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挑戰「東亞技術落後」刻板印象! 中國出土30萬年前精巧木製

作者: hihihihehehe (遠離塵囂)   2025-07-07 22:22:31
挑戰「東亞技術落後」刻板印象! 中國出土30萬年前精巧木製工具
https://img.ltn.com.tw/Upload/news/600/2025/07/07/5098917_1_1.jpg
中國雲南出土的木製工具,形制多樣,顯示古人類針對不同用途製作專屬工具。此批工具
約距今30萬年,證明東亞古人類具備高度認知與採集規劃能力。(圖擷取自《Science》
期刊)
2025/07/07 10:26
〔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中國雲南考古學家發現一批距今約30萬年的木製工具,為東亞
目前所知最古老的木器遺物。這項發現不僅揭示古人類已具備有計畫的植物採集能力,也
動搖長期以來學界對東亞舊石器時代「技術保守」的刻板印象。
據《生活科學》(Live Science)報導,這項研究刊登於《科學》(Science)期刊,團
隊在甘棠箐古湖岸出土了35件木製工具,包括挖掘棒、割根鉤與尖狀器具,功能推測為採
集塊莖等可食植物。工具多以松木與其他硬木製成,形制多樣,顯示當時人類已能針對用
途製作工具。
主導研究的澳洲臥龍崗大學教授李波表示,這些古人類會預先攜帶特定工具前往湖岸地區
挖掘植物,反映高度的規劃與認知能力。他指出,這批木器證明了東亞古人類在使用有機
材料方面的技術水準,遠比過往石器發現所揭示的更為先進。
過去東亞考古多出土簡單石器,被視為技術發展緩慢的證據。李波認為,這種偏見可能源
自有機材質難以保存,導致對當時技術能力的誤判。
這批木器之所以得以保存至今,關鍵在於湖岸下方缺氧的黏土沉積層。團隊透過紅外線釋
光(OSL)與電子自旋共振(ESR)技術測年,確認年代介於25萬至36.1萬年前。
雖然工具上的植物殘留物已難辨識,但同層遺址亦出土漿果、松子與水生塊莖等植物遺骸
,進一步支持「以植物為主」的採集推論。
李波總結,此項發現與同時期德國申寧根遺址所出土的狩獵長矛形成鮮明對比。當歐洲人
類以獵捕大型哺乳類為主時,東亞人類展現出以植物採集為核心的獨特生存策略,提供理
解早期人類適應行為的重要新視角。
新聞出處: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5098917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