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EOS R

作者: IcebearK (冰熊)   2018-09-01 16:48:34
目前三家全幅無反的接環規格都確定了
Canon RF Nikon Z Sony E
法蘭距 20mm 16mm 18mm
直徑 54mm 55mm 46mm
接點數 12 11 10
仔細想想覺得Canon設計一個全幅新接環真的是有夠正確的選擇
為了少數APSC接全幅鏡頭的用戶而像Sony一樣延用小接環
反而會讓後續鏡頭設計綁手綁腳
Canon大概是看到了這點
因此設計了一個比M環法蘭距稍長的RF
一來增大接環口徑(畢竟全幅用戶本來就不那麼在意體積)
二來讓之後的RF鏡也可以轉接到M機身上
且M、R兩種機身也都可以轉接強大的EF鏡群
這樣一來M和RF的關係就和EF-S和EF幾乎一樣
只多了一個填補微小法蘭距差(2mm)的轉接環 (這轉接環也太扁?)
小口徑的M環還能繼續推出適合APSC的輕巧鏡頭
Canon的轉接環性能和價格又明顯好過對手
如果M機真的能無痛轉接 那Canon無反逐漸也會成為一個非常完整的產品線
入門(M) -> 鏡頭需求(RF轉M) -> 升級全幅(繼續用RF)
個人覺得這點策略上真的勝過索尼了 更不用說...(呃
而且 如果乳摸正確 下星期仍會發表M環新鏡32mm f1.4
EOS M的鏡群甚至已經比被放生的EF-S齊全了
看起來Canon真的有在用心栽培無反這個市場
當然也希望這樣的競爭能再逼雙尼多擠一些新科技來應付XD
各位怎麼看呢?
※ 引述《Kevinmaa (凱文)》之銘言:
: -6EV對焦
: 翻轉式螢幕
: 2870真的是F2??
: https://www.nokishita-camera.com/2018/09/eos-r.html?m=1
: バッテリー:LP-E6N
: バッテリーグリップ:BG-E22
: サイズ:横幅約136mm蚾穹 ?98mm
: 重さ:約580g
: マウント:内径54mm、フランジバック20mm、12ピン
: マウントアダプター:「マウントアダプター EF-EOS R」「コントロールリング マウン
: トアダプター EF-EOS R」「ドロップインフィルター マウントアダプター EF-EOS R」
作者: waakye (明天的太陽)   2018-09-01 16:54:00
多一顆鏡頭好像一切全變了 之前還被笑機身出比鏡頭多
作者: gwofeng (宮山洋行)   2018-09-01 16:54:00
索尼:再去多抓一點外星人
作者: ahaw99 (限速100)   2018-09-01 16:56:00
我覺得體積/重量小的FF還是很誘人
作者: waakye (明天的太陽)   2018-09-01 17:00:00
另外我不覺得2mm厚的轉接環做得出來
作者: blueneo007 (達菲)   2018-09-01 17:00:00
2mm的轉接環應該做不出來,還有卡口大小卡在那
作者: dionysus7788 (餃子皮)   2018-09-01 17:01:00
2mm應該真的做不太出來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8-09-01 17:03:00
佳能只是準確的用光學實力切入用戶的心而已.
作者: evadodoya (口責口責)   2018-09-01 17:04:00
不管啦 cn就是會被s家打敗啦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8-09-01 17:05:00
之前M的餅乾,這次RF的28-70F2,都很能說明佳能的光學實力.
作者: wheat1130   2018-09-01 17:05:00
sony操作選單真的很沒邏輯,從nex->fuji->Olympus->a7iii,還是這樣覺得
作者: blueneo007 (達菲)   2018-09-01 17:16:00
O家的相機我覺得超好上手
作者: gamedf (Walker)   2018-09-01 17:20:00
索尼哭暈在廁所
作者: nthomas (中華隊..真的很棒)   2018-09-01 17:21:00
王者一出手,誰與爭鋒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8-09-01 17:23:00
不玩了,回佳回佳
作者: Tieniu (鐵牛哥哥)   2018-09-01 17:24:00
晚出幾年總該有些優勢,卡口做大是目前唯一真的能贏Sony的地方,其它都要觀望看看
作者: TaoYPingS (桃之軒)   2018-09-01 17:31:00
請問F環接環小,鏡頭素質一直都吃虧嗎?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18-09-01 17:34:00
C的科技力還是輸索一截也不用那麼神話只是C的切割力加用戶體驗加歷史包袱用其他地方補上cmos的弱點
作者: waterspinach (小3æ©Ÿ,回不去啦~)   2018-09-01 17:41:00
上一篇推文的連結有說,M-R就是Mount Adapter EF-R所以至少目前沒有M機接R鏡的轉接環的消息...canon可能覺得M機要轉接,直接轉EF鏡就好了?
