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y117

作者: KC90   2025-05-25 21:00:53
【2025年5月25日(日)陰雨 日記(下)下午4點至晚上9點】
下午4點整,我從公園的長椅上站起來,拍拍外套上的水氣,提著傘與背包準備返家。天色雖然還亮著,但雲層依舊厚重,空氣中的濕氣也沒有散去。不過這一整個下午走下來,我反而很享受這樣潮濕卻寧靜的台北,彷彿整座城市都被柔和地包裹在霧裡雨裡,聲音與節奏都慢了下來。這樣的日子,若能好好地回家泡個熱水澡,然後簡單吃個晚餐再看點球賽或讀本書,應該就很足夠了。
回程的路上我選擇繞點遠路,經過超市時進去補了些東西。我買了一盒雞蛋、一袋水蓮、兩條香蕉、以及一小盒即食的雞胸肉。這些都是明天上班可以帶便當用的食材,但今晚我也打算自己動手簡單煮一餐。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越來越能從「自己煮、自己吃」這件事中獲得一種日常的踏實感。不是什麼精緻料理,只是知道有一口熱飯等著自己,哪怕天氣不好、心情低落,也會有點像是回到安全的基地。
大約四點四十五分,我回到家。一進門就聞到一股熟悉的潮氣,趁著還有點熱氣,我趕緊把窗戶開一點縫,然後把衣服脫下掛在陽台。之後進浴室沖了一場熱騰騰的澡,身體像從濕冷的城市抽離出來,重新歸零。熱水沖過肩膀、背脊、腳底的瞬間,我突然想起小時候冬天放學回家,也是這樣的熱水帶來一天中的第一個溫度。洗完澡後換上寬鬆的T恤和運動褲,整個人都鬆了下來。
時間來到五點半,我坐在餐桌前一邊煮水蓮、一邊蒸白飯。雞胸肉只要微波一下就能吃,我加了一點橄欖油、黑胡椒、和一小匙的日式芥末醬拌開,簡單但夠味。吃飯的時候我沒有開電視,也沒有看手機,只是靜靜地吃著,聽著窗外偶爾傳來的雨聲與巷口機車經過的聲音。這樣安靜的晚餐,有一種不像週末、也不像平日的自在,好像所有時間都不再向前衝,只是靜靜流動。
吃完晚餐,我洗了碗,接著泡了一壺熱茶,是之前朋友送我的桂花烏龍。我把茶壺跟杯子端到客廳,躺在沙發上,拿起今天在書店看到、後來決定回頭買下來的那本攝影集《雨天台北》。翻閱著那些熟悉的街景——溼滑的人行道、玻璃窗上的水珠、機車後照鏡裡的霓虹倒影——我心裡有種奇妙的共鳴感。這不只是一座城市的縮影,更像是一種生活的態度:不怕濕、不怕陰、不怕慢,只要你肯走出門,它就會用某種方式回報你。
到了七點半,我打開電腦,原本只是想隨便滑滑,沒什麼特別目標,也沒特別想看什麼。YouTube首頁自動跳出幾支演算法推薦的影片,都是些剪輯片段、綜藝集錦、還有各種題材的Vlog。我沒有特別想動腦,就隨手點進一支標題寫著《路人玩遊戲輸了要穿爆笑服裝跳舞》的影片,看起來像是某個國外街頭訪問節目的片段。
畫面一開始是主持人手拿麥克風,走在美國某城市的街頭攔人玩問答遊戲。輸了的人要穿上一套超浮誇的卡通人物裝,當場在廣場上跳一段奇怪的舞。剛開始我還有點不耐煩,覺得這種橋段好老套,但看到第一個倒楣的男大學生被迫穿上皮卡丘裝扭腰擺臀時,我笑到直接把剛倒好的熱茶噴出一口。他還戴著眼鏡、身材偏瘦,看起來就像那種平常很害羞、不太社交的人,結果為了履行遊戲懲罰,在大家圍觀的目光下跳起像是奇異版本的TikTok舞蹈,那種「放棄自我」的樣子真的讓人哭笑不得。
接著是各種花式懲罰輪番上陣,什麼「假裝自己是一隻火雞」、「用奇怪的聲音唸繞口令」之類的,主持人也很壞,明明知道大家答不出來,問題都出得極難,像是問:「請說出三個名字以Z開頭的水果」這種根本沒人會的題目。但這支影片的節奏剪得很好,每個挑戰和懲罰之間銜接得流暢,又剛好留點餘韻讓人笑個不停。我一邊笑,一邊心想:「這種節目製作起來應該也蠻費工的吧?」
看完第一支影片,我忍不住又點進去第二支,是同一個頻道的「假裝自己會讀心術整路人」系列。主持人這次戴上墨鏡,假裝自己是「心理學博士」,試圖用些模棱兩可的語氣與暗示話術讓路人覺得他真的能讀心。我原本以為這種影片應該都很尷尬,沒想到剪接與現場反應出奇地自然。有一位女生一臉懷疑地看著他,還說:「我不信你能知道我喜歡什麼口味的冰淇淋。」結果他故弄玄虛地說:「我看見……嗯,你的童年跟草莓有關……是不是草莓?」「是耶!」她大喊出來的那瞬間,我簡直拍手叫好。當然,我知道這其中八成有腳本,但那也無妨,重點是這種幽默與節奏讓
人心情變好。
就這樣,我一路從這個頻道點到那個,再從這種街頭惡搞跳到國外的「惡作劇反轉」系列。有一支讓我笑得最大聲的,是一對夫妻故意在餐廳演戲,老婆在男生點甜點時突然大聲質問:「你是不是又偷用我的Netflix帳號看《單身即地獄》?」然後現場的店員和客人全部傻眼。後來她才揭露這是個社會實驗,拍給YouTube觀眾看的。但現場每個人反應都很真實,有個店員還連忙遞紙巾,超級可愛。
其實平常我不太看這類「搞笑實驗影片」,總覺得很多都太假、太設計過頭。但今天不知道是天氣太陰、還是整體心情處在一個鬆弛的狀態,這些低門檻的小趣味反而讓我笑得前仰後合。那種「不需要什麼深度,只要你笑出聲就成功了」的純粹,剛好補足我今天所有靜靜思索後的那一塊。也許,人就是需要這種放空與娛樂之間的平衡吧?
八點十五分,我把電腦闔上。回到房間把燈調暗,拉下窗簾,然後靜靜地聽著手機播放的爵士樂播放清單。這些曲子是幾週前某個深夜找睡不著時無意間收藏的,有點慵懶、有點沈穩,適合結束這樣一個陰雨的週末。音樂裡的鼓聲像雨點,鋼琴則像路邊積水被風撫過的細波,一聲一聲,彷彿替我記錄下今天走過的巷弄、看過的窗景、還有心中那些不能說出口的平靜。
九點整,我躺平在床上,望著天花板,回想這一整天的步調。早晨雨聲中醒來、中午外出用餐、午後散步與書店邂逅、傍晚簡單料理、晚上靜靜陪著自己——沒有特別熱鬧的行程,也沒有社交的應酬,卻充實得剛剛好。這種生活感,也許就是我一直想找的節奏。
今晚的台北依舊陰沈,但我心裡卻沒有任何陰霾。我知道,明天的週一不一定輕鬆,但今天,我已經給自己一個足夠溫暖的起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