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從舊雜誌回憶DSLR的黃金時代

作者: victoryuy (Victor)   2016-06-14 02:39:45
最近打算把一些擺很久的日本攝影雜誌CAPA丟掉
也就稍微翻閱紀錄一下
回憶當年DSLR市場的黃金時代
2005年12月
當時最新機種是Nikon的D200
1020萬畫素CCD 5fps連拍可說為當時只有老舊D100苦撐的N家注入一股強心針
[img]http://i.imgur.com/vHHIj0T.jpg[/img]
KONICA MINOLTA的末代機種D5D 可以看到KM主打的獨家功能CCD防手震
可惜一代梟雄在數位潮流的襲擊下 歷經兩大品牌整合後仍不堪虧損 於隔年退出相機市場
[img]http://i.imgur.com/rBBkRrz.jpg[/img]
05年末的C家陣營 其中首次進入負擔得起價格帶的全幅機種EOS5D
解放了許多C家用戶為了存錢等全幅的17-40mm L鏡
(當時C家因為APS鏡和FF機不相容 所以很多用戶以該顆廣角L鏡當APS系統的標準鏡)
順道一提 當年C家的CMOS可是憑藉著低雜訊和高速連拍壓著SONY CCD陣營打
[img]http://i.imgur.com/9RdBS4W.jpg[/img]
當年的N家陣容 可說是代表了SONY的電子技術
D2X在SONY主推CCD的時代 用了SONY特製的1200萬畫素CMOS
D200 則使用SONY特製的1020萬畫素CCD 可以達到5fps的高速連拍(記得是CCD最快速)
D50則是D70的精簡低價版 使用SONY第一代萬用CCD 680萬畫素(N家KM家P家通用)
搭配第一代18-55mm kit鏡 也是我的第一台DSLR
[img]http://i.imgur.com/CFLgvWD.jpg[/img]
當年的Konica Minolta,Olympus及Pentax陣容
這三家當年較弱的廠商在DSLR開發速度緩慢 產品老舊及陣容不齊全為主要的缺點
KM靠著顯老的D7D D5D苦撐
O家當年使用Kodak CCD 有獨特的柯達藍 但4/3系統的第一炮 頂級機種E1已顯老舊
P家當時則是*ist系列以不斷小改款拖延 沒有新意
[img]http://i.imgur.com/V7Kvd45.jpg[/img]
當時CAPA還會介紹一下底片機 Nikon F6和COSINA代工的Zeiss IKON RF底片機
[img]http://i.imgur.com/phO9Adk.jpg[/img]
西平英生連載的交換鏡頭評比 每年都會出合輯 也有中文版 那時候很愛看啊!
可惜西平老師前幾年過世了
[img]http://i.imgur.com/AphsZmd.jpg[/img]
各家對焦技術比較 當時C家EOS-1系列的45點AF領先群雄! N家一直到D3才追上
[img]http://i.imgur.com/kVKbWoe.jpg[/img]
[img]http://i.imgur.com/myVUDGf.jpg[/img]
[img]http://i.imgur.com/YYPpqUw.jpg[/img]
[img]http://i.imgur.com/VImv6zu.jpg[/img]
[img]http://i.imgur.com/tEC23Qy.jpg[/img]
2006年三月號的封面是當時處於轉型階段氣勢低落的石原里美
近年總算擺脫清純路線重新竄紅!
