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zboy (tzboy)
2025-03-17 13:22:50本堂 司命真君 登台
台中 禪化院虛原堂
正鸞聖筆 王生傳真 修因編輯
詩曰:
人生短促似雲煙
修善積德種好緣
剩雪殘冬皆看盡
四分財富樂心田
聖示:
吾今日以「快樂布施」為題,供世人參悟。
布施是一件利人利己之事,因為布施可以去除自己的「慳貪」,長養慈悲心,並
且種福得福。但是布施除了要有智慧外,也不應以「求福報」的心態布施,否則容易產生
反效果。
吾舉一實例說明:有一位經營外銷事業甚為成功的老闆,在台灣經濟起飛的年代,把
握了機會,賺進不少財富。而老闆娘則心性慈仁,樂善好施,也常對先生說:「布施愈多
,福報就愈多。」因此,有一年其先生即布施了一千萬元。然而不幸的是,隔年景氣卻開
始下滑,公司經營也出現危機,最後因為資金周轉不靈,造成公司倒閉。夫妻二人則為了
當初布施一千萬元之事,吵得不可開交,最終也離婚收場而勞燕分飛。
其實,布施有布施之因、緣、果,做生意成功有做生意成功之因、緣、果,若是不明
布施之真諦,有時候,布施不但得不到快樂,反而會引生煩惱。
故自古 世尊即提出財富四分法之概念,如此不但可以內外兼顧,也可以讓個人、家
庭生活美滿,安詳和樂。
世尊提出之財富四分法為:
1、 一分作為個人及家庭之生活費用。
2、 一分作為儲蓄,以備不時之需。
3、 一分作為事業,或是購置房產、田產,及子女教育等費用。
4、 一分中的一半作為投資費用,另一半作為布施費用。
一個人若能依此財富四分法而行,則不但可以布施行善,累積福德,也不會產生財富
危機,影響家庭生活。
若是已退休沒有收入,又必須靠子女奉養的長者也是一樣。要以生活無虞為優先,並
且存一些錢備用,有所結餘再拿出來布施。不可將子女奉養的錢財,透支布施,或是全部
拿去布施。否則不但布施時,心有所顧忌,也會讓親子之間產生爭執,引生出一連串的煩
惱。
布施要先「自利」,有能力再「利人」,如此,未來只要一想到過去的布施,內心就
會升起快樂和安詳感,這樣,才是中道、長遠且適當的布施也。
心得:
案例布施這一千萬,種下其因,必待未來遇緣而成果,這是「布施的因緣果」;
而作生意要成功,「因」是正直的個性、豐沛的福報、熟練的技術、獨到的眼光外,
還要考慮「緣」-即景氣好壞,如國際間景氣低迷時,無論怎麼布施,那生意是絕對
做不起來的,如美國經濟大蕭條時,若有生意人布施一千萬,那只是他與受施者
結下善緣,待未來因緣俱足而成「果」;而既然是經濟大蕭條時期,人民欲振乏力,
就算不布施這一千萬,周轉的過來,生意仍然會被大環境景氣影響,這是「作生意的
因緣果」。
為了求福報而布施,是種下善因,未來(世)必遇緣而成果,如〔果樹〕必遇緣(陽光、
水、肥料)辛勤照護而結果實;在果實還沒結成以前,求果實是求不到的;
不斷的種下布施的因,即如不斷的灑種,因緣成熟時,遍地黃澄澄豐美的果實可自己享用
,及分享給家人朋友,豈不樂哉?正常的人,布施有所祈求,上天已照祈求之事,
依當事人的業障福報務求兩全其美,故上天已經有所回報,只是當事人不知罷了!
八字命格裡該有的災劫,因為布施祈求福報而消除了,這是不是福報?端看當事人對
〔福報〕的定義為何了!
Tips:拿出紙筆,
無則刪之,
有則增之;
審慎思考後,
合中道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