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鋰礦生產國 供過於求價格差
2025/6/26 17:35(6/26 18:09 更新)
https://reurl.cc/zqmmoa
圖為浙江東陽一處正在生產鋰電池的產業園區。(中新社)
(中央社台北26日電)專業機構預測,中國明年將超越澳洲,成為全球最大的鋰礦生產國
。儘管電池級碳酸鋰供過於求,價格持續探底,使得中國鋰業陷入虧損,但預計到2035年
,中國鋰礦市場規模仍將持續成長。
路透社25日報導,英國金屬礦產諮詢公司Fastmarkets預測,中國2026年將成為全球最大
的鋰礦生產國,這凸顯了北京在全球金屬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
自2017年取代智利成為全球最大的鋰礦產國以來,澳洲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鋰礦產國,但由
於鋰價下跌,澳洲礦商已削減產量或延後擴張計畫。
Fastmarkets預測,到明年,中國鋰礦的產量可能比澳洲多出8000至1萬噸。這將比2023年
(當時中國是世界第三大鋰生產國)大幅成長。
根據預測,到2035年,中國鋰礦的產量可能達到90萬噸,而澳洲為68萬噸,智利為43.5萬
噸,阿根廷為38萬噸。
中國鋰礦產量大幅成長,主要來自為鋰雲母的開採,這種礦石在該國南部地區儲量豐富。
今年1月,中國自然資源部地質調查局宣布,中國鋰礦找礦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鋰礦儲
量從全球占比6%上升至16.5%,從世界第六躍至第二,「重塑了全球鋰資源格局」。
不過2023年以來,因為供過於求,鋰礦提煉出的電動車電池原料-碳酸鋰價格持續慘跌。
根據上海有色網的數據,電池級碳酸鋰此前一度漲到每噸人民幣60萬元(下同,約新台幣
243萬元),現在已跌到一噸6萬元上下。中國鋰業去年陷入嚴重虧損。
Fastmarkets電池原料研究主管拉斯蒂(Paul Lusty)分析,中國鋰礦企業一直不願意減
產,主因是中國政府的扶持以及地方政府要求維持營運的壓力,以及試圖在鋰需求上升的
情況下保持市占率。
「儘管市場盈利能力不足,但考慮到所有這些因素,這種持續的生產就顯得更加合理了」
,拉斯蒂說。
除了採礦,中國多年來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鋰雲母精煉國,占據約70%的市場。
不過Fastmarkets也預測,由於其他國家為發展本國鋰精煉產業所做的努力,到2035年將
使中國的市場份額降至60%。(編輯:楊昇儒/謝怡璇)1140626
新聞出處:中央通訊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50626026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