[img]http://i.imgur.com/snQGtcR.jpg[/img]
2006 PMA Panasonic已和Olympus合作的方式正式加入DSLR戰局
成為首位向單眼市場進攻的家電大廠
可惜或許是4/3當時發展不太順利的關係 直到發產出m4/3的無反光鏡系統才逐漸熱門
[img]http://i.imgur.com/NWkPm4A.jpg[/img]
當年流行的OTG隨身硬碟 記憶卡不夠大 可以把照片存到大容量硬碟裡
這款是Epson出的內建LCD的高級款
[img]http://i.imgur.com/qn2LbPi.jpg[/img]
接著Panasonic 電子產品王者SONY以承接Konica Minolta相機部門的方式也進入了DSLR市

因為其在電子及感光元件產業的實力 當時被認為在DSLR市場有幹掉Nikon 對決Canon的實

不過想不到的是DSLR市場先起變化 分裂出mirrorless這塊目前SONY的主要市場
當年這台Alpha100 SONY廣告打得很大 但一開始產品開發似乎趕不上
讓這台初階機種撐了好一陣子
[img]http://i.imgur.com/VHlnX4U.jpg[/img]
[img]http://i.imgur.com/0yPLoEX.jpg[/img]
Nikon D80是D200的縮小版 採用了第二代SONY萬年CCD 1020萬畫素
[img]http://i.imgur.com/kdU67tt.jpg[/img]
當時Pentax自行開發出以磁力運作的CCD防手震系統 是除了KM(SONY)之外的第二家
那時CCD防手震都喜歡標榜也有除塵的功用 但還是O家的超音波除塵最有效
[img]http://i.imgur.com/EHFYKD3.jpg[/img]
Canon的kiss系列(在台灣是三位數機種) 一直以來都是市場上最暢銷的機種
這一系列可說是銷售王者的系譜
[img]http://i.imgur.com/mzlTS4E.jpg[/img]
當年還很冷門的SIGMA DSLR
[img]http://i.imgur.com/y5FNpVG.jpg[/img]
2006年底的各家機種
[img]http://i.imgur.com/x6TU9XX.jpg[/img]
[img]http://i.imgur.com/HrC6yGJ.jpg[/img]
[img]http://i.imgur.com/vsOZdph.jpg[/img]
Olympus的E330採用雙cmos 橫向反光板的特殊設計 是DSLR liveview的創始者!
當年也是捨棄了Kodak CCD 全體投向Panasonic CMOS的一年
Fujifilm 的S5 Pro靠著討喜的色彩表現及D200等級的機身 可說是一代名機
當年F接環鏡頭玩家可以同時體驗兩家機身不同CCD表現十分幸福
但此機也是最後一台Nikon和Fujifilm的合作機種
[img]http://i.imgur.com/KyKzqiI.jpg[/img]
Fujifilm當時一反潮流推出的新高級隨身底片機Klasse W & Klasse S
但是造成轟動的卻是較低價主打大光圈搭配高ISO底片的Natura Black F1.9
[img]http://i.imgur.com/YBC5IOt.jpg[/img]
當時感光元件的四大分類CCD/CMOS SuperCCD 和 Foveon X3
目前幾乎已被CMOS統一天下
[img]http://i.imgur.com/OE3NOze.jpg[/img]
2007年年末可說是久違的DSLR大亂鬥時期 各家廠商精銳盡出
首先 等了一年四個月SONY DSLR第二彈Alpha700總算推出!
1200萬畫素 豐富的機身功能 讓S家陣營久旱逢甘霖
[img]http://i.imgur.com/bFyfIkP.jpg[/img]
[img]http://i.imgur.com/64hs3gC.jpg[/img]
再來 N家這炮可說是真的使市場地動山搖
之前信誓旦旦死守APS-C規格的N家 居然推出了第一彈FF機種D3!
終結了C家在FF市場長期獨佔的地位 刻意壓低畫素拉高感光度也獲得市場的青睞
同時推出的D300與D3相比之下就稍微黯淡無光 也是我第二台DSLR 也是最短命的
[img]http://i.imgur.com/rGv8LWT.jpg[/img]
[img]http://i.imgur.com/inMVmwW.jpg[/img]
迎戰D3 D300 Canon也推出了1DsMarkIII 和 EOS40D
[img]http://i.imgur.com/hzjSXlD.jpg[/img]
N家當時獨家的奈米水晶鍍膜技術 後來Canon Pentax好像都有跟進
[img]http://i.imgur.com/Iw8LUxY.jpg[/img]
2007年末市場上的所有機種排排站 可說是比往年都豐富許多
[img]http://i.imgur.com/wjuBcKA.jpg[/img]
2008春季新機 但當時已對中低階機種不太有興趣了
[img]http://i.imgur.com/D5OlfHt.jpg[/img]
2008年初 SONY持續展出擺了一年多的Alpha旗艦機模型
提早放話讓市場觀望的技巧 SONY是箇中翹楚
SIGMA則是推出了搭載FoveonX3的隨身機DP1
DP系列是SIGMA普及FoveonX3感光元件的重要功臣
也是這年SIGMA併購美國Foveon公司
將這個SIGMA之寶完全掌握手中 省得美國人浪費時間做手機sensor
[img]http://i.imgur.com/0uE9GoA.jpg[/img]
08年中 Nikon終於推出了FF第二號D700!
