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2-1 大道的米蟲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0-12-12 06:25:37
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
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
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
主人曰:「殺不能鳴者。」明日,弟子問於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乎材與
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則不然,無譽無
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和為量,浮游乎萬物之祖。物物而
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邪!此神農、黃帝之法則也。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則不然:
合則離,成則毀,廉則挫,尊則議,有為則虧,賢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
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鄉乎!」
似是而非都難免有事,有用的被宰,沒用的被宰...-.-
如果以狹隘的價值觀來看,只有有用的東西才有存在的價值的話,我們應該只保留土地上
路的部分,而把其它的部分挖掉,這樣路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 如果杯子對我們而言是
有用的,我們應該只要留下杯子的實體部分,並不須要中間的空間,如此一來,杯子還有
用嗎? 從這兩個很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很輕易的發現,有用與無用是並存的。相對於無
用,才能知道什麼是有用,這樣的關係也是”無用之用”,更肯定了世俗眼光中”無用”
的價值。
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唸佛
謝謝
往上的理念,往下的立足點跟執行面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
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
「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
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
「其術以虛無為本,以因循為用。無成埶,無常形,故能究萬物之情。不為物先,不為物
後,故能為萬物主。」。
這玩意搞的出名堂的,大概是知道存在,但是看不見,找不到吧?
真正的好米蟲,..-.-
不過大概很難去學,跟禪宗的無門關很像的東西?
不要沉湎過去,我們無法預知未來,也無法改變過去。
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要做的事,其他的東東,看著辦吧?
就巴菲特也不能讓自己的子女學會他那套玩股票的玩意
史上的大科學家,大文學家的後代到哪裡去?
王族,滅掉的比較多?
無可奈何?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0-12-12 07:11:00
拖寶寶起床,出門吃早餐,上高鐵到苗栗,晴,啥都好玩跟啥都厭倦400買打氣筒,寶寶的腳踏車,貓要走500說給外勞,到貓娘家腳上皮膚乾裂,每天擦乳液吧?挖了兩棵九層塔,離開貓娘家帶寶寶去客家圓樓旁邊餵魚跟鴨子上高鐵回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