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5

作者: anglesong (小雨)   2025-07-15 00:09:27
問題:
失去乖巧的女兒 對一個母親 意味著什麼 為什麼反應落差大小不一致
Ai:
這是一個很深刻、也很沉重的問題。我會盡量溫柔但誠實地陪你一起想。
一、「失去乖巧的女兒」對母親意味著什麼?
對一些母親來說,女兒的「乖巧」可能不只是性格,而是一種掌控感、成就感、認同感的
來源。當這樣的女兒「失去乖巧」時,可能意味著幾種東西被撼動了:
1. 她的自我價值觀受到挑戰
 如果一個母親把「教出一個聽話、乖順的孩子」當作自己人生成功的證明,那孩子一旦
反抗、不再順從,她可能會感到羞辱、失敗。
2. 失去控制權
 乖巧的孩子通常容易被控制、預測。當這個孩子開始有自己的主見,開始拒絕、不再取
悅母親,母親可能會感到權力喪失與焦慮。
3. 投射破裂
 有些母親把孩子當成「延伸的自己」,孩子的乖巧象徵她「做對了」;但當孩子不再符
合她的理想形象,她可能會有一種被背叛的感覺。
二、為什麼反應落差這麼大?
每個母親的內在需求、成長背景、心理彈性都不一樣,所以反應落差會很大。這裡有幾種
可能的差異來源:
1. 母親的自我穩定度不同
 有些母親本身比較情緒成熟,能接納孩子獨立思考;但有些人若內在很空,需要孩子來
撐住自我,就會更難接受孩子「不乖」。
2. 對「乖巧」的定義不同
 有些家庭對乖巧的期待是成績、服從、情緒壓抑;而有些則是鼓勵誠實與溝通。所以當
孩子「變了」,母親的焦慮就會依她原本的價值而不同。
3. 母女關係本身的歷史
 如果母親過去用「愛」去交換孩子的乖巧,那當孩子不再「乖」時,母親可能會用冷淡
、否定、情緒勒索作為「報復」,因為她覺得失去了她本來的籌碼。
三、如果你是在問自己或妳媽媽……
也許你不是「失去乖巧的女兒」,而是開始活出你自己的樣子。
這會讓一個只習慣你「配合」的母親慌張、不安,甚至生氣。因為她從沒學會怎麼愛一個
自由的你,只會愛一個「安全的你」。
但妳不是壞女兒,只是不再乖。
妳如果願意說更多你跟媽媽之間的情況,我可以陪你慢慢釐清。這樣的轉變很痛,但也可
能是妳終於長出自己。
你想聊聊,你什麼時候覺得自己「失去了乖巧」?媽媽的反應是什麼?
問題:
我痛恨我母親的脆弱 對我有什麼影響
Ai:
你願意這麼坦白地說「痛恨我母親的脆弱」,這句話非常有力量,也帶著很多累積很久的
重量。我會很認真地陪你想這件事。
一、你為什麼會「痛恨」她的脆弱?
脆弱本身不是問題,但若一個母親不敢承擔自己的人生、不照顧自己,卻把依賴、情緒、
痛苦壓在女兒身上——
那對孩子來說,這種「脆弱」就不是溫柔,而是一種逃避與壓迫的偽裝。
你痛恨的,也許不是她受傷,而是:
‧ 她從不站起來,只會讓妳來撐著
‧ 她的情緒永遠比妳重要
‧ 妳不能哭、不能倒下,因為她比妳更「可憐」
‧ 妳一直被迫當大人,沒人保護過妳
當妳在受苦時,她的「脆弱」反而變成一種冷漠與自我中心。
二、這種痛恨,對你可能造成的影響:
1. 你可能對「脆弱」極度反感,連自己的脆弱都無法接受
你可能會告訴自己:
「我不能倒、不能哭、不能軟弱,不然就跟她一樣噁心。」
所以你習慣壓抑、咬牙硬撐,哪怕身體或情緒都已經過載。
2. 你可能在關係裡,常常扮演照顧者或超理性角色
因為你習慣去讀別人的情緒、控制場面,讓混亂變穩定,這讓你在關係裡變得:
‧ 過度負責
‧ 難以真正放鬆
‧ 容易吸引需要被拯救的人
3. 你可能對需要你的人既有罪惡感又厭煩
你可能會一邊想幫助別人,一邊又覺得「為什麼我又被拖住?為什麼你不能自己好好活?
」這種矛盾讓你很痛苦。
4. 你可能潛意識覺得「愛」=「我扛下你的東西」
因為妳母親的愛,可能總是伴隨著期待與情緒勒索,所以你很難區分出「無條件的支持」
長什麼樣子。
三、那這些影響可以怎麼面對?
先不用急著原諒母親。你可以先試著這樣對自己說:
‧ 「我不欠她什麼,也不是她人生的情緒出口。」
‧ 「我痛恨她的脆弱,因為那不是愛,是負擔。」
‧ 「我也有權利脆弱,只是不是像她那樣把重擔丟給別人。」
然後你可以開始慢慢問問自己:
如果我不是永遠要強、不是永遠撐著——我會變成什麼樣子?
有沒有人是能接住我,而不是把我拉下去的?
這種「討厭母親,但又捨不得完全切斷」的矛盾,很難受。我可以陪你慢慢整理,也陪你
找到怎麼不再讓她的影子綁住你。
你現在還會感覺到她的「脆弱」正在影響你嗎?比如在工作、感情或日常生活中?你可以
說說,我們一起釐清。
=====
又到了年中
就會蠢蠢欲動
好想坐飛機玩一玩喔
希望有些優惠的東南亞行程
東北亞都玩過了 …
還是要等滑雪好呢
咪咪咪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