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k0403kimo (nonickname)
2025-07-29 08:41:202021年在生產之前,我就跟先生說我的體質可能不是很多母乳的那種媽媽,一開始先生認為順其自然就好,可是婆婆他們認為母乳是最好最營養的,同時這個世界也不斷提倡餵母乳的好,最後先生的立場也變了
孩子出生後的第三個禮拜,我的奶量還在用針筒收集的階段。看著其他媽媽一瓶又一瓶、一袋又一袋,我心裡很清楚自己追不上,也不想追
我娘家的人、朋友都說餵不餵母乳並不是衡量母愛的標準,然而實際上我身處在一個旁人都認為「母乳最好」的氛圍,我想要「順其自然」但雜音太多,我的心情如何不受影響呢?
每天在月子中心親餵寶寶,說實話我很不舒服,也不喜歡看著寶寶明明在睡覺,卻被叫醒喝奶。寶寶不想起床會掙扎,我看著覺得不忍,卻還是要「完成任務」
其實我每天想到要去親餵,感覺就像以前去補習班,難免會在意其他人的成績。五個媽媽在同一個空間,毫無遮蔽,哺乳狀態一覽無遺,護理人員像督導般來回巡視,我以為這是正常的情況
直到有天打給朋友聊天,她說她住的月中每個人都有簾子隔開,需要幫忙再按鈴請護理人員進來。她說她無法想像我的狀況,她覺得很奇怪、很沒隱私
那一刻我才明白,原來我每天的壓力不只是奶量少,而是連喘息都沒有空間的制度與期待
快離開月中的前一週,一如往常去親餵完,抱著寶寶看著他的睡顏,我突然想「我們何必彼此折磨呢?既然有比較輕鬆的方式為什麼不要?不過就是吃嘛!何必搞到這樣?我餵得痛苦,他吃得辛苦」
看著寶寶我對自己說:「無論前方有什麼風雨,我來擋。」
出月中前夕我告訴先生:「我決定不餵母奶了。」他卻說:「還是希望妳至少能餵完半年啦…」我知道他被婆家的人影響了,被那些「母奶對孩子最好」的話語打動了。我沒有跟他吵,我把那份受傷藏進心裡,直到半年後為了其他事吵架,我才把這段壓抑了很久的委屈說出口:
「你以為餵不餵母乳只是一種選擇,如果你有做功課,你就應該知道丈夫的支持對一個決定不餵母乳的媽媽有多麼重要!全世界都可以不挺我,但我沒想到連你也是…」
先生的原生家庭只關心生理健康,只關心你有沒有多吃一點、有沒有好好進補,沒有人在乎你的心理健康。在傳統家庭裡,他們恐怕也沒有這種概念,什麼叫你快不快樂、什麼叫壓力,生小孩對他們來說不是什麼困難的事,他們認為只要有吃飽穿暖,怎麼會不快樂呢?
這世界擅長教人如何成功、如何出人頭地、如何賺進第一桶金;學校教人如何用功、守規矩、往上爬
但人生不是公式,不是SOP,不是你照做了,就能成為「人生勝利組」
人生,不是照本宣科就能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當你的決定不被理解、無人支持時,該怎麼面對別人的目光繼續勇往直前?
當你發現你正在走的路方向錯了,該怎麼鼓起勇氣說出:「我不要這樣的人生?」
我一路走到現在經歷過的那些風風雨雨,這些遭遇都會成為我的養份。在孩子未來遇到困難挫折時,我不要當那種站在遠方喊加油的人,而是成為一個有力量陪孩子穿越他的人生低谷,真正陪他走過難關的人。
下星期孩子要去上學了,一方面想說自己的時間會變多一些,一方面想到每天都要早起覺得也是另一種累,好像回到自己上學的時候
***本篇日記禁止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