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cybercat (Paris, Paris)
2025-05-20 19:54:48本來想在原文的貼文分享一些照片,不過最近也剛好在準備OM-3的影片,也就直接藉著這
篇文的高人氣直接來回文。
剛好今天21:20,最近做的OM-3影片也要首播了,大家對這台相機有興趣的話也不妨來看看
https://youtu.be/YZzy9giHzEU
我比較正式開始用OM-3相機大約在三個月前,這台相機算是OM System/Olympus裡面比較少
見的外型。
既不是E-M5/OM-5系的小巧、也不是E-M1/OM-1的功能性單眼外觀。老實說我覺得是更接近
底片相機的樣子,再融合數位PEN-F的創意外觀。我自己心裡有偷偷認定這大概算是PEN-F
的變形後繼了吧?
機身質感很好,金屬骨架、金屬上下蓋,拿在手上都比都比E-M5/OM-5感覺要好。
https://i.meee.com.tw/DMdDteL.jpg
我自己三年前就開始用OM-1,OM-3這台相機的內底本質上跟OM-1很類似,但不一樣。
性能是很接近的,但用法還是會覺得就是不同。OM-1是,喔喔這台相機應該去拍鳥、去拍
運動、去拍賽車,可以配大鏡頭用好開心;OM-3就是知道它可以作到這些,偶爾你去沾個
醬油,它也都可以拍好,但多數你應該就是很輕鬆的去拍。
所以其實我大多數的時候都在用創意轉盤在拍。
創意轉盤的Color,扣除掉預設值Color1,其它三個設定其實也都可以看出試圖模擬一些
蠻經典的底片色彩,像是Kodak chrome、E100VS、Porta…。
https://i.meee.com.tw/TPd8Qvn.jpg
https://i.meee.com.tw/RLhoMSW.jpg
https://i.meee.com.tw/9vLvRjb.jpg
我比較喜歡的是Color2跟Color4,也根據Color4再次微調一個自己的風格。
https://i.meee.com.tw/4oQiVlk.jpg
黑白Mono的話也是類似的狀況。內建的三種,加上細部的一些調整,要拍出好看的黑白照
並不難。
https://i.meee.com.tw/ekIzIQW.jpg
https://i.meee.com.tw/cM03c0p.jpg
https://i.meee.com.tw/33iWSbt.jpg
https://i.meee.com.tw/5snGoFr.jpg
三年前的OM-1,應該是第一個導入AI識別對焦的相機,這些時間過去,現在這個技術已經
變成所有相機的標準配備。
這個AI識別對焦搭配四像素的技術,以我手上的相機來說,雖然不能稱的上數一數二,
但也距離第一梯次也不遠了。
https://i.meee.com.tw/pYiEs8D.jpg
https://i.meee.com.tw/7vHvUJ4.jpg
https://i.meee.com.tw/oBHpRWu.jpg
https://i.meee.com.tw/os7Wp2w.jpg
四月初的時候去了F1日本大獎賽,那趟旅行其實除了OM-3,也帶了EOS R1,兩台拍攝的成
功率都非常高。
不過認真要說,我會覺得OM-3是提供一個比較輕鬆的拍攝條件,長焦鏡頭本身算小,對焦
識別算快,連拍張數也夠,如果是去旅遊順便看個比賽,而不是要工作,它會是一個很棒
的相機。
https://i.meee.com.tw/LRBoj0K.jpg
https://i.meee.com.tw/V7vAe13.jpg
https://i.meee.com.tw/snz0X8P.jpg
https://i.meee.com.tw/SsfEpEc.jpg
我個人會蠻希望這顆堆疊背照式,加上四像素對焦的感光元件除了OM-1跟OM-3,未來可以
有機會再下放,因為實際使用的感受跟畫質都比以前的4/3片幅好很多。
堆疊背照式感光元件當然不是萬靈丹,不過更好的處理速度搭配比較新的製程,確實換來
更多更好的拍攝體驗。
https://i.meee.com.tw/XAslGdI.jpg
https://i.meee.com.tw/ZHZSmyC.jpg
https://i.meee.com.tw/mXUQkRd.jpg
https://i.meee.com.tw/kY6CAfZ.jpg
OM-3這台相機目前所面臨的大概就是價格,接近價位我們可以有很多全片幅跟APS-C機種
可以挑選。
而對很多老M43用戶來說,片幅是一個更明顯有「升級感」的選項。
對焦能力、連拍速度、低光畫質、重量、鏡頭的尺寸、光學的品質…認真一樣一樣看,我
們很難拿到完全的多邊型戰士。
或許是x2的等效焦長,所以許多人會覺得長焦才是M43的出路;也或許是感光元件比較小,
所以許多人覺得相機小還要更小,這樣才符合輕便的期待。
所以我這陣子也很常看到很多人舉出許多小型化的全片幅鏡頭搭配,這的確很棒。但如果
搭的是小型化的Pro系列鏡頭、或者像是75mm F1.8這類鏡頭,實際上很多畫質表現是更好
的,體積也不會造成很大的負擔。
OM-3並不是完美的相機,但在我目前所擁有的相機裡面,我也覺得它是一台能做蠻多事,
也能輕鬆拍好的相機。
想說的想分享的還很多,也許21:20影片首播大家可以聊聊:)
https://youtu.be/YZzy9giHzEU
作者:
Odahunter (Oda_hunter)
2025-05-20 20:04:00竟然沒有人推!我先來
作者:
cybercat (Paris, Paris)
2025-05-20 20:11:00Imgur圖床怪怪的,我等一下研究一下也把文章內的照片換新一下
作者: waterchan 2025-05-20 20:12:00
推推等影片上架
作者:
Roset (ROSET)
2025-05-20 20:30:00推
作者:
deanhc (dinghan)
2025-05-20 20:31:00Euyoung老師一生推!
