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M43到全幅,Sony a7RIII初步心得與比較

作者: Roa (Roa)   2018-03-07 19:25:00
雖然A7III一發表A7RIII就馬上過氣,不過還是來開箱一下
因為主要以圖片為主,還請參考
圖文好讀網頁版: https://roakuo.com/2018/03/a7r3-review.html
內文使用照片: https://flic.kr/s/aHsmgz2gCD
====
用了快六年左右的M43系統終於升級全幅!! 入手時間不到一個月,簡單寫一下初步心得和
與先前系統的不同之處吧!
其實很久之前就想升級了,每次都被朋友的A7RII燒得不要不要的。不過當時礙於預算考
量和實際試用後發現電池容量、操控手感和讀取速度是蠻大的問題,只好一直遲遲等待
A7m3的到來。期間有想過入一下富士但想想既然要升級還是一次到位吧,雖然那顏色和白
平衡確實很吸引人
等待直到A9發佈,Sony一次把之前系列所詬病的問題一次解決,隨後推出對我來說規格幾
乎是完美的A7R3。然後…就趁過年期間購物慾最高外加百貨公司又各種折扣活動的時候刷
下去了,走出店門後真的是頭暈暈阿…
雖然A7R3的機身大小和我上一台相機GX7差不多(後面有比較圖),不過”密度“卻高蠻多
的,在重量方面非常有感。不過3世代的握感真的比起前兩代扎實很多,即使搭配比較重
的鏡頭也好握。小缺點是對手比較大的人來說小指必然是會懸空的。這樣相機拿久其實還
是有點不舒服啦,所以如果要工作使用還是需要加裝電池手把吧
在操控方面大部份的按鈕回饋和手感都不錯,個人覺得中央轉盤的滾輪用起來真的頗順手
。而新加入的對焦搖桿手感有點硬不是很好用,我後來都是用觸控對焦然後把對焦搖桿中
央設定成重置對焦點來歸零而已XD
久聞Sony的反人性化選單大名,實際遇到還真的難用。特別是有很多功能像是眼控對焦、
鎖定AF還有重置對焦點之類的都一定要特別去設定功能在自訂按鈕上面,不然就是要去1X
頁的選單裡面去翻找
然後我永遠記不起來哪個功能在哪個分頁的第幾頁,有些攝影的功能設定又放到錄影或是
控制選項去。不過好處是大概摸過一輪之後都設定好就比較不需要打開選單了,不過我想
問飛航模式是不是不能設定在快捷選單和自訂按鈕上阿都找不到= =
在操作介面上我個人還是覺得M43系列在一些小地方做得比較好。像是倒數自拍在LCD上卻
沒顯示讀秒、長曝降躁也是,不知道要等多久。此外Sony A7系列的LCD不知道為何顏色看
起來就是怪怪的,特別是在取景的時候。除此之外遲滯感也頗明顯,在比較陰暗的地方還
會有跳動的雜訊。不過這些問題用EVF就沒有,當然也有可能是單純跳家看不習慣而已
在讀取速度方面我相當滿意,使用95MB/s寫入的卡在拍攝一張接近90MB無壓縮RAW檔+JPEG
,在預覽和後續拍攝上都不會有延遲。除此之外卡槽2還有支援到UHS-II的速度,不過卡
的價格真的太貴了點
最後這代的接環真的有夠緊的,換鏡頭真的要特別小心不要用力過度噴出去…
之前試用A7系列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電力續航問題,其實我的要求不高大概就和我的GX7差
不多即可,旅遊剛好1.5顆電池一天左右。不過之前試用的時候大概用不到半天電池就差
不多要見底了,這也難怪為何A7系列用家人手3-4顆電池。這代在更新電池電量之後非常
有感,雖然比不上DSLR但是對我來說已經是綽綽有餘了。不過自從A9上市之後就不斷缺貨
的新電池又是另問題了…
接下來和我的舊機Panasonic GX7來做個比較吧! 雖然是四年前的舊機了,不過也算是M43
系列的代表性機種之一。而近年M43在發展上除了韌體功能正常升級、畫素增加到20MP還
有鏡頭越出越大越貴以外我覺得差異沒有到很大
先前有提到過,雖然A7R3在重量上重很多,不過在大小上真的和M43相機沒有什麼差異。
