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9

作者: hypochon (沒有名字的貓。)   2020-05-09 19:38:33
暫代的課程到了尾聲,扣掉學姐去年幫忙講一場《曼菲》、今年防疫換了教室,比圖書館
設備還鬧,這週花了點時間想說算了乾脆不看作品,直接談一些散文影像的概念,然後唯
幾最認真的學生直接在開始放冷氣的這堂睡死。
看了下一階段的任務,半年要處理完的訪談跟彙整(只奢求別再住一次院)去年十一月因
為事出突然,大抵上也只能在醫院用手機趕緊聯絡稿件、手邊編務,事實上每天都整理檔
案到半夜(家人還是覺得你沒「工作」)「工作」這件事的認知很弔詭,而且當代臺灣的
「斜槓」意義應該也要被檢討(至少,簡單看來,這個是在抹殺跨專業相互合作諮詢的可
貴品質)。不過,在一個體制內當然有很多事情該做,去年也見識到很有才識的人(但猜
測她們未來會往自己策展、或者就到國外發揮所長,若不是全球疫情目前鎖死一切)當然
,也看到非常可怕的公務人,嗯,制度下的處事態度、借場地到共同工作東西都用扔的,
彷彿,除了他以外的人,都不該擁有最基本的尊嚴。
負責ㄋ旅社文稿MA今年離職,老實說去年一些採訪都受惠於他的悉心協助,我上次說第
一次這麼嚴重住院「蛤,我從小氣胸住院過十幾次,那你真的很健康」 「健康」這件事
情也非常弔詭,(看來我想討論的概念,可能都得往社會學那邊去找尋...)譬如瘦或胖
、譬如我弟從小就是個健康活潑的孩子又踢足球(但後來被教育體制、繭居家庭跟受暴、
摧殘到最後是層層剝削,甚至社會上會責難他的性別氣質不符合,然後再次施虐,嗯,這
就是我所看見最外層最外層的一面,但作為親人,已經非常疼痛難受...何況當事者的他
,要靠著吃藥度過餘生)
chuankai老師這兩場白色講座有聽到,故事之間的連結是很可怕的,水源校區、樹林這場
也連到KJH在做的大豹社研究。老師提到自己建中時期的不快樂也讓我想起很多(當然都
是投射,後來我漫長空白的十年,大抵都在台北旁聽、到南部重新想著自己要做的藝術研
究範圍之前,能夠出國打工就出去、有什麼工作做什麼,只為了在大台北地區各個高等教
育機構旁聽一切我有興趣的藝術人文社會課程,然後攢錢去獨立書店買書、寫plurk跟網
誌紀錄我喜歡的藝術作品。)
但還是非常困苦,在這此前我還搞錯一些事情,我以為展覽是可以學的,但我就是手腳很
鈍且眼疾(現在做文字工作也會越來越吃力,我必須思考後面的人生怎麼安排得宜)且最
終失敗到一塌糊塗。不過影展、藝術展、劇場等等範疇的學習,始終給了我許多養分。那
研究呢?研究並沒有比叫在跟我這種門外漢客氣,至今為止我已經頭破血流好幾次(去年
住院也是剛好而已..)儘管我在想的始終是一個進入的路徑,包括詮釋、開放性、角度的
問題(不過在當代,這樣的角度,會衍生出新的問題)包括工藝、藝術社會史、博物館學
、文化政策、文化資產這些的專業的培養跟承繼的一些機構跟人..還有一種是聰慧跟敏銳
包括在看Hsin-i老師交大體感實驗室我就頭皮發麻就是...
可能真的大家都太依賴臉書,但多少是無效的煙火呢(每次的戰場看起來砲聲隆隆,過不
久,旋即又是一場一場雷聲大雨點小的鬧劇)是媒體媒介特性的使然嗎?還是哪次真的如
同誰又說了,會吵一吵讓民主社會「看見」結構性問題,還是,問題都沒有繼續推進,上
升到全盤性的觀察呢?(不是包出去每年度最後弄個國藝會還什麼年度研究就好,要全面
盤點跟溯及既往)
不過劇場的討論在臉書倒是能夠反過來去看結構性問題,帶著點自嘲的...出版版稅翻譯
稿費..就不知道了..視覺藝術..哀,別說了。
算了,要想的太多,晚安。我只相信卡娜赫拉(兔兔)。
作者: opm (活著堆好積木)   2020-05-09 19:45:00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4279884我以前也以為那隻兔子叫卡娜赫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