作者:
kblover (聖貓天使)
2025-05-20 20:42:00好喜歡老師
作者:
xoy (XerXes)
2025-05-20 23:13:00必須推,好久沒看到介紹O家這麼詳細(有愛)的介紹,AI物體識別我記得第一台是E-M1X。
作者: Roxsoulee 2025-05-20 23:17:00
原來風格檔還能匯入,如果能像松下或nikon作成可以下載的就更方便了
作者:
Gakuma (嘎熊)
2025-05-20 23:27:00出掉全幅後開始有點懷念M43
作者:
RieX (eX)
2025-05-20 23:58:00推推
作者:
nocesst (肥宅魔導師ヘ(・_|)
2025-05-21 00:39:00看到eu大就要推一下
作者:
ABJones (è°æ˜Žé‚„是èªçœŸï¼Ÿ)
2025-05-21 02:14:00推 不工作真的就是M43首選
作者:
kslxd (置底震怒放火路人某K)
2025-05-21 03:11:00什麼都好就是logo不好
作者:
xoy (XerXes)
2025-05-21 07:31:00外部匯入直出JPEG參數的功能Canon的Picture Style做了應該超過20年了,最近P跟N開始玩的匯入LUT錄影機應該也做很久了
作者:
ksf1000 (小平)
2025-05-21 09:45:00請問適合拍室內小孩嗎?還是考慮同價位的全幅比較好?
作者:
ANsheep (ANsheep)
2025-05-21 10:44:00OM-3真的是集所有需求於一身的相機,在考慮出掉手上的pen-f換OM-3了,真香!
個人也是認為M43就是得小並且能拍的遠這種,只是M43真的幾乎沒東西可挑,全幅整套的重量、體積及最後的價格,才是廠商一直Push的原因。
作者: YakultSlime (多多史萊姆) 2025-05-21 12:20:00
推坑詩人
作者:
GPX2000 (阿忠)
2025-05-21 12:22:00推推!
作者: waterchan 2025-05-21 12:42:00
@ksf1000 我主要也是拍小孩,但說真的我覺得OM3比同價位35mm片幅優秀的部分(防滴,連拍最大120fps等)如果只拍室內的話可能發揮不太到。但好處是m43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都偏短,小朋友黏在身邊都還有辦法對焦拍特寫。然後拍戶外時35-100mm f2.8跟75mm f.18兩隻畫質很好的鏡頭都比35mm片幅的輕巧許多
作者:
Rogozov (哥發的不是冗是寂寞)
2025-05-21 13:14:00推推 拋磚引玉真開心
作者:
helixc (@_2;)
2025-05-21 13:50:00當年被樓主推下OM1(掩面
全幅機要配到好用順手的狀況,整組的預算跟重量都十分可觀,雖然低光絕對碾壓,但視情況應用差異會縮小,主要還是廠商為了賺錢鏡頭週邊全壓全幅系統,M43幾乎掛了APSC也變次級系統,認真說影響更大的是製造商還大於片幅本身.B
拍小孩我建議1.2,1.8大概快門只能撐到100上下,還是會糊XD
作者:
LiarC (賴爾)
2025-05-21 16:44:00請問因為旅遊愛帶12-100f4 ,以om3的配置會不會頭重腳輕呢
作者: Roxsoulee 2025-05-21 17:45:00
這個月買zf公司貨會送28mm害我也有點心動,但我也知道以zf的大小要輕便就只有28、26、40這幾顆,只能說...OM3你跳快點啊
作者:
j26356147 (Cat Zheng)
2025-05-21 20:35:00推推!
作者:
swain (芒果樹下的白日夢)
2025-05-21 21:53:00推
作者:
f1986715 (Sionat)
2025-05-21 23:15:0043的輕便無可取代
作者:
kkky7 (azx123)
2025-05-21 23:25:00好文、好片 推推!
作者: helldu (重) 2025-05-22 09:20:00
之前看CP+訪談OM是說開發時就是用12-100當手持上限標準去設計的,不過我覺得還是自己拿過比較穩
作者:
cmliu (五月雨は、緑色)
2025-05-22 09:28:00可以在m43用到這樣功能等級的機身真的很棒
作者: Roxsoulee 2025-05-23 00:05:00
買~買~買~買~
作者:
AKZA (AKZA)
2025-05-24 22:47:00推一個 心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