寬度的部分幾乎一樣,厚度大概1.5倍
高度部分除了觀景窗因為配置的關係有多個軍艦部,不然差異不大
雖然機身大小差不多,不過感光元件大小FF和M43真的有差距。而且除了FF尺寸的CMOS以
外索尼還塞了超多功能進去,真的是黑科技阿…
雖然一開始入M43陣營是看上輕便又有好畫質,不過拍久之後發現自己是個數毛黨。除了
張照片拍完都要100%檢視以外還每張圖都要進LR修過,也不太能接受M43系統變焦鏡的畫
質表現和光圈大小,所以基本上都只用定焦鏡而已
當然若提到對畫質的要求M43也不缺好鏡頭,像是信仰三本柱P 12/1.4, O 25/1.2, P
42.5/1.2等,最近O記還推出了17/45mm f1.2。雖然信仰系列提供了優異的畫質,但是那
重量和價格真的不輸FE接環的全幅定焦鏡,還會被感光元件天身的大小所限制。後來想想
對於我個人的需求來說,也許直上MILC全幅才是最佳解吧! 不過這點尚待驗證,先讓我用
個一年再回頭看看
雖然說價格差好幾倍沒什麼好比的,不過買了就是會想要比較一下。基本上最能感受到感
光元件差異的應該就是低ISO夜拍的純淨度了,所以就用這點來做個小比較吧! (高ISO我
想也不用比,這點底小就先輸一半了)
比較基準為在同一個地點用不同相機各拍一張。因為畫素不同所以我統一縮成GX7的16MP
,長寬比例不一樣所以統一裁切成A7R3的3:2。皆使用原生最低ISO和光圈4去拍,JPEG直

基本上其實光看大圖就能明顯的感受到差異,另外兩台相機的自動白平衡差蠻多的 (當初
忘了固定數值)
接著我們取畫面中央大樓窗戶部分和中間左下樹葉的部分看看,用1:1尺寸取500*500像素
的大小來做比較
A7R3高畫素高解析真的很可怕,下面這個還是為了比較縮圖過的,原圖1:1放大真的連陽
台上面有什麼東西都看得一清二楚…
第二張圖來看看對於比較近的景差異如何
看大圖好像沒有差很多,不過The devil is in the details,放大之後差距一目了然。
特別是右上角樹葉的部分差距非常大,雕像上面的紋路和細節也有顯著的差距
其實我還想再多做一些比較,不過我M43的鏡頭已經全賣光了,現在只剩機身沒辦法拍XD
實拍照片
當初買的時候只有帶一顆FE55 f1.8 ZA,所以以下照片就不標註鏡頭了。另外以下照片都
有經過LR後製,我目前還沒法掌握Sony直出的設定,看了實在悲劇
其實換了新機後,最有感的是檔案大小和LR的讀取速度。42MP的檔案真的很大,此外4K錄
影也是吃容量的怪獸
換到索家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LR和VSCO終於有支援的相機描述檔了(痛哭流涕),對
於修圖調色有很大的幫助。Panasonic/GR2萬年只有 Adobe Standard真的是逼自己增進修
圖技巧阿…
換到全幅後對於光圈和ISO的調整是不太習慣。以前習慣的光圈大小對全幅來說景深淺度
只有一半左右,可用ISO提高了但是對於要控制在哪個範圍也沒有什麼概念
然後FE55 f1.8雖然只比一般的標準焦段50mm多了個5mm,但是拍攝的距離位置卻總是抓不
準阿。不過我想過一陣子應該馬上可以習慣就是XD
夜拍的部分真的升級的非常有感。過去GX7 ISO開1600左右就是我的極限了,現在就算到
3000-4000左右都無感
以前需要用到42.5mm f1.2才能拍出的夜間氛圍,現在只需要FE55 f1.8就可以輕易達成
其實高ISO也不是沒有躁點,不過顏色純淨度和色彩失真少很多。此外高畫素縮圖之後更
看不出來雜訊也是原因之一
FE55 f1.8Z最大的缺點就是最短對焦距離有夠長的,對於拍食物非常不方便
一個每次要拍食物都要站起來拍的概念
雖然大家都說A7R3的對焦速度非常快,不過實際配上FE55 f1.8Z還是每次都要拉一下才對
的到焦,特別是使用彈性對焦點的時候。不知道是我使用方式有問題還是因為M43對焦實
在太快所以有這種感覺?