作者: linpo1206 (東區徐志摩)   2018-09-01 17:52:00
給你錢快點出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18-09-01 18:14:00
痾c的dpaf相對犧牲了畫質跟寬容 所以我才出佳的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9-01 18:26:00
各家都有類似DPAF的專利,然後都會寫到怎麼改善動態範圍XD
作者: SonyA7III (阿法七罵三)   2018-09-01 18:45:00
所以我說,各位是不是該回佳了~
作者: aaaa8444 (SeluLucia)   2018-09-01 18:53:00
R轉M不是做不到,實際設計寬度其實會大於2mm因為多數鏡頭其實都可以轉超過無限遠再多轉一點點,所以實際可用長度會多一點,如果新鏡可以直接向下相容m的電子訊號不需要透過轉接環的鏡片,那其實轉接環只要把點對起來就好真的可以薄*晶片*
作者: waterspinach (小3æ©Ÿ,回不去啦~)   2018-09-01 19:00:00
醬子tamron 28-75 f2.8 for RF有機會嗎?比較想要輕巧一點的f2.8標變
作者: pptricky (蘇老頭)   2018-09-01 19:08:00
策略?我愛尼康但我覺得索尼APSC與全幅都是E環,這樣更好欸
作者: aaaa8444 (SeluLucia)   2018-09-01 19:22:00
然後我很好奇那些說接環口徑小鏡頭就做不好的是真的覺得sony F1.4系列的鏡頭素質不夠好嗎?而那些期待F1. 2跟F1. 0大軍的是忘了當初誰婊sony無反核心價值是重量跟體積的?如果連E環F1. 4系列的重量都接受不了,那怎麼會期待更大的接環帶來更重的鏡頭呢?果然mark對了什麼都對了
作者: jaylj14 (JAY)   2018-09-01 19:35:00
DR有辦法達到A7ii的話就能接受,不過還是先觀望一陣子
作者: tchialen (艾媽 挖愛哩)   2018-09-01 19:36:00
相機廠跟家電廠的差別
作者: Kevinmaa (凱文)   2018-09-01 19:41:00
spec 裡少了IBIS這有趣了
作者: GoaCorolla (2001年式美規進口1.8LE)   2018-09-01 19:59:00
三隻鏡頭也都沒標IS應該有機身防震啦
作者: anandydy529 (AndyAWD)   2018-09-01 20:12:00
EF-S能出一管15-85 F2.8就好了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18-09-01 20:17:00
口徑小 長焦沒差 短焦才有差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9-01 20:42:00
有設計概念跟有能力生產是不一樣的,台灣的IC Design也都是Fab-less,生產交由FabNikon, Sony及Panasonic都有類似DPAF的專利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18-09-01 20:55:00
沒有Fab支援 說設計要多先進也是很難 因為元件特性是sony給的 有先開發出的特性也不會給尼康可以把sony想成感光元件的台積電 佳能是聯電這樣
作者: thankmilk (Wallace)   2018-09-01 21:14:00
那尼康呢?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9-01 21:15:00
不,像DPAF這種不會牽涉到元件的絕對特性的東西,即使Fab不支援也沒差。改善動態範圍也是相對性的概念,因為不管那家的製程,基本的物理特性是不變的,否則就要去報諾貝爾獎了
作者: arthuraya (Keep calm 'cause)   2018-09-01 21:25:00
SONY哭哭 CANON一出手鏡頭打趴SONY
作者: wheat1130   2018-09-01 21:37:00
不太懂打趴的點在?