此機的意義為將F接環全幅機種拉下到了可接受的價格帶 終結Canon 5D在這個區塊的獨佔
由於這台機種 Nikon costdown做得不好 所以和旗艦機種D3的差距太小 打到D3銷售
也是我第一次看到數位相機出了一陣子還會漲價的案例
這台是我的第三台DSLR 高階價格 旗艦享受 十分滿意
但是Nikon似乎也學乖了 此後就再也沒有和旗艦同感光元件 小閹割功能的產品線了
(D4 D5沒有costdown機 D800變成高畫素線 D750根本是D600加強版)
[img]http://i.imgur.com/yQhd2Qr.jpg[/img]
Nikon 08年產品線 靠著D80 D60 D40打敗Canon成為市佔率第一 最賺錢的時期
[img]http://i.imgur.com/Nk1D99K.jpg[/img]
Canon 08年末推出EOS 5D MARKII對打Nikon D700
各項功能皆是市場上的一時之選
Full HD錄影功能更造成轟動 掀起一股用DSLR拍片的熱潮
[img]http://i.imgur.com/AdZ2QA1.jpg[/img]
Nikon D90 依照慣例是以縮小版D300的目標打造
Nikon的十位數系列市場反應一向不錯 產品壽命很長 甚至後繼機推出時還有人推薦買舊

D90的一個創舉是他是第一台可以錄影的DSLR 雖然不太好用XD
[img]http://i.imgur.com/6JtYI1n.jpg[/img]
08年的DSLR由C N兩家二分天下 雖然高階機種很有魅力 但市占率和賺錢還是得靠入門機

[img]http://i.imgur.com/CSzFIcm.jpg[/img]
SONY在08年末 擺了兩年模型的旗艦機Alpha900總算推出!
2460萬畫素的全幅cmos加上獨特的造型十分有氣勢
(反觀現在的NEX實在很難看 像工程師設計的造型)
此CMOS為當時市場上最高畫素 與Nikon後來的旗艦機D3X的CMOS很相近
可以看到SONY進入DSLR市場後對Nikon的CMOS獨佔供應有所影響
[img]http://i.imgur.com/IVNfdq5.jpg[/img]
2008年一件改變DSLR市場生態的事發生了
那就是由Panasonic發起的m4/3規格 擺脫了反光鏡的限制 開創了Mirrorless這個新天地
此後 缺乏DSLR製造能力或能力較差的廠商完全擺脫了束縛 能在高階相機市場分一杯羹!
所以Panasonic Olympus DSLR打不過CN沒關係 用Mirrorless賺!
Fujifilm跟Nikon買機身都被敲詐沒關係 用Mirrorless自己賺!
SONY如今更是幾乎專攻Mirrorless 憑藉著其電子技術的領先 以NEX系列成為市場的領導

Mirrorless的誕生即使是在08年這個DSLR各家精銳盡出的時間點
仍然可說是當年最重要的事件
[img]http://i.imgur.com/abarYv2.jpg[/img]
2009年Nikon彌補D3低畫素缺點的D3X 跟上SONY的2460萬畫素
[img]http://i.imgur.com/CisWY0P.jpg[/img]
D5000 Nikon第一台千位數機
[img]http://i.imgur.com/2cUnayG.jpg[/img]
Canon EOS 500D 新一代銷售王者
[img]http://i.imgur.com/QHjoAtE.jpg[/img]
Olympus復刻底片名機Pen的mirrorless E-P1
[img]http://i.imgur.com/56m4eAm.jpg[/img]
我的CAPA舊雜誌就收藏到這裡
後來因為留學的關係就沒買了
現在翻翻還真是又熱血沸騰
懷念那個百家爭鳴的DSLR黃金時代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6-06-14 03:09:00
原來Nikon死守舊技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作者: strike5566 (好球56)   2016-06-14 03:09:00
半夜突然跟著熱血了起來XD
作者: lantieheuser (lanti)   2016-06-14 04:17:00
我還記得那一年帶我老婆去買 LX3 時店員跟我介紹GF1我很生氣罵他 "這甚麼邪魔歪道?"...XD
作者: biaw (blue note)   2016-06-14 04:35:00
nikon從大F開始 就是走死守路線
作者: NewTypeNeo (北大三國哥)   2016-06-14 04:48:00
真酷!