雖然FE55 f1.8Z各方面都不錯,不過那口徑蝕和洋蔥圈實在不太好看
眼控對焦真的是超方便的功能,基本上不要太遠即使不是正面都可以抓到。然後我剛拿到
相機的時候一直找不到人臉對焦這功能,後來才知道是直接內建在對焦模式裡面,只要去
選單裡面開起就可以
前面好像把有想到的都講完了,後面就看圖吧
最後優缺點分析什麼的我就不特別寫了,畢竟才用沒幾天還要多多熟悉一下才行
而某天回家路上踢到的箱子,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最後求推薦A7系列一機3鏡旅行用後背包,我個人目前是看PD everyday 20L or MindShift
180啦。不過MindShift Panorama 180好像相機空間小蠻多的?
作者: Beanie (與天分享的愛*~')   2018-03-07 19:33:00
你M4/3變焦鏡用哪顆?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8-03-07 19:45:00
推分享
作者: SonyA7III (阿法七罵三)   2018-03-07 19:49:00
大哥過氣了
作者: s899456 (熱到歪頭)   2018-03-07 19:58:00
圖片開啟速度過慢...
作者: h311013   2018-03-07 19:59:00
樓下 A7Riii
作者: changmada (馬大)   2018-03-07 20:12:00
恭喜
作者: SonyA7RIII (Sonyα7RⅢ)   2018-03-07 20:16:00
可、可惡
作者: seths (-.-)   2018-03-07 20:21:00
樓上r3我支持你!!
作者: Derek324kimo ( D for Demon)   2018-03-07 20:30:00
可以考慮用用看Capture One,轉出來的色彩比LR更真真=接近你在相機看到的樣子
作者: icexice (用力跳舞會很舒服)   2018-03-07 20:35:00
a7r3搭fe 90mm 2.8的解像力才真的是驚人再配合完美無偏移的眼控對焦,真的是每根睫毛都一清二楚
作者: Roa (Roa)   2018-03-07 20:46:00
感謝樓上推薦~ Capture One我來試試。90mm要等我多存點錢XD
作者: aw7517 (Arsenal)   2018-03-07 20:54:00
配置跟我好像一樣,25f2+55f1.8+85f1.8嗎?大光圈三定焦配?
作者: Roa (Roa)   2018-03-07 20:56:00
85那焦段還沒決定,不過M43時期也差不多這樣配XD
作者: ReDmango (愛戰暱稱的哪個白癡)   2018-03-07 20:59:00
更真真 下一個麥克風 到底在哪
作者: RicciCurvatu (黎奇曲率5566)   2018-03-07 21:08:00
轉貼沒圖噓... 要衝部落格人氣也有點誠意吧...
作者: kivx (天無二日吾獨照)   2018-03-07 21:08:00
Batis 25/2的20cm對焦距離拍食物真的很方便DSLR板的傳統好像都是這樣,只貼文字不轉照片只看PTT的文的話就會有些對不上的感覺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3-07 21:16:00
GX7算是不刻意縮小的機身,不過現在也不流行單比機身了畢竟各家系統都有了一定程度的鏡頭群,使用者也都知道要與自己需要的焦段的鏡頭搭配在一起比至於A7系列畢竟還是不算很好握,定焦鏡還是比較受歡迎的搭配,搭中高階變焦鏡都有很明顯的頭重腳輕
作者: pussycat2009 (我不是女的)   2018-03-07 21:23:00
饅頭3in1系列不錯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8-03-07 21:35:00
其實相機描述檔可以自己產生XD,恭喜入手Batis不如就三顆蔡司鏡吧 25 F2, 55 F1.8, 85 F1.8
作者: jaylj14 (JAY)   2018-03-07 21:39:00
樓上說的是LR的描述檔吧?話說我一直不了解Sony的PP情境檔要怎麼弄…
作者: pptricky (蘇老頭)   2018-03-07 22:05:00
新竹人推個湖畔豪宅,買了loxia21還在等春季活動買R3
作者: jhangyu (jhangyu)   2018-03-07 22:21:00
對我說的是LR,PP 檔案我只在Nikon上面玩過沒試過Sony的……
作者: Kowdan (尻蛋)   2018-03-07 22:28:00
拉麵是山嵐嗎XD
作者: Roa (Roa)   2018-03-07 22:29:00
另外其實原本也是想買B85,但是看評測似乎都輸FE85 f1.8阿..
