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經濟政策如何讓人民更有感

作者: CCIJIM (CCIJIM)   2016-08-19 16:37:03
經濟政策如何讓人民更有感
2016-08-19 09:50
繼7月出口轉正,告別史上最長連17個月負成長的衰退陰霾之後,國發會陳添枝主委也對
外表示,從進出口及廠商產能調整的情況來看,研判我國已走出第14次景氣循環谷底,未
來景氣將呈緩步復甦。雖然短期來看,經濟進一步衰退的警報有望暫時解除,但是台灣經
濟面臨的結構性問題仍需進一步解決。近期民調顯示,近八成左右的民眾認為國內整體經
濟狀況不佳,經濟問題亟待解決已成為另類的「台灣共識」。
在此次總統大選中,蔡英文總統提出要帶領台灣經濟轉型升級,走向以「創新、就業、分
配」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模式,並提出「五大產業創新研發計畫」作為策略性推動重點。
新政府上任之後,在創新、就業、分配之外,加了一項永續發展,成為政府四大推動目標
,並因此增加了循環經濟、新農業等兩項推動重點。「五加二」產業或創新研發計畫成為
新政府回應國人對經濟問題望治心切的政策主軸。相關重大經濟政策措施包括國發會發動
的「三駕馬車」(國發基金旗下成立千億元的產業創新轉型基金、設立國家級投資貿易公
司、成立跨部會促進投資小組),以及行政院提出的「數位國家、創新經濟」方案等等,
都是圍繞在「五加二」產業或創新研發計畫之上。
仔細觀察這「五加二」產業或創新研發計畫,不難發現,產業領域除了農業之外,主要是
以製造產業為主;其核心概念是要以製造業的創新研發作為驅動整體產業升級的主力引擎
,並進一步帶動資通訊、能源服務等生產者服務業的發展。不過我們要提醒新政府的是,
從許多民調結果已可觀察到,許多人對於新政府的經濟政策並不是那麼有感!
追究其實,台灣的就業人口如今已是以服務業為主,且就業人數占比也不斷增加,從2006
年的57.94%上升至2015年的59.02%。換言之,對國內多數人而言,是從服務業的角度去理
解蔡英文總統口中的「創新、就業、分配」等概念。但是,如今政府的重大產業政策卻主
要以製造業為主,而非與多數人貼身相關的服務業。如前所述,新政府主要的想法是倚賴
五大創新研發計畫中的製造業,來帶動生產者服務業的發展,但是我們從產業關聯效果來
看,製造業中來自服務業的投入,已從2001年的14.15%,降至2006年12.33%,2011年又進
一步降至11.57%,製造部門與服務部門的互動連結日益薄弱。當然,新政府推動的這些「
未來產業」,有可能重新強化製造與服務兩個部門的連結關係,但是就現階段而言,卻不
見得能夠立即帶動與多數人就業相關的服務業的發展。這些都可能進一步造成多數民意對
於新政府的經濟政策感到無感,甚至增加對整體施政不滿的情緒,值得執政者正視。
新政府提出的「五加二」產業或創新研發計畫,屬於中長期的產業革新政策,雖然不失為
解決台灣產業結構性問題的根本辦法之一,但是如何從當下人民需求的角度,提出相關服
務產業的革新政策,也是回應多數民眾對於「創新、就業、分配」的理解,以及讓人民更
有感的經濟施政做法。
文章來源:
http://www.peoplenews.tw/news/0fcced5d-c09d-4113-bb58-ed436c255a3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