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uwmtsa (補刀)
2025-02-12 05:39:15如果從M43的發展歷史來看
43系統在2017之後就悄悄絕跡
意思是什麼呢?
就是43系統的片幅在市場上生存的空間很小
在同樣科技的前提下,畫質打不過FF跟APSC
輕巧程度對比APSC並不顯著
隨身機更無法跟一吋機競爭
M43最大的優勢就是在大片幅領域中(當年APSC下來就是1/7",之間一片真空)
率先拿掉了反光鏡
現在大家都是無反,也沒了這項優勢
更尷尬的是在Vlog時代
其他片幅3:2錄影為16:9格式時理論上最大可以使用約85%的片幅
43只能使用約75%片幅
浪費的可用畫素比例更高
理論上同樣片幅大小,4:3片幅拍風景沒有3:2廣
拍人像沒有3:2修長
很尷尬的比例
如果沒有特殊的行銷手段或是發展出新的特異功能
個人是不太看好未來的前途
真的要找什麼優勢的話
能想到的也是從片幅下手
可以借鏡的就是gopro的8:7片幅,比43更接近正方形
好處就是在後製的時候能有更大的裁切彈性
但是前提就是得先能解放全片幅錄影功能
以Pana在錄影器材的實力沒有理由做不到
而且4:3本來就是一種廣電格式,應用上應該也不困難
看看是否能殺出條生路
作者: h810185 (......) 2025-02-12 09:51:00
記得以前有直入光 o記藍 宮崎葵,還有神奇超音波除塵
作者:
wbenjin (WBJ)
2025-02-12 10:16:00M4/3賣點之一的遠心光學設計現在也被大口徑FF卡口打平了
作者:
eelke (eelke)
2025-02-12 10:30:00DJI高階空拍機的4/3 CMOS是一樣的嗎?
作者:
xoy (XerXes)
2025-02-12 11:01:00GH7不就有Open Gate了?還是我記錯了,不過最近火紅的X-M5也有,這功能已經下放到中低價位機種了
m43唯一的活路就是做出像nikon10幾年前J1那種體積的機身,然後增加機身降燥能力出更小的旅遊鏡現在現有的M43機身根本跟APSC差不多大這樣的體積誰還要買M43
作者:
xoy (XerXes)
2025-02-12 11:09:00錄影43片幅常年吃虧的還有無法涵蓋S35,除非用Speed Booster,這點對135跟APS-C就很簡單。4比3的比例當初應該不是為了錄影,而是O家很迷戀直射光,早期偏方正的比例對數位感光元件比較有利,現在中片幅也都是4比3左右的比例,理由差不多,不是以錄影為出發點
作者:
lef1986 (303)
2025-02-12 11:43:00所以我出門改背M4/3中顏值最高的Leica D-lux 8,夭壽輕便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2-12 11:57:00我倒覺得m43可以出幾隻成像圈不同的鏡頭,比方說8-100內變焦,但是8端畫質只切為等效20搭配超大幅度數位修正主打生活錄影變焦,搭配光學與數位絲滑的連續變焦,然後控制在不超過小型無IBIS的機身高度上搭配數位防震,與此同時搭配高畫質的人像與風景定焦鏡,這樣出門玩需要的高畫質傳社群應能滿足
作者:
swingman (勇敢gogo)
2025-02-12 12:04:00j1如果是活路怎麼它自己先消失了小型機那麼好,S9應該賣爆怎麼降價了
我是說J1的體積,不是J1的片幅,J1那種片幅被手機打死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2-12 12:21:00看看當時1吋的發展,很多時候器材的興衰不是市場決定,是公司政策決定的,消費者在數位相機市場一直以來都是被動被餵食公司要你吞的東西而不是你真正需要的東西
作者:
xoy (XerXes)
2025-02-12 12:46:00當年Nikon的主力還是135 APS-C 的SLR,一吋的背景是如此,Canon的EF-M也差不多,但是更輕便不代表可以活下來,EF-M明顯撐得更久Nikon 1可以轉接F鏡,就給另一個選擇,而不是N家用戶唯一的選項
作者:
xoy (XerXes)
2025-02-12 12:56:00Nikon 1也有比較大台的啦
作者:
jessel (..........)
2025-02-12 12:59:00Nikon 1 x2.7,轉接還更適合打鳥呢
作者:
smena (cmeha)
2025-02-12 12:59:00當時的1吋還有三星的極致小機NX mini以及謠傳中的DL系列,事實證明後續的1吋大軍統治了手機相機還不堪用前數年的時間,打趴了大部分1/1.7的主流機型,但Nikon後續完全沒加入1吋的隨身機市場反而代理了許多莫名的商品,這不得不說是公司政策問題了
作者:
jessel (..........)
2025-02-12 13:03:00N他自己砍掉了阿,大家當時都超哈傳聞中等效18-50DL隨身機
作者:
xoy (XerXes)
2025-02-12 13:07:00對了,要轉接的話,記得O家300/F4還比N家135的300/F4重,Nikon 1套上去就比M43打的更遠更輕相同條件下,真正能把長焦做輕的是傳統長焦做很久的CN跟現在的S,片幅小誰都不容易搞得太重
作者:
rx119tw (rx119)
2025-02-12 14:03:00S9會降價是跟水貨比起來太盤吧 單機身日本37K 台松54K 日本那邊可沒降價呢
作者:
CJonQuil (最KB的好朋友)
2025-02-12 14:27:00小片幅只會被手機取代而已
人家fujifilm還把旗艦對焦下放給初階機xm5
作者:
boyo (腦科學先生)
2025-02-12 14:56:00M43的活路就儘量的輕巧 像pentax Q那樣 一定要比拼高畫質還是大光圈 那完了
大眾要->隨身機,片幅大,堆焦快,軟片模擬。xm5都給你然後...目前買不到,哈哈哈
作者:
xoy (XerXes)
2025-02-12 15:44:00P家比較晚做Live Comp,不過是這樣,很多年以前富士曾經有問卷問消費者想要啥新功能,Live Comp也是選項之一,但是結果它的票數不多。所以這應該沒有卡專利的問題,但是也說不上是殺手鐧的東西
作者: JOHN117 (john) 2025-02-12 17:15:00
M43是一種情懷啊
@y3k 全片幅的S5/S5II/S5IIx也有Livecomp
作者:
y3k (激流を制するは静水)
2025-02-13 11:54:00可是C家為什麼不做QQ...我很想用Sigma 35mm便宜拍煙火啊...
作者:
issac ( )
2025-02-17 05:50:00全景拍攝好像也只有olympus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