作者: volcom (南台灣建材小天王)   2018-03-07 23:41:00
剛從135全幅跳回m4/3 XDD
作者: vpjack (~揚~)   2018-03-07 23:56:00
對焦會拉一下是是因為你都用AF-S吧!光線充足下,我只用AF-C,就不會拉,照片也幾乎都準。假合焦的比例不高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3-08 00:31:00
頭重腳輕+1,上回在三創試用,一拿起望遠變焦內心OS大叫:「這鏡頭與機身的重量差距也太大了吧!」不過α7R3的RAW檔應該吃了不少硬碟空間吧?
作者: icexice (用力跳舞會很舒服)   2018-03-08 01:58:00
實拍時除了右手小指有點空虛外,頭重腳輕的問題還好,換個拿法左手多扶鏡頭一點並不影響拍攝
作者: bikevts (魯魯魯魯魯)   2018-03-08 03:20:00
再一個FE85就跟我一樣配置了,我在等T2885
作者: dcdc (redflag)   2018-03-08 04:52:00
把DXO等級調高,直出的照片動態範圍會高不少喔!
作者: DiMa (DiMa)   2018-03-08 08:30:00
同43跳S,一樣25+55幫推
作者: kax0205 (說好的數學史呢?)   2018-03-08 09:49:00
因為55本來對焦就慢 跟機身沒關係 你可以試試Batis50或FE50
作者: linpo1206 (東區徐志摩)   2018-03-08 10:20:00
DRO吧
作者: neuralandre (七彩喇叭手)   2018-03-08 12:10:00
DR調高不是雜訊會增加嗎? 我都只敢開一級
作者: zesonpso (正義的孩子王)   2018-03-08 13:04:00
作者: dcdc (redflag)   2018-03-08 14:12:00
DRO調高雜訊是會增加一點沒錯,不過以A7R2/R3的解析度來看影響不大,除ISO非開到6400以上才有明顯雜訊,但會獲得更多的亮暗部細節~
作者: laba1107 (威廉)   2018-03-08 16:05:00
55za對焦慢??這一定是有什麼誤會吧 batis何時又出50了
作者: ppcayapple (噗噗仔)   2018-03-08 16:05:00
55/1.8對焦慢?我有誤會什麼嗎?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8-03-08 18:39:00
DRO只影響JPG吧!RAW檔不受影響
作者: nickname1o1 (小資BOY)   2018-03-08 18:47:00
FE55最近對焦距離太遠了,原PO如果都對焦近物當然一直拉
作者: Roa (Roa)   2018-03-08 19:03:00
的確有可能是我沒抓好距離
作者: dcdc (redflag)   2018-03-08 19:14:00
對如果懶得或沒時間一張張後製DRO是個不錯的選擇~
作者: zihwoei (nice!)   2018-03-08 20:07:00
M43的焦距跟光圈x2, ISOx4就會在FF得到近似的曝光與景深
作者: Rockivy4222 (陳喬治)   2018-03-09 10:06:00
想當初也是喜歡你用M43的照片而追蹤你的Flickr 說,沒想到你也跳到Sony了,覺得好可惜啊...Orz
作者: Roa (Roa)   2018-03-09 20:54:00
索尼實在太吸引人了QQ
作者: duncan5208   2018-03-10 12:31:00
作者: photoshark (photoshark)   2018-03-10 20:12:00
剛出就買55一個月內賣掉的路過給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