作者: nthomas (中華隊..真的很棒)   2018-09-01 22:07:00
有幾顆都是sony現行沒有的
作者: RicciCurvatu (黎奇曲率5566)   2018-09-01 22:13:00
我還是覺得R轉M 是一個挑戰 而且跟N家法蘭距瞬間拉開4mm至少會有兩個隱憂 第一個是 雖然目前看來鏡頭群沒輸 但物理差距擺在那邊如果C 為了2mm+更小口徑的M轉接而設計R口 那這樣的設計肯定也可以讓4mm且口徑更大的Z環轉接 如果N家之後開放協定 然後出了小底的Z口 那些想屯全幅鏡等升級的入門用戶可能會入N家,享受更大的鏡頭群 第二個是 鏡頭群設計彈性還是差了很多 難保不會被N或副廠做出一些無法給C用的鏡頭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18-09-01 22:21:00
不是這樣講哦,npmos,cmos特性就跟製程有關啊,你講dpaf或padf是數位的運算但埋這東西會影響到類比特性啊,比如說尼康宣稱霸他們的pdaf是埋比較深的?這種敘述就是physical的,還有ADC雜訊多少等,還有sony 的HDR cmos等很多是掌握製程(良率)才有辦法開發類比電路,等索尼開發完了再把規格給別人,別人當然永遠吃鱉…當然物理定律是不變的可是製程不同元件特性會變啊
作者: festa (諒)   2018-09-01 22:21:00
除了少數正式合作以外,應該是沒有開放協定這種事情吧通常應該是副廠自己想辦法破解協定,製做出可用的產品吧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18-09-01 22:23:00
所以基本物理特性看你是講到多基本,v=ir,小訊號原理這種是很基本也不會變啦
作者: festa (諒)   2018-09-01 22:27:00
我猜N家的協定一定是一開始沒有考慮未來新增功能,搞到後來疊床架屋,副廠都做不出N鏡用的轉接環C家的協定應該破解難度低,現在改把鏡頭校正資料放在鏡頭後SIGMA一下就把這套抄出來用在新鏡上了,後來SIGMA鏡接C機身就有鏡頭校正了
作者: mikechang (黑色的Hornet 599 >\\\<)   2018-09-01 22:43:00
突然很好奇各大副廠能不能設計出可以互通EF-R和Z mount的鏡頭。可以的話就能期待一些特別卻又不貴的產品(a036) 跳脫以前傳統設計的範疇,又比原廠便宜…
作者: hayden0828 (黑燈俠)   2018-09-01 22:48:00
Sigma大概就是在等所有系統的無反都明朗這個時間點吧讓FE Z R鏡可以一起出 就跟DSLR的生態圈一樣
作者: RicciCurvatu (黎奇曲率5566)   2018-09-01 22:50:00
這我不清楚了 我也是聽別人說N有刻意防止副廠並在自己新機身或更新降支援度 實際是不是真的有刻意可能還是內部人事知道 不過實際層面的確是C家副廠多了一大截 如果之後N 家真的讓副廠做出R轉Z甚至E轉Z 那可能就重新統治全幅了不過目前S看起來都是最大輸家...光是C家的F2恆定馬上就會吃掉一塊市場 而且S最近致力於搶下的專業用戶 可能也不會急著跳家了
作者: hayden0828 (黑燈俠)   2018-09-01 22:51:00
不然E環拖這麼久還沒出也是蠻妙的
作者: mikechang (黑色的Hornet 599 >\\\<)   2018-09-01 22:58:00
z mount發表的時候說預計副廠會能反向工程做出鏡頭,聽起來至少沒有甚麼特殊的加密協定,期待Sigma能做出猛猛der鏡頭
作者: gwofeng (宮山洋行)   2018-09-01 23:01:00
之前不是有次N的某機韌體更新結果副廠鏡頭就不能用了
作者: XristianBale (The Dark Knight )   2018-09-01 23:31:00
我的d810更新後35art就不能AF了,結果那一整天拍都用50art拍的超痛苦自己不公開還請副廠自己破解,這種托大很令人討厭
作者: gwofeng (宮山洋行)   2018-09-01 23:37:00
發表會時講這個話 老人會社真的可佈
作者: haopig (豪豬)   2018-09-01 23:51:00
N家從公司到死忠粉絲都是那個調調阿
作者: albertlu1206 (albertlu)   2018-09-01 23:54:00
N有N的好啦 N的堅持也有他的價值C這次的rumor最猛的是 完全針對著目前的市場缺口打
作者: IcebearK (冰熊)   2018-09-02 00:37:00
最奇葩的是28-70 不過最有殺傷力的肯定是35/1.8微
作者: panzerbug (蟲子)   2018-09-02 00:55:00
