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AWB和自訂白平衡的差別?

作者: ad47 (我現身了~)   2014-10-12 10:55:17
※ 引述《tyf99 (呵呵)》之銘言:
: 色彩理論是你說的這樣沒錯,但在實務上不是..
: 假設在拍攝當下,某物體表面的反射光是 A 色
: 拍攝者在現場看這個物體,腦袋裡認知成 B 色
: 相機拍下這場景,照片在螢幕上顯現出 C 色
: 觀看者看著螢幕照片,腦袋裡認知成 D 色
: 那麼,相機的行為是哪一種..
: 是要讓 A=C?或 A=D?或 B=C?或 B=D?
: 攝影的最終目的,是想要達到 B=D,把拍攝當下的氛圍完全傳達。
: 但正常來說,不可能完成 B=D 的目標.
: 目前數位影像在做的,是致力讓 A=C,也就是拍到的顏色要還原成當初的場景色
如果是要讓A=C,
"相機拍下這場景,在螢幕上顯示出拍攝當下,某物體表面的反射光"
(先除去螢幕這部分,跟AWB討論比較沒關係)
那根本不用做AWB阿????
我是不是誤解你說的什麼了?
: 簡單假設一個理想場景..
: 有紅/綠/藍三原色光,以強度 1:1:1 混合,變成純白色混合光.
: 這純白色混合光,在人眼中卻不會是純白色。因為人眼對 RGB 三色的感度不同.
: 但對相機來說呢,它必須拍出純白色才行
: 換句話說,相機拍到的色彩,不能跟人眼看到的相同
: 這是建立在整個後端設備的色彩轉換基礎上,必須這樣做.
: 理想的相機必須存下 R:G:B=1:1:1 的純白色
: 在理想的螢幕上,也要顯示出 R:G:B=1:1:1 純白色
: 這樣最終在螢幕上看照片時,發出跟原始相同的純白光,人眼才會感受到相同的感知色
: 所以,只要過程中參與轉換的設備夠完美,A=C 就等於達到 B=D
: 黃光燈泡場景中的白紙,人會把看到的黃紙認知成白色.
這部分其實理論實作是你這樣假設,但相機實作明顯不完全是
再說一次我舉的例子:
一些相機傾向保留暖色調,一些相機傾向調成白光下的顏色表現。
人到底,何時希望看到紙張是白色,何時希望看到黃色
這部分已經超出你說的基礎,也就是整個討論我們的問題癥結
"究竟AWB是不是會模擬人眼來表現"
我說的是實際你拿起相機時的AWB使用經驗,不是如何寫出一個穩定的AWB公式
: 若螢幕能輸出跟場景完全相同的黃光氛圍,那人當然也能把照片中的黃紙認知成白色
但根據你的理論,相機基本上在黃光下
會表現成跟場景完全"不相同"的白光氛圍阿...我是不是又誤會什麼了?
: 這等於原景重現。完全不做任何色彩偏移,從照片感受到的才會最接近原始場景.
: 當然,目前沒有所謂完美的設備,也還不可能達到無色差的目標
: 但科學作法就是這樣先假設有完美設備,在這個基礎上設計整個系統
: 等將來科技更進步了,再一個個排除造成色差的因素
: 而 Bayer 濾色片也不是理想的 RGB 分色模型,如大部分相機遇到純紫光會拍出深藍綠色
: 現行的數位相機系統本身就存在色彩缺陷,必然會有色偏..
: 不同光譜的光源,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色偏,所以才必須判別光源種類來做偏移
: 這才是白平衡實際上的作用,「在目前這個有缺陷的系統上進行補救」
其實這段你...好像有點打自己臉@@
"不同光譜的光源,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色偏"
這句話的出發點,不正是"先假設物體在白光下是某顏色A"
然後拿這個顏色A去跟某種光譜光源下物體的顏色B去做比對,
其中差異才被叫做"色偏"
不然物體根本就沒有自己的顏色,沒有光源就沒有顏色,何來比較、色差?
終究還是要回到人眼的感受阿。
: 而最終目標,是讓照片色彩回到拍攝時的場景色彩,這樣人眼看照片才會跟看實景一樣
: 而 RGB 系統本身的缺點,就是任何色彩都只能用 RGB 來混色.
: 單波長黃光(580nm),跟用紅光(700nm)+綠光(546nm)混出來的混黃光
: 雖然在色彩理論上可有相同顏色,但本質完全不同
你是說同色異譜吧
: 這也是天生限制,無法從 RGB 數值逆向推算原始光的組成波長
: 所以不可能單靠照片就判別光源種類,只能用機率模型去猜.
