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BCN公佈日本2017年銷售統計

作者: cybercat (Paris, Paris)   2018-01-21 21:32:22
原文恕刪,以下針對無反歷年來的狀況跟我個人與BCN的分析回覆。
※ 引述《EthanLinFoto (Ethan Lin Photo)》之銘言:
: 富士:
: 自從S5Pro之後沒再跟Nikon合作,一開始便鐵了心做無反,然
: 後一路奮戰到今天機鏡群都滿完善的,韌體更新與使用者體驗
: 都非常的照顧用戶,性能也符合職業使用(對,我工作用富士
富士並非是一開始就鐵了心做無反。
S5 Pro是2006年的機器,X-PRO1是2012 CES發表(今年的剛結束,也就是6年前),這其中
有台讓富士下定決心開始發展自己系統的機器,那台相機是X100。
2010年九月富士發表X100,初期所有的訪談都是同樣的說法,大致上不出,因為輕便高素
質,因此用固定鏡頭云云,但不排除未來有發展可換鏡系統的可能性。
X100是一台在話題上,還有銷售上都很出色的相機,這將近兩年的時間,也確實發展出了
X100的可換鏡版本,瞧瞧那精美的混合式觀景窗,兩者是有相關的特徵的。
無反的軌跡大致上是這樣,大致上從Olympus E-330開始讓反光鏡單眼相機開始有另外一種
對焦形式:LiveView,然後是Panasonic在4/3系統的投入,最後他們徹底發揮出LiveView
的優勢,正式推出了第一台無反光鏡:Lumxi G1。
當年Lumix G1是台不能錄影的無反光鏡機種(2008,10月),大約在半年後推出了可錄影的
Lumix GH1(2009,4月),而Olympus 第一台E-P1要到當年(2009,7月)才正式推出。
我們可以這麼說,Panasonic先嗅到了LiveView有機會把反光鏡去掉,然後實作出M43系統
,同為聯盟的Olympus慢了些,但也被逼著往這個方向去邁進。
無反光鏡是個很有趣的生態系,傳統有單眼系統的廠家一般投入都比較慢,有投入的話都
有所保留,會想要跟原有的系統作出不同的定位。以現在來說,EOS M很類似這樣,但是
Olympus發展之初也是這樣的,所以你會見到他們初期的鏡頭畫質上也不是那麼滿意,
舉例來說,初代餅乾鏡的M.ZD 17mm F2.8就是。
但畢竟最後有找自己的定位,後來的PREMIUM跟PRO系列就是全力發展找到的好定位,我認
為這也確實是4/3時期後,從中得到消費者的需求的理解。
另外一個,就是像Panasonic這樣的廠家,當年的Lumix G跑得非常快,對焦快,鏡頭素質
也夠好。版上應該有很多人入門的相機是GF1,當時候搭配的Lumix 20mm F1.7可是有神餅
之稱。
短法蘭距的餅乾鏡很多,優秀的也很多,Lumix 20mm F1.7沒被提到真是可惜了。
回到富士。
富士是一間很重視「相機體驗」的廠商,甚至我應該這麼說,他們很重視某種程度「數位
回歸底片相機的操作感」。
很多版友都在相關富士跟這串討論提到了,其實它不是那麼容易被接受的。
你大概需要有對相機基本的理解、基本的愛好,如果你不理解,那很容易流於被網路的
風向帶著走。
但同時也必須說,如果你喜歡那種操作的方式,確實很讓人著迷。
另外富士也確實是一間很重視使用者觀感的廠商,基本上韌體的更新、新功能的釋放,只
要能作到的,他們會盡量給予。換個方式講,初期的富士機種,都有一些性能上的瑕疵,
像是合焦錯誤,或者是對焦慢的狀況(當然目前XPRO2、XT2後的機種都好很多),富士
這部分還是算很用心的去維護,提升性能跟功能。
當然也不是對他們沒有不滿,他這六年來,不開發專用的解raw軟體讓我很賭爛,雖然現在有新版軟體,但基本上是把演算這塊丟回去相機,不是完整的
能透過電腦處理,但本質上其實還是連線回相機,透過相機來演算。
: Canon:
: 在無反這塊領域老牌canon的佈局非常有趣,m1~m3試足了水深
: 終於在m5m6把機身科技樹整個拉上來,但是無反終究需要裝個
: 鏡頭,canon在無反領域真正卯足全力端出來的牛肉就是11-22
: 與22餅這兩個鏡頭,
: 對,這兩個鏡頭是canon近年來在投入技術堪比11-24L 的作品,
: 很多人都在問說其他家無反怎麼不像canon 一樣推超薄或超廣
: 的產品,哪這麼好做?
: 短法蘭距的餅乾鏡也就canon 22mm、富士18mm 27mm
: 11-22 則是更op的存在,但我不懂為什麼各大風景區旅遊區很
: 少看到這款王牌,我自己在猜應該是多數風景攝影玩家,覺得
: 大機大鏡看起來比較厲害吧(?
