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記得,因為愛(頑石劇團):療癒才能不遺憾

作者: freeyou (freeyou)   2017-09-11 16:22:40
圖文:
http://ukmybaby.pixnet.net/blog/post/47516982
下午看了一齣舞台劇,頑石劇團的「記得,因為愛」,因為戲的後勁太強,放空休息了好
幾個小時,深夜才有辦法提筆寫下看戲的心得。「記得,因為愛」講的是關於「創傷」的
故事,是頑石劇團總監郎亞玲的自傳式戲劇,郎老師用身為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的經歷創
作成戲劇,描述少女時爸爸突然被抓成為政治犯入獄十年,對她自身生命各種面向的影響

家裡一個重要的人突然消失了,而且原因非常敏感,給一個人的影響綿延了一生。為了
保障所有事件相關人的生命安全,那種不能說、不能談、不能對外表現有異狀,家庭內部
卻支離破碎的痛,讓戲中的女主角王亞書(家中排行第五的么女),也變成了一個外表看似
完整,內心卻無法整合、分裂的人,因為有一個巨大的祕密需要守護。
亞書:「 我只是外表維持活著的樣子。」
守護著巨大的秘密,是無比沈重的負擔,亞書扛著這個秘密,在友誼、社交、感情婚姻各
種層面,都被這個秘密剝奪了許多屬於青春時,看似「理所當然」的一切,守護一個秘密
最好的方式就是:避免與人深交、保持距離。在這樣的過程中,就算後來已經成年、爸爸
出獄回來,亞書也失去了感受自己的機會、錯過了去體會愛與被愛、信任與安全感的歷程
。為了讓自己能活下來,只能潛意識選擇了變成一個沒有回憶、不回顧過去的人,因為只
有往前走,才能夠遠離傷害,才能感覺安全。
等到再回頭看這秘密蔓延成的創傷並著手療癒,已經是好久、好久以後,好險,還來得
及。
白色恐怖原本對我來說是遙遠課本裡的記憶,我只知道受難者們遭受到了可怕的對待,
但今日才終於從戲劇中,理解身為白色恐怖受難者的家屬,是如何被這樣的事件改變了
一生的命運、形塑了性格與無奈的選擇。
戲中對於「創傷」的描述也讓我很有共鳴,亞書形容事件發生後,有好長一段時間,生
命好像空白成一片,時間停留在創傷發生當下,自己似乎不曾再長大。我對自己生命中的
創傷事件感受也是如此,某些部份的我,永遠留在事發的那一瞬間,然後忘了自己怎麼撐
,一年、兩年、五年、十年然後活成了現在的自己。
創傷,如果有生之年能夠被疏理,甚至等待到一個可以訴說的時空情境,都是非常幸運的
事,例如「記得,因為愛」是等到了台灣民主化、解嚴30年的現在,加上郎老師對於療癒
的勇氣與不放棄,才成就了這個作品的出現。這個時候訴說的創傷,也許造成相關人等的
傷害與威脅,已經最小。
但是,生命中有許多別的類型的創傷,可能是永遠無法以公開訴說的形式去整理的,因為
牽涉到的人還太廣、影響到的人還太多、離傷痛還不夠遠。有些創傷類型,適合自己私下
慢慢地去療癒、去復原,也許永遠不會有被知曉的一天,除非特別的機緣出現。
但無論是可以公開訴說或不能公開訴說的創傷,咬著牙流著淚走上療癒的旅程,似乎是讓
人生更接近沒有遺憾的唯一方式。郎老師的爸爸今年已90歲,這個劇本從開始談、醞釀、
成形,也花了三年的時光。療癒從來就不容易,復原的路也許很長,只能慢慢走。這部戲
明年也許有機會再加演,推薦對於想多理解白色恐怖這段歷史,以及對於「療癒」的主
題感到好奇的人,到時候可以再購票觀看。
我很喜歡音效設計、舞台設計,謝謝演員們成就了今晚,
謝謝郎老師起心動念、鼓起勇氣,訴說了自己深刻又動人的生命故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