作者: LoveBea (德川田信秀)   2016-06-14 06:26:00
我也有這幾本舊的capa 經常拿出來回味
作者: bowbowthru (bowbowthru)   2016-06-14 07:49:00
原來nikon愛死守的個性不是最近才有的啊(茶
作者: xxxg00w0 (寒夜)   2016-06-14 08:44:00
蛤 我都留著說 CAPA雖然算便宜的 不過誠意滿滿 年頭年尾都會送一些實用贈品
作者: peugeotsport (加特斯)   2016-06-14 08:49:00
厲害的整理 推
作者: diamondX (清新 健康 專業)   2016-06-14 08:59:00
曾經想買KM D5D
作者: pttnowash (不用洗)   2016-06-14 09:06:00
這篇值得M
作者: koyi (koyi)   2016-06-14 09:17:00
超詳細 超酷的!!!
作者: pttnowash (不用洗)   2016-06-14 09:25:00
其實2005年還算新,我比較想看到1995左右年代的變化1985就太早 只有玩家級的媒體也不發達 1995 ok了吧
作者: angel5566 (56天使)   2016-06-14 09:31:00
很精采!
作者: linpo1206 (東區徐志摩)   2016-06-14 09:31:00
當年Canon給人的感覺跟現在形容的外星科技差不多
作者: mingchaoliu (歐美系統受害者)   2016-06-14 09:43:00
Nikon從大F開始的F接環一直用到現在,都只有增加電子接點而已,好處是舊的手動鏡還可使用在DSLR上缺點是F接環成了N家進步的包袱
作者: jaceda (白晝)   2016-06-14 09:59:00
真懷念,我從sony A350入坑玩到A77,但是一直都不滿意對焦剛好Nikon D750到了可以負擔的價位,就直接跳過去了
作者: tweisun (TWS)   2016-06-14 10:37:00
想知道f接環是怎樣的包袱?請教兩樓上的大大,感謝!
作者: GOLDCOW4721 (小寶)   2016-06-14 10:43:00
敘述的很精彩啊
作者: NVCat (在下魯宅)   2016-06-14 11:13:00
推 精彩
作者: house09gbk (兔子)   2016-06-14 11:27:00
推個~
作者: mingchaoliu (歐美系統受害者)   2016-06-14 11:53:00
Nikon當時鏡頭AF化沒有像Canon、Minolta一樣砍掉重練
作者: wasitora (torasiwa)   2016-06-14 11:54:00
F mount口徑小 法蘭距超長 搭載鏡身馬達也起步較晚更是到了最近才有電磁光圈 也因為這樣新機有很多老鏡玩
作者: mingchaoliu (歐美系統受害者)   2016-06-14 11:55:00
變成現在要推全電子接點的E鏡得限制某些舊機身無法使用新E鏡。
作者: NEX4036 (Ryotsu)   2016-06-14 12:11:00
Capa解說詳盡啊XD 家裡已經一大疊了
作者: ahometsai (新北金正恩)   2016-06-14 12:18:00
當時EPSON的OTG可是夢幻逸品阿
作者: tweisun (TWS)   2016-06-14 12:27:00
長知識了!感謝!!
作者: PureTrue (ㄅㄚˋ氣)   2016-06-14 12:30:00
死守一百年的F口 還能做出全幅 也算是很強了只是這樣設計鏡頭 那個光學的處理並不容易
作者: wasiwatery (你今天1985了沒)   2016-06-14 12:52:00
標題應該改成Canon DSLR的黃金時代那年代Canon打遍天下無敵手 在好壞各方面都是
作者: panzerbug (蟲子)   2016-06-14 12:55:00
同樓上,現在是sony起飛期
作者: seou (~課長~)   2016-06-14 13:15:00
作者: ferrinatice (Fervent Apprentice)   2016-06-14 13:16:00
以前的底片不就是全幅嗎?F接環是1959推出的,是57年喔
作者: NewTypeNeo (北大三國哥)   2016-06-14 13:22:00
我倒覺得不是F環限制N家發展 nonai轉ai時也有新舊機身支援問題鏡身馬達跟電磁光圈也都說明了F環該有的都能做
作者: carl3104 (Carl)   2016-06-14 13:30:00
看到這些推文 回想到在NIKON推出D3前 可是有很多人一口
作者: victoryuy (Victor)   2016-06-14 13:31:00
數位sensor和底片的要求不同 數位對應如E-SYSTEM就是加
作者: carl3104 (Carl)   2016-06-14 13:31:00
咬定就是F環害NIKON沒辦法出FF DSLR呢~
作者: victoryuy (Victor)   2016-06-14 13:32:00
大接環 光路設計盡量直射來對應 Nikon不改接環很厲害了嗯 當初就是有F接還做不了全幅(雖然Kodak早就做過)還有說NikonF接環的數位廣角做不了大光圈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6-06-14 13:36:00
對沒跟到那個時代的人來說,算認識過去發生了什麼吧
作者: user1120 (使用者)   2016-06-14 13:38:00
推!