https://i.imgur.com/mNnEntO.jpg最外圍一圈不會是光圈環吧?!轉接環有個附控制環的,會是轉接鏡也支援光圈環?!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8-09-02 01:46:00
28-70F2和35 1.8微超猛的,完完全全往S家的軟肋打N有在防啊,看他轉S的自動對焦接環前幾年出就知道大廠間不可能開放協定的,頂多也是像Sony跟Sigma合作那樣大廠開協定給底下的副廠,至於Nikon如果是跟上面說的一樣還要叫副廠鏡工程師自己破解的話那還真是沒啥好期待往後還是有可能有人用第三方接環完成RF鏡頭轉Z機身不過那個自動對焦能力恐怕不是很樂觀最好的結果可能就是像Metabones一樣了
作者: icexice (用力跳舞會很舒服)   2018-09-02 03:11:00
35mm1.8有什麼威脅嗎? sony有35mm1.4蔡司鏡
作者: BIGP (ツンデレ大好!)   2018-09-02 03:29:00
其實C家這樣單純就只是把N壓在地上摩擦罷了
作者: bmf3dy (bmf)   2018-09-02 05:24:00
@icexice 平價、輕巧、微距,這三點35/1.4ZA都沒有啊
作者: c918 (━━(゚∀゚)━━)   2018-09-02 06:50:00
樓上別打臉索粉…
作者: IcebearK (冰熊)   2018-09-02 08:19:00
索家最受人嫌的不就是輕便35mm和對焦距離? C用一顆35/1.8搞定欸
作者: Kevinmaa (凱文)   2018-09-02 08:40:00
到時候出了被嫌微距對焦太慢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聽了..)   2018-09-02 08:53:00
而且fe35 1.4..全開畫質頗呵
作者: albertlu1206 (albertlu)   2018-09-02 08:53:00
2870f2的重量出來了 1430g50f1.2 950g 也比原本重一截另外兩顆倒是頗正常 300 700左右
作者: wheat1130   2018-09-02 09:01:00
1430g只有職業攝影師比較會買吧?2470gm才880g就一堆人受不了,轉往2870f2.8
作者: IcebearK (冰熊)   2018-09-02 09:03:00
1430g聽起來還算蠻合理的重量啊
作者: wheat1130   2018-09-02 09:03:00
基本上不覺得這顆2870f2會打到sony
作者: albertlu1206 (albertlu)   2018-09-02 09:04:00
職業也不一定能長時使用的主力標變要拿這麼重XD相較之下2470f2.8們真是平易近人小菜一碟lol
作者: wheat1130   2018-09-02 09:07:00
這幾乎快要等效sony用戶一次裝2470gm+2875兩顆鏡頭,來拍照XDDD
作者: blueneo007 (達菲)   2018-09-02 09:11:00
50L也太重...回頭轉接ef的@@
作者: hayden0828 (黑燈俠)   2018-09-02 09:11:00
這可以配 28F2+35F14+55F18+85F18 四顆剛好1.4kg
作者: albertlu1206 (albertlu)   2018-09-02 09:12:00
還要再裝閃燈有的沒的 單手總重突破天際S還沒發表batis40f2 還有戲
作者: elve7878 (Rev34)   2018-09-02 09:13:00
他都f2標準變焦了 重量當然是小白砲等級
作者: albertlu1206 (albertlu)   2018-09-02 09:14:00
新50L重量是還好 FE50.4也破700g
作者: elve7878 (Rev34)   2018-09-02 09:15:00
直接轉接EF環的Sigma 24-35 f2...這畫面真美
作者: albertlu1206 (albertlu)   2018-09-02 09:15:00
只要不要像老50L二線散景又口鏡蝕焦外亂糟糟
作者: blueneo007 (達菲)   2018-09-02 09:38:00
950是真的太重了...QQ
作者: waterspinach (小3æ©Ÿ,回不去啦~)   2018-09-02 09:40:00
在猜canon的盤算是要F2.8標變的直接轉接EF24-70II就好,所以直接出了一隻突破天際的F2變焦鏡
作者: wasiwatery (你今天1985了沒)   2018-09-02 09:43:00
新的50L應該也改逆望遠設計了吧?