: 可是我納悶,用22餅拍出的精彩作品,看過的印象少於X100系
: 列,歡迎大家跟我分享把22餅用到極致的高手。
: 接著canon值得關注的動向,是會不會把重心大量轉到無反
Canon在無反光鏡上的策略一直都站在算是EOS的第二台隨身機身這種概念,在這種概念下
,鏡頭的數量,跟價格的定價上,都有一些限制在。
BCN 2017整年的銷售會整個翻轉,超車Sony,其實不是性能機種M5/M6的帶動,而是M100
這種機器。
BCN這樣的「銷售量」排行,是台台不等值的概念。
Canon有M100讓整個銷售量起來,但Sony也不是全然完全靠高價的A7在撐,目前Sony賣最好
的相機(我知道的有台灣、日本、英國),是A6000。
簡單說無反的生態是這樣,高價當作技術力的展現,並維持利潤,但要衝量,要靠C/P高的
機器。
Olympus在日本賣的好是有原因的,日本人基本上對五大光學廠是有很強的信賴感,而且
如前篇推文所說,只要東西好用,片幅在日本市場不是那麼大的考量。
拍照成功率(防手震)、攜帶性、品牌信賴度、價格、通路的能見度,這部分Olympus在日
本做的相當不錯,因此雖然也經過黑暗三年(2012~2015),但是也重新站穩市場,這兩年
相機部門營收都不是赤字,有些許的獲利。
EF-M 11-22是顆很不錯的鏡頭,但我想不到所謂OP的程度,他的價格很公道,畫質可量化
的部分很不錯,C/P相當高,但有沒有到「為了這顆鏡頭」換系統,可能還不到。
: 索尼:
: 其實也試了不少水溫才決心入場,不過掌握cmos就是任性。之
: 前遇到跟canon滿像的既有產品問題,但已經把重心從A轉FE
Sony在初期的NEX也跟Olympus還有Canon EF-M一樣,是有所保留的,因此E環鏡頭給人的
感覺就是畫質差。
但這點從Sony A7開始,有逐漸扭轉的情況。
初期我覺得很棒的鏡頭只有FE 55/1.8,我其實也因為這顆鏡頭入了A7,成為我三個常用
的無反系統之一。但是FE 24-70mm F4跟FE 28-70mm這兩顆鏡頭不是那麼優秀,原本我以
為大概會變成是另外一套NEX。
但A7的長銷熱賣改變了很多,Sony嗅到了市場對於「輕便無反」跟「135全片幅」的商機,
投入了更多資源,2013年A7發表至今,整個FE接環鏡頭增長的很快,品質也不可與NEX時
同日而語。
Sony有很多相機上的技術越來越仰賴感光元件,他們作出了很強悍的機種,初期的人機
體驗不是那麼好,但是他們也改的很快。A9/A7r III也聆聽了很多真正在商業攝影、運動
攝影這些專業領域攝影師的意見,也確實打破無反不能用在專業這塊的傳統想法。
我其實蠻同意版友所說的:「富士是台會想帶出去拍照的機身」,但前提是你要對相機的
操作、歷史、還有能理解富士某些偏執的設計理念,但只要你能體會,會非常非常熱愛,
這種熱愛幾近於信仰。
但我也要提出另外兩個會想帶出去拍照的機身廠牌,那個廠牌我會選Sony跟Olympus。
Sony很簡單,你會因為它很強大的感光元件拍出來的成品,願意忍受他殘破的操作體
驗,一直一直帶出去拍,帶回非常強大的照片素材。
Olympus的話,就是成功率,說穿了,很多時候你不用「極致」,防手震這件事情是非常
有感的,其他奇怪的科技樹像是LiveComp之類更不用說,當你有基礎攝影知識的時候,
用Olympus可以更省力。
你不用極致,但前提是需要有些許的妥協(不要當Pixel peeper之類的),換來的是攜帶
跟成功。當然這件事情可以幾乎套用在所有無反系統上,但我認為Olympus是貫徹這種在
「均衡」下的設計理念最徹底的廠牌。
: Olympus與松下:
: 卯足了勁把小片幅小體積的優勢徹底爆發出來
Olympus跟Panasonic就不多說了,有機會在改開文章說。
作者: Furch (呼嚕嚕)   2018-01-21 21:38:00
專業 推
作者: cywangtw1990 (零式之翼)   2018-01-21 21:41:00
推cybercat脈絡寫得很清楚
作者: Songmatin (Ricardo)   2018-01-21 21:41:00
推正確知識
作者: qu3899 (角勾)   2018-01-21 21:48:00
這篇讚
作者: festa (諒)   2018-01-21 21:55:00
簽名檔XDDDDD
作者: Furch (呼嚕嚕)   2018-01-21 21:57:00
樓上一說我才發現XD
作者: emtp (摩摩喳喳)   2018-01-21 21:57:00
專業!讚!
