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不要再森山大道、荒木經惟了?

作者: OriginStar   2014-08-07 00:15:20
這要分兩個層面來說,拍照片與看照片
很多攝影集只有照片沒有文字說明,真的很難讓人理解why要這樣拍攝
許多攝影師應該多是接觸拍照片的知識,而看照片又是另一種知識
就像電影評論一樣,批判來批判去,但要這些人拿起攝影機指導,可能
也拍不個什麼東西出來,就像之前說的,這可以分成兩方面不同的知識
森山大道的書我沒看過,荒木經惟的天才寫真術我到是看過,真的很推
薦這本書,主要是攝影師把自己的拍攝哲學都寫出來了,拍什麼,不拍
什麼,堅持什麼,為什麼按下快門,是什麼讓攝影師感動都寫下來了…
等等等,這是我在其它攝影書都幾乎沒有看到的
真的要學,其實就是要學人家的拍攝心法之類的
※ 引述《elenar (阿~DSLR~好想上FF)》之銘言:
: 剛看完這篇網誌,感覺真的很震撼,因為吳老師的論點很犀利
: <不要再開口閉口森山大道、荒木經惟了好嗎?你對 Andrea Grusky 到底知道多少?>
: 親愛的朋友,
: 我不知道反覆呼籲過多少次了,
: 我們在學校做老師教攝影的、在攝影社會上走在前面的攝影前輩們,
: 實在不應該再「不負責任地」繼續開口閉口森山大道、荒木經惟下去了。
: 台灣的出版商、雜誌一再的搶著用更高價的簽約金搶譯森山大道、荒木經惟的書,
: 等於是實質上的反覆在做著炒冷飯的工作,也實在是非常缺乏社會責任。
: 既然我們從事的是藝術、創新的工作,
: 從2000以後在市場上的成功作品群裡面尋找攝影創作的新思維、新趨勢,
: 從當代大師的作品裡面尋找新觀念、學習創新,不才是我們應該追尋的目標嗎?
: 個人早在1998年中華攝影教育學會的國際攝影學術研討會中發表一篇
: 「影像價值判斷基準的變遷 The Transformation of Criteria for the Photographic
: image At the History of World Photography」論文。
: http://www.fotosoft.com.tw/book/papers/library-1-1010.htm
: 文中指出在藝術發展演進的歷程中,「影像價值」是不停的隨著人類社會發展而向前推進
: 的,
: Andre Kertesz, Henri Cartie-Bresson, W. Eugen Smith, 森山大道、荒木經惟 的作品
: 會成為經典,會被美術館收藏,
: 那是因為他們在那個(四五十年前的)時代做了前人未曾做過的事情,
: 四五十年以後的今天,我們再去拾人家四五十年前的牙慧,
: 你說,我們還能冀望美術館會收藏你的作品、讓自己的作品成為後世的經典嗎?
: 如果你只是自己達不到自己年輕時設定的目標,或者自己想拿一百年前的 Cynotype 來玩
: 玩自爽的話,也就罷了,
: 但是,如果你是作為台灣這個地方的攝影社會的「指標性人物」,你在2014年的今天對著
: 那些等著你給標準答案(這又是關乎台灣整體教育缺憾的另外一個議題)的下一代還在開
: 口森山大道、閉口荒木經惟,拿這兩位攝影家的一切來當做標準、當做範例,甚至還拿出
: 自己手中的 Ricoh相機來炫耀自己擁有森山大道愛用的相機,那就實在是「犯罪」行為了
: 。
: 請看看下面這個作品名單,應該可以印證我最近十年來一再反覆強調的:
: 活在 2014年今天的台灣攝影年輕朋友,
: 去學習研究人家在1970年代成功的經驗到底有什麼意義?
: 森山大道、荒木經惟留給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研究去吧!
: 研究 Andrea Grusky 比研究森山大道、荒木經惟對各位的攝影創作更有幫助吧!
: by 視丘攝影藝術學院 吳嘉寶
: 各位前輩覺得呢?
作者: elenar (阿~DSLR~好想上FF)   2014-08-07 00:29:00
中肯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