作者: Cervelo1995 (........)   2016-06-14 13:45:00
好優的文...
作者: kax0205 (說好的數學史呢?)   2016-06-14 14:43:00
某廠就是當年牙膏擠太多
作者: linpo1206 (東區徐志摩)   2016-06-14 15:04:00
牙膏擠太多是好事阿 最好是多擠一點
作者: SYNACK (雞排咧)   2016-06-14 15:28:00
Sony A900你覺得很好看? Nex覺得是工程師設計? 說反了吧
作者: keishin   2016-06-14 15:45:00
感謝分享^^
作者: rextem (熱血熊寶貝)   2016-06-14 16:44:00
到現在也才10年而已.10年後搞不好會是無反FF的天下
作者: victoryuy (Victor)   2016-06-14 16:49:00
NEX當初造型設計理念就是相機的原型 所以盡量精簡我是覺得就像鏡頭接上一個電路板一樣
作者: jmaa (bitch boy)   2016-06-14 17:08:00
推 跟原po入坑時程很像XD
作者: WinsunChen (Winsun)   2016-06-14 17:42:00
10年前後 市占變化有很大嗎?
作者: chiayohowma (加油好嗎?)   2016-06-14 23:35:00
好文
作者: bt222 (新竹林先生)   2016-06-15 00:11:00
5D2之後 nikon就一路下滑到現在了 XD
作者: tp6u4bj6 (rex)   2016-06-15 01:13:00
好文給推
作者: Aza (㊣阿炸)   2016-06-15 08:22:00
當初D80是木村拓哉推了一把,從此就N家走不了了
作者: misuta27 (小捲)   2016-06-15 11:53:00
這雜誌我偶爾也會買 推好文
作者: kax0205 (說好的數學史呢?)   2016-06-15 13:44:00
Nex當初的設計是給DV雙棲用的 Nex3/5 UI介面根本就DV的邏輯 只是沒想到大賣,乾脆放棄VG系列直接開發A7系列
作者: h2894675 (邊邊)   2016-06-15 19:09:00
推 最近才入坑 都不知道之前的事~
作者: victoryuy (Victor)   2016-06-15 19:36:00
NEX應該就只是想做無反而已 和DV沒關係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6-06-15 19:55:00
那VG系列是巧合囉?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6-06-15 20:34:00
NEX怎麼看都和DV的造型搭不上...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6-06-15 21:09:00
kax0205的意思是給使用VG錄影機的人,使用相機拍照的選擇.所以才說雙棲阿,而且UI類似使用起來才容易上手.不是說NEX外表的設計看起來跟錄影機類似的意思啊!
作者: victoryuy (Victor)   2016-06-15 23:26:00
VG系列應該說是NEX的附屬產品 UI可能是共同開發的關係先有NEX才有VG 此策略就是跟隨5D2帶起的相機攝影熱潮用相機規格 給專業影片工作者一個相對便宜的工具
作者: canandmap (地圖上的流浪者)   2016-06-16 00:55:00
就算如此,會用NEX來進行專業錄影的有多少?
作者: kax0205 (說好的數學史呢?)   2016-06-16 08:22:00
E接環的鏡頭當初就是設計來錄影用的 包括DMF OSS PZ這些功能 在此之前沒有任一廠專為錄影設計APS-C的鏡頭
作者: victoryuy (Victor)   2016-06-16 10:21:00
DMF OSS 在相機界是老技術了 PZ是for錄影沒錯可是當初NEX上市時的鏡頭可都沒有PZ 甚至到VG-10上市時所以沒有NEX是設計給DV用戶的目的以SONY來說UI共用並不稀奇 最著名的就是XMB介面從電玩 電視 手機 電腦 相機 藍光播放器 都用同一個UI
作者: shisa (奇奇怪界)   2016-06-16 14:41:00
原來如此,是我想得太淺了,沒有注意到前因後果.
作者: kashin (小戶長日記)   2016-06-17 11:14:00
建議把嵌入圖片的語法拿掉 不然網頁版圖開不起來
作者: GPX2000 (阿忠)   2016-06-18 21:27:00
D90真的超長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