作者: G10D7K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18-01-21 22:02:00
這才叫分析,推這篇
作者: omi0210 (楠仔坑郭美珠)   2018-01-21 22:22:00
脈絡寫得好清楚,給推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8-01-21 22:23:00
專業分析
作者: misuta27 (小捲)   2018-01-21 22:27:00
很中肯有條理的分析
作者: hotsuma (*〞︶〝*)   2018-01-21 22:37:00
再開一篇(敲碗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8-01-21 22:44:00
[為了這顆鏡頭換系統],22餅比11-22資格多了.這話題好像蠻有趣的,印象中還有O家的微距、佳能85F1.2
作者: wheat1130   2018-01-21 22:57:00
為了1顆鏡頭跳家就是我,當初為了16-55f2.8跳到fuji.進為了1顆鏡頭跳家就是我,當初為了16-55f2.8跳到fuji.進而才發現原來某些相機的操控可以讓我順手。誤打誤撞,結果跳不回去
作者: user1120 (使用者)   2018-01-21 23:15:00
作者: strike5566 (好球56)   2018-01-21 23:23:00
作者: Lionhot (好熱...)   2018-01-21 23:37:00
推推
作者: cafein (卡菲因)   2018-01-21 23:40:00
作者: cmuth (永遠有多遠)   2018-01-21 23:42:00
推專業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1-22 00:19:00
推,不知不覺無反也來到十週年了(指Lumix G1)
作者: aquaslove   2018-01-22 00:27:00
真的該淚推
作者: takeda0727 (rena)   2018-01-22 00:45:00
推~
作者: harry60922 (捲毛捲捲)   2018-01-22 00:48:00
作者: tyf99 (呵呵)   2018-01-22 00:57:00
pana當初雖然跟Oly同盟做4/3,但其實沒很投入松下在4/3時期,前後只出了2台機身、4顆鏡頭 就不想玩了轉戰m43後整個大轉變,態度變得超進取不過松下一直都把重心放在入門機,猛刷新機,猛更新kit鏡..後來手機拍照崛起,所有DC和可換鏡低階機都元氣大傷..市佔率也跟著節節敗退,直到近兩年才開始把重心放在高階機
作者: stuartfamily (life is art)   2018-01-22 01:18:00
推專業分析!O記三軸五軸防手震真的讓拍照成功率提昇這提升成功率的功能對新手及入門機種而言尤其重要!
作者: liarboo (騙人不=相機商)   2018-01-22 01:35:00
不推不行
作者: libra1004 (熊仔很忙)   2018-01-22 02:55:00
專業推!
作者: LoveBea (德川田信秀)   2018-01-22 04:25:00
作者: HHH0214 (........)   2018-01-22 08:33:00
每次看到爭無反就會想到電腦貓何時出來清理戰場~~推
作者: j26356147 (Cat Zheng)   2018-01-22 09:54:00
推~
作者: wasiwatery (你今天1985了沒)   2018-01-22 11:12:00
推尾刀
作者: aztec1234 (調適生活)   2018-01-22 11:34:00
從BCN的週間統計來看,Pana與Fuji應該是第四或五,大概就是不到20%的比例,所以倒也不需這麼在意Fuji為何賣不好,因為賣最好的市佔也只有27%,不像DSLR那種壓倒性的比例
作者: misuta27 (小捲)   2018-01-22 12:48:00
2019是O家創社百年跟推出M43機身10周年,期待推出別具意
作者: rjhowmanyo (RJ)   2018-01-22 12:48:00
不推別人以為我歷史不好呢!
作者: misuta27 (小捲)   2018-01-22 12:49:00
義的革新機種呀(不會是EM-5 Mark III吧XD)
作者: rhwebNW (Ryoko Hirosue fans)   2018-01-22 13:38:00
專業!!
作者: changmada (馬大)   2018-01-22 14:05:00
作者: anthony836 (莫忘初衷)   2018-01-22 15:59:00
GF1+20餅 推
作者: photoshark (photoshark)   2018-01-22 16:08:00
我反而是因為55/1.8把a7全套賣掉
作者: lee28119 (德莫尼克)   2018-01-22 17:19:00
推這篇,X100真的是反轉整個富士的關鍵
作者: rugger5566 (Lady)   2018-01-22 20:38:00
推結論,O家的平衡點做的最好,成功率、易用、有故事(商業包裝)、產品線、CP幾乎都顧到了...
作者: vutsix (香腸)   2018-01-22 23:59:00
這篇才是正解!
作者: keynote1 (So it be)   2018-01-23 00:10:00
真的,不要把錢花在沒有IBIS的機種!!
作者: Lionhot (好熱...)   2018-01-23 00:42:00
富士就沒有IBIS啊,樓上是來踢館?
作者: pussycat2009 (我不是女的)   2018-01-23 02:49:00
推簽名檔
作者: visa829 (Visa)   2018-01-23 10:42:00
F傳說中的下一代不是也要加入IBIS了?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8-01-23 11:59:00
不只富士,連EOS M也沒有IBIS
作者: G10D7K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18-01-23 16:30:00
Pentax q 和Nikon 1也沒 IBIS 啊
作者: luckyeyes (看到幸運)   2018-01-24 06:28:00
樓上,Pentax Q 有機身SR...
作者: jaylj14 (JAY)   2018-01-27 15:48:00
沒差啦Pentax q就算有ibis還是賣不出去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