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習指示解放軍備戰打仗 反而凸顯中國兵源

作者: skyhawkptt (skyhawk)   2020-12-21 17:21:28
習指示解放軍備戰打仗 反而凸顯中國兵源短缺、打甚麼仗的社會矛盾
https://is.gd/v9609l
習近平近日多次對解放軍官兵強調「備戰打仗」,10月視察廣東潮州海軍陸戰隊時,甚至
特別強調要堅持中共對軍隊的領導權威,藉此確保共軍部隊的忠誠度與可靠性。11月底召
開的中共政治局會議,除重申黨的領導,並要求聚焦聚力「備戰打仗」。
然而,「建黨」、「建政」、「建軍」三個一百年的目標,更彰顯解放軍部隊的最大弱項
就是存在「能打仗、打勝仗」的問題,如何把習近平的「勝戰之問」變為「克敵之策」,
始終繞不過「徵兵難」的困境。
徵兵新制「兩徵兩退」效果有限
平心而論,中共的軍事動作頻頻,台海局勢不斷升溫,中印對峙又未結束,解放軍面對軍
事衝突的風險不斷都在提升,透過大外宣吹噓能打仗、打勝仗之際,中國大陸卻不斷傳出
有年輕人逃避兵役的新聞,可見得2020推行的新制度「兩徵兩退」仍效果有限。
梳理來看,中共想要破除和平積弊是倒果為因,只是為了讓「備戰打仗」成為貫穿各項工
作的主軸。中共不斷提升徵兵工作支持比重,中國舉國皆是「馬保國」,網友戲稱「備戰
打仗」可能重演十萬五千里長征。
深入觀察,隨著習近平執掌中共政權,透過軍事改革,在「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
建」原則下,大力清除軍中腐敗風氣,兩次徵兵研判其主要原因應為基層兵源不足,亟待
徵補,以致於發展出新的徵兵制度,藉以彌補軍改後所帶來的兵力流失。
然而,「兩徵兩退」改革,除了避免戰鬥力水準的大規模波動,部隊戰鬥力建設的形成和
消退,有其自身的規律。而部隊是最講究團隊合作的地方,新兵入伍需要學習專業技術,
才能融入作戰體系。實行兩次徵兵制度後,也意味人少事多的矛盾將更浮出檯面。
屢傳拒服兵役新聞 戰爭風險日爭
從矛盾來說,在解放軍基層部隊,常有「一個待退兵,拖垮一個連」的說法。其中原因不
難理解,除了要想辦法把過去那些交十萬元從軍的人儘快換血,這樣才能建立一隻正常的
軍隊。
另一方面,從人民內部矛盾來說,解放軍在中國的形象,在1989年六四事件後已大打折扣
。諷刺的是,中共以各種物質「誘惑」,吸引年輕人入伍,目前已經黔驢技窮,無計可施
,目前只能靠全面封殺的懲罰手段對付年輕人逃兵情況。
更大敵我矛盾在於,習近平主政下的國際關係,凸顯軍事衝突的危機,每日都在不斷增加
,隨時會爆發戰爭,也無法回答未來「打什麼仗」的重大問題。在多年一胎化政策下,年
輕人是否願意上戰場?除了年輕人自己的想法外,更會牽涉到家庭、家族又是否願意讓年
輕人去當兵?
新措施流於形式,中共要求各地學生收看徵兵宣傳片,鼓勵更多的青年投身軍營的意圖落
空。中共運用愛國主義掩蓋窮兵黷武的事實,這些逃兵個案值得中國大陸社會深思,特別
是一些去軍事營、想參軍的年輕人,已經認清現在入營當兵已經不是「學守紀律、學軍事
知識這麼簡單」,而是要面臨真正戰爭。
徵兵聯席會議 是新一輪的軍源承包
新措施不切實際,中共只好下達政治任務。中共為進一步加強對徵兵工作的領導,強化統
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經國務院、中央軍委同意,建立「全國徵兵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
度」。11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方面發佈函文——《國務院辦公廳、中央軍委辦公廳關
於同意建立全國徵兵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函》。函件中明確,聯席會議的召集人,是
中央軍委委員、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部長魏鳳和,企圖建立起軍源的「供給側」和「需求側
」有效對接機制。
然而,「建軍」成為第三個百年政治任務已經明確,「兩徵兩退」無疑是中國徵兵制度的
一次重大改革,卻無法有效彌補中共一年一次徵兵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問題,疫情當前對緩
解「徵兵難」、鞏固和提高戰鬥力,存在顯著落差,更遑論要回答「打什麼仗、怎麼打仗
」的師出無名的困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