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酷集劇場《劇中人》、《欲海波瀾》

作者: oberon48 (靈魂代理人)   2016-12-26 03:00:23
酷集劇場《劇中人》、《欲海波瀾》;台泥士敏廳;12/11 19:30
在台北戲棚演出的酷集劇場,一票雙戲,上半場演了榮華劇場的新編現代劇場風格結合京
劇橋段的《劇中人》,下半場則選了清雲閣布袋戲團的《欲海波瀾》。
《劇中人》說的是日治時期到現代的京劇在台灣傳承發展到故事。本劇以一個演員的生命
史出發,點出京劇在台灣從大受歡迎到瀕臨危機的奮戰之境。從主角京劇演員(由劉稀榮
老師擔當演出),在學校練功,登台演出,開小差接武打電影演出,到拼命連續演出傳奇
劇作《大鬧天宮》,而後劇團相繼倒閉 ,演員步入中年,演了半生精彩的戲曲後,卻換
來身體的病痛的顧影嘆息,才理解了京劇前輩的人生智慧。最後,在一場盛大的武場戲裡
,總結了整場演出。
《戲中人》就像是《金鎖記》和《李爾在此》,主演者的戲功,決定了這個作品的成敗好
壞。《戲中人》在演員的生命階段裡穿插了京劇橋段大演出,讓作品能以古今參照的立體
形象呈現出來,如大鬧天宮,四郎探母等經典名戲的橋段,古今唱詞之間相互參照串聯。
紮實的唱功與身段,輔助了角色生命故事的重量。在主角之還有一般出眾的光頭小演員,
他們在舞台上雖然不是主角,但亮眼的身段動作,我台下看得實在過癮。
可是,除了主角京劇演員之外,無論是其他青年演員還是這群小武生們,都陷入了一個奇
妙的北京腔困境,捲舌不成反變作埔心客家腔。演出一個在台灣的故事,並非所有外省人
都說北京話,若是看過表坊的《這一夜誰來說相聲》,定會折服於李立群表演自家眷村口
各種口音的深厚功力,但畢竟,李立群能這麼演出,是因為極高的模仿天分和從小到大聽
著學著的生活經驗而來,要現在的大學生去學這把式,也太難了,何不用本色說話就好,
帶點台腔也行。另外,如果可以把京劇的發展和台灣社會變化大歷史相結合的話,或許能
擴大本劇的視野。我們在《戲中人》看見了京劇的衰敗,但是不僅是京劇,拱樂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