作者: waterspinach (小3æ©Ÿ,回不去啦~)   2018-09-02 09:43:00
24-70II比2470GM輕80g,加上轉接環,重量就差不多一樣新的rumor有提到RF鏡上面多的一圈是控制環,可以用來控制參數,而EF鏡應該也能透過使用具控制環的轉接環來達到同樣效果? 這設計應該滿實用的
作者: mystique (叛逆善良 猛虎之夜 )   2018-09-02 09:54:00
多出來的調整環,個人猜測是無段光圈調整環
作者: Kevinmaa (凱文)   2018-09-02 09:59:00
作者: panzerbug (蟲子)   2018-09-02 10:01:00
CR魯摸說鏡頭控制環是取代機身控制環,因為無反機身較小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9-02 10:01:00
@ XristianBale 我在講專利裡提到改善DR的部分,你扯太遠了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9-02 10:03:00
我前面就強調過了,改善DR是相對性的概念,你放到任何的製程都可以改善,比較的基數不同而已「專利」不一定是已經放在產品上的技術沒有人專利在給你寫改善多少絕對值的,不要把它跟學術Paper搞混
作者: h311013   2018-09-02 10:07:00
沒關係啦 等到都賣了再來比較
作者: panzerbug (蟲子)   2018-09-02 10:16:00
EOSR應該是直接拿5D4的感光元件來,所以沒有IBIS?不知道有沒有軟體修正的那種
作者: albertlu1206 (albertlu)   2018-09-02 10:17:00
可以不用急著回佳了
作者: Kevinmaa (凱文)   2018-09-02 10:22:00
這應該就是這一台的實力,期防手震之類功能請等下一台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8-09-02 10:28:00
沒防手震啊?下一位~感謝Canon幫A7III出鏡頭(ry
作者: hayden0828 (黑燈俠)   2018-09-02 10:51:00
現在看來A7m3性能根本就R跟Z6兩台的聯集
作者: jaylj14 (JAY)   2018-09-02 11:03:00
只能給Nikon一句話,不做死就不會死
作者: RaynX (Ray)   2018-09-02 11:19:00
看機身重量比A7III還輕 很可能沒有IBIS Canon以前有Eye auto focus但是不是Sony等級的CF-C 下週見分曉
作者: gwofeng (宮山洋行)   2018-09-02 11:22:00
這台如果是對應A7III等級 那還可以等下台高階機看有沒有IBIS
作者: RaynX (Ray)   2018-09-02 11:25:00
C S互相競爭是好事 希望A7系列下代能解決握把與GM鏡太窄的問題 至於N...Z67 比較差意料之中 但是Nikon鏡頭策略真的問題大了
作者: mikechang (黑色的Hornet 599 >\\\<)   2018-09-02 11:43:00
其實35.8 50.8 2470f4都是中規中矩又不貴不重的鏡頭,這樣的策略其實也沒錯,平易近人,只是比起C家光學實力差了一截…
作者: blueneo007 (達菲)   2018-09-02 12:41:00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CAZOijAyrUJcOMWNHbjFpGq2CznrIAoN/view詳細規格...每秒八張 追焦剩5張 最高5655個對焦點 沒
作者: RaynX (Ray)   2018-09-02 13:00:00
單卡槽 續航400多 No eye auto focus, No IBIS Sony A7III依然是$2000等級王者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9-02 13:21:00
講直白一點,Canon 弱電子,Sony 弱人機和光學除非有甚麼意外,在大電子時代,我認為 Sony 會把差距越拉越遠。Canon 應該用拉高價格的策略來彌補硬體上的劣勢。不然再過一陣子優勢可能就不再是優勢
作者: nickname1o1 (小資BOY)   2018-09-02 13:25:00
C多出幾顆便宜好鏡,機身不愁沒人買
作者: Kevinmaa (凱文)   2018-09-02 13:29:00
不夠大的直徑會造成什麼光學影響?如果FF上這樣大小就夠的話,那過多的擔心就是多餘的反倒是MFT陣營開始往FF走這件事值得玩味一旦8K 變成潮流,3600萬畫素的MFT 真的撐得住嗎?距離這時間也只剩個三五年而已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9-02 13:38:00
一般使用,4K 已經逼近人眼極限。8K 等於你在PC 使用距離檢視 32 吋螢幕,能帶來更強的浸入感,但未必能夠普及。
作者: pipi5867 (夏影真是太好聽了..)   2018-09-02 13:40:00
通常主流電視規格可以稱10年 8k還早咧..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9-02 13:41:00
那也要先看4k 60p與6k能否普及吧,到現在還是只有GH5辦得到,還是m4/3,這件事也很奇怪不是嗎?
