地不難,當區劃變更就會有人賣了,也是現代的炒地模式當初耕者有其田其實沒多少選擇,基本就是強迫地主踏入工商除了將農地出售或轉變用途別無他法,當然也是後頭被記恨的
作者: EvoLancer (伊地知幸介)   2016-11-16 21:42:00
土地價值牽涉到 這裡有無公園 學區良好 有無道路等等地價稅本身就是支撐地方公共建設重要來源 當土地上有政府投資 就應該適度反映其價值 地價稅設計時基本是考慮平均地權等東西 才冒出來的 另外美國地價稅或房屋稅也是如此 是地方小鎮重要建設的財源 如果隨便減免 反而會被質疑 簡單來說就是漲價歸公地價稅高 地方才能做自己想要的投資 而不是整天看中央自己訂的補助政策要點的臉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