: 構圖內也必須有大面積白色或灰色物體,才可能猜得準
: 若能在拍攝之前就先確立白色點,也就是完成自訂白平衡的工作
: 這會比拍完再調色簡單得多,也比事後憑印象記憶還準確得多
: 更不會因為照片中缺少白色參考物而無法調整.
為什麼中性灰這麼重要?
正是因為人類眼睛能夠輕易辨別灰色部分有沒有色偏
背景理由,也是因為色彩恆常性,人總是能夠分辨、認為灰色是"那樣的灰色"
這也是證明AWB其實是為了重現人看到的感受。
: 若 sensor 不是只靠 RGB,而是有足夠資訊讓它分析出現場光源的光譜結構
: 例如 Foveon 那種結構進一步發展下去,增加層數,讓每一層只收一段狹窄波段的光.
: 那相機在拍攝當下就能立即判讀出光源種類,直接減少猜光源的動作,AWB也會更準確
其實不用扯什麼Foveon,直接拿光譜儀來側
"假設在拍照下同時拿光譜儀測量辨識光線種類並記錄"
是否能反推出
"完美AWB製造出相同標準D65白光下的場景"
這問題也很簡單,如果今天我拿個演色性=0的單色光拍攝呢?
作者: tyf99 (呵呵)   2014-10-13 06:39:00
引用我的文,內容卻是整個雞同鴨講...
作者: filiaslayers (司馬雲)   2014-10-13 15:47:00
他跟本看不懂樓上你的文章啊,所以就拿你的文亂講一通了
作者: ad47 (我現身了~)   2014-10-13 18:09:00
哪裡誤解了呢?可否說明,感謝我不是要來吵架啦,我是真的對這有興趣學習了一些知識,也許有我不懂或搞錯的地方,有待先輩不吝指教
作者: Airseal   2014-10-13 22:35:00
你的誤解是以為sensor紀錄的是全頻譜光 而實際上sensor紀錄的是光經過濾光後再由sensor紀錄0、1數位訊號
作者: ad47 (我現身了~)   2014-10-13 22:37:00
....我哪裡有誤解你說的"sensor紀錄的是全頻譜光" @_@?我壓根不會這樣認為阿XD
作者: Airseal   2014-10-13 22:40:00
如果你不是誤會這個的話...我就不知道為什麼你看不懂了..不過也可能看不懂的人是我就是了
作者: ad47 (我現身了~)   2014-10-13 22:42:00
你覺得我誤會的是哪一段敘述? 這樣討論比較清楚不然我話太多我認為tyf99是把如D65光源當成物體的標準色,然後再討論這些但本來物體就不一定也不必要顯示成D65下的顏色 才叫做"正確"所以才會引伸出他認為相機AWB有沒有模擬人眼看到的顏色但我舉了一些相反例子,不知道tyf99是否能夠推翻?(還有 認為抓取夠多的光線頻譜資料越能還原顏色這個想法,我真的認為是大錯特錯阿...)
作者: tyf99 (呵呵)   2014-10-14 03:22:00
如果有一張能記錄完整光譜的理想照片,你認為需要AWB嗎?第二,白紙在白光下是白色,在紅光下是紅色,何者有色偏?實際上,這兩者都沒有色偏,都不需要調WB只有在轉成RGB,猜錯光源、套用錯誤的偏移時,才會產生色偏至於相機顏色是否要跟人眼所見一致,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假設某物體在某光源下,被相機捕捉到綠色在同時,某甲的肉眼看到的是紅色那麼相機該存成什麼色,綠色或是紅色?假設相機存成綠色,螢幕放綠色照片,甲是否會看成紅色?假設相機改存紅色,螢幕放紅色照片,甲是否仍會看到紅色?至於你說的暖色調冷色調傾向,那只是不同廠牌的調色喜好"我認為tyf99是把如D65光源當成物體的標準色" 這是你的誤解我的觀點是,若相機捕捉到的是波長A的光,檔案存成A就對了當然以目前科技來說,相機無法分辨波長,只能存R/G/B用RGB三種波長去混出A的色彩,其標準為何,模擬人類嗎?人的色盲程度輕重不一,我看到的黃色不見得跟你的黃色一樣相機要以誰的眼睛當標準?或是找幾千人來測試取個平均值?如同上面的例子,若相機捕捉到波長A,想辦法重現A就是了不論人是把A看成紅色或綠色,那些都完全沒關係只要能重現波長A的光,所有人都會看到跟原場景相同的顏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