作者: Kevinmaa (凱文)   2018-09-02 13:44:00
我覺得8K 會是一個靜態和動態的分界點這邊先不討論普及的時間,科技只會往前走每個廠商想要賺錢就只能端出更好的菜而已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9-02 13:49:00
你自己都說三五年了,現在跟我們說不討論普及的時間相信科技會往前走?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9-02 13:50:00
往前走可以走向色深,不一定要走向解像力。對目前的顯示器來說,色深的擴展我覺得比畫素重要
作者: Kevinmaa (凱文)   2018-09-02 13:52:00
2020 奧運就用8K 轉播了,機器買了不會只用一次吧?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9-02 13:59:00
轉播的訊號源 8K 的和電影一樣,考量的是大螢幕前擠著一群人,你的清晰視界不能涵蓋整個畫面,但有更強的浸入感。也就是也許你可以在家裡用更小尺寸的螢幕更近的觀賞距離來得到電影院的效果。會不會普及?我覺得不會;會搞這套的都是生活相對寬裕的家庭,況且這種平面的浸入感很快就會被 VR 取代。
作者: Kevinmaa (凱文)   2018-09-02 14:03:00
Anyway 我覺得在經濟效益的考量下,片幅的極限蠻有趣的btw, youtube 有些頻道已經在8K 撥放了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9-02 14:14:00
關於我前面的說明,可參考底下這篇:https://goo.gl/sqibLd Sharp 直接告訴你 8k 70吋你在 68cm 的距離觀賞,才能發揮他的解析優勢。如果你退到一公尺以上去看,他就和 4K 沒甚麼差別。
作者: Kevinmaa (凱文)   2018-09-02 14:23:00
好奇詢問,為什麼4K 之後直接跳到8K?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9-02 14:23:00
你在回什麼?你自己說三五年後8k變潮流,要我截圖嗎?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9-02 14:26:00
我前面解釋過理由了。這些東西可能在類似電影院的場合播放。他們不是家庭,是供應單位,必須"保持這種可能性"。
作者: Kevinmaa (凱文)   2018-09-02 14:27:00
但妙的是youtube 的使用主體並非大銀幕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9-02 14:27:00
https://i.imgur.com/h1LWqql.png老兄你在說啥?現在還沒有一台相機可以錄8K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9-02 14:27:00
一般家庭,你沒打算臉貼著 70 吋電視看,8K 就沒意義。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9-02 14:28:00
你自己估計出時間然後要求不討論什麼時候普及,我才不懂你在幹什麼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9-02 14:28:00
道理我都可你解釋了,不相信你自己去門市試看看就知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9-02 14:28:00
甚至連6K都還沒出現,這麼急著要讓8K出來?
作者: Kevinmaa (凱文)   2018-09-02 14:28:00
youtube 這樣的主流載體變相地在推動8K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9-02 14:29:00
那你知道Youtube有些8K影片是硬湊出來的8K嗎?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9-02 14:29:00
道,一般家庭電視的觀賞距離,到底 8K 和 4K 的同等級電視有沒有差。這其實是選購電視的常識,只是一般
作者: Kevinmaa (凱文)   2018-09-02 14:30:00
算了,在這邊討論五年後的問題沒什麼意思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9-02 14:30:00
MFT陣營往FF走?老兄,現在O/P連一台FF都沒有,目前也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8-09-02 14:30:00
不太會和消費者解釋清楚而以...反正讓你覺得數字大比較厲害就好了。
作者: lucifero (Evil)   2018-09-02 14:32:00
再逼雙尼多擠一些新科技??!! 要不是Sony把無反全幅市場做起來..Canon應該還在慢慢擠吧.....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9-02 14:34:00
2020年奧運還沒到就在2018年的9月談8K會不會太早了點?等4K完全普及,價格可以下放到目前FHD的水準,再談8K也不遲,喔對了,電腦不僅能跑得動4K也能剪得動4K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