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中國的漢族沙文種族主義

作者: warmer (暖陽)   2018-08-23 19:42:35
※ 引述《fordmvp (無名氏)》之銘言:
: ※ 引述《warmer (暖陽)》之銘言:
: : 有幾個問題﹕
: : 一、中國人提出中華民族這個概念﹐何錯之有﹖
: : 其他國家沒有類似概念﹐樑先生可不可以創新性的提出這個概念﹖
: 梁先生當然可以提出這個概念,但這個概念不合邏輯,與其他民族的定義完全不同,
: 全世界只有這個特例,你覺得國際學術間會接受嗎?
國際接不接受﹐與我何幹﹖
這本來就是我們自己的事情。
我願意叫自己什麼名字﹐國際上也管不著啊。
: : 這個概念得到了中國大陸多數人的理解和認同﹐這就夠了。
: 你們中國人明明也接受了有漢族、藏族、苗族等符合國際標準定義的民族概念。
: 但又硬要創造一個完全不符核定義的民族,只因為這符合你們的利益。
: 你們中國老是要這樣「選擇性」、「自助餐式」的只接受對自己有利的國際標準。
: 老搞這種事。其實這種錯誤的概念短暫看起來有利,等到真正與國際接軌和競爭時
: 付出的代價更大。
這東西也要國際接軌﹖
我明明有中文名字﹐所以為了方便外國人記住﹐就一定要改成Jack﹖
我有權改﹐也有權不改﹐改一半也行﹐Jackie Chan就改了一半。
都有什麼問題呢﹖這個權利在我。
: : 如果有些人還不理解﹐沒有關係﹐可以慢慢理解。
: : 二、哪裡看得出來少數民族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 : 中國大陸的民族政策﹐我曾經解釋過﹐如果不清楚﹐可以再去查一下。
: : 民族平等的原則自孫中山先生建立中華民國起﹐就被廣泛接受的。
: 民族平等?那中華民族為何要強調以漢族為主體。多元文化的價值觀才是真正
: 各族平等。
誰在強調中華民族一定要以漢族為主體﹖中華文化也沒有一定要以漢族文化為主體。
我都說過了﹐按照中華民族的定義﹐漢族死絕了﹐中國領土上的人還是中華民族。
: : 在大陸﹐為了促進民族和諧﹐幫助少數民族發展﹐少數民族反而是受到了特別照顧。
: : 有人會把分裂分子搬出來說事﹐這是兩碼事。
: 這不是我想討論的重點,與我想討論的事也無關。
隻是為了反駁閣下的漢族沙文主義論
: : 三、少數民族自己覺得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麼﹖
: : 就是因為少數民族在大陸是受到特別保護的﹐就學就業社保都有特別優惠
: : 所以很多人隻要有條件﹐就會盡可能弄一個少數民族身份。
: : 除了搞分裂的人﹐會覺得受到了不公正待遇麼﹖
: : 如果少數民族自己都沒有覺得受到不公正待遇﹐
: : 有些人反而一直在嘮嘮叨叨說漢族對你們不好﹐他們在搞漢族沙文主義﹐
: : 這不是挑撥離間是什麼﹖並且第四個問題又來了。
: 這也無關,我沒說中國其他民族政策有沒有「漢族沙文主義」,我也不知道有沒有。
: 我沒研究,不清楚。但我就是說「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概念充滿
: 「種族歧視」、「種族優越感」和「漢族沙文種族主義」。
這是閣下自己的理解﹐連人家自己都沒覺得被矮化﹐閣下卻覺得人家被矮化﹐
所以﹐我說您還需要慢慢理解。
: 相較於「多元文化」。兩岸都應該多宣揚「多元文化」的概念。
我不是很確切的理解您所謂的多元文化是什麼意思﹐
但是我也同樣認為民族平等、文化平等是完全正確的﹐
對於人口極少的少數民族和民族文化﹐應當得到更多保護是完全正確的﹐
並且﹐這樣的保護﹐也完全不能被理解為漢族沙文主義。
: : 四、那麼怎樣做不是xx沙文主義﹐自己是否又做到了﹖
: : 如果自己做不到﹐用來要求別人﹐那就有點“嚴於律人、寬於律人”了。
: 你若認為中國整體或其他民族政策比台灣好,你可以另外開一篇討論。
: 但請不要在這篇討論。不然我就覺得你又開始「顧左右而言他」。
: 對於自己無法反駁的事又開始逃避。
我逃避了什麼﹖我反而一直覺得我說的沒有被理解﹐或者在被誤解。
並且因此而戰戰兢兢﹐生怕遺漏並被指為逃避。
: 請聚焦在「中華民族」、「中華文化」和「多元文化」的比較。
: 我上篇已經問了好幾個問題,你完全不敢回答。
: 我把它條列起來,請你回答。
: 一、民族如何區分?
應該和你一樣。
: 二、到底哪些人是「中華民族」?你知道中國的56個民族還包括朝鮮族、越族和
: 俄羅斯族嗎?請問這些人是「中華民族」的嗎?
隻要在中國﹐當然就是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 三、請問韓國的朝鮮族人、越南籍的越族人和俄羅斯聯邦的俄羅斯人是「中華民族」嗎?
不在中國﹐沒有中國國籍﹐當然就不是啊
: 四、新加坡、印尼、馬來西亞的漢人是「中華民族」的嗎?
我也查了一下﹐僑委會有過一個解釋﹐
認同中華民族及其文化的海外華人﹐還是可以稱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的。
如依此定義﹐不光海外漢人﹐海外苗人、滿人。。。都是中華民族。
: 五、「中華民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中國人)到底差在哪?
網路上的解釋﹕
若以公民身份國族定義中華民族﹐
則該詞包含由中華民國憲法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所有國境內的各民族﹐
為中國人的國族。
這句話是否可以給您答案﹖
如果還覺得我的科普文還不夠多﹐仍然無法理解﹐我再附送網路上的詳細解釋﹕
到了近代﹐中華民族乃中國做為國家共同體的一個國族概念。
由於現代中國自晚清迄今的歷史及政體更變﹐此概念在不同時期有
不同的意涵及爭論﹐如孫中山革命時﹐關於滿族人是否為要驅逐的
外族﹐還是五族共和之一的民族。“中華民族”一詞的演進也因此
反映了近百年來國族與民族主義的相關爭議。“中華民族”其內涵
是否為漢族還是指指國族﹐成為對漢本位、大漢族中心的主要疑慮。
因此﹐此詞不同於“華夏”、“漢人”、“唐人”、“炎黃子孫”
等於有外顯的種族及文化的象徵﹐而是有外顯政治象徵﹐如中華民
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號﹐也反映了做為國家共同體的國族概念。
華人學者費孝通在《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中認為﹕“中
華民族作為一個自覺的民族實體﹐是近百年來中國和西方列強對抗
中出現的。”換言之﹐中華民族並非傳統中國裡的民族﹐而是中國
建立了現代主權國家後﹐經由“民族自覺”所出現的國族團體。他
還認為﹐在過去的三千年中﹐黃河中遊出現了一個由若幹民族集團
彙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稱為華夏﹐像滾雪球一般地越滾越大﹐
把周圍的異族吸收進入了這個核心。他擁有黃河和長江中下遊的東
亞平原之後﹐被其他民族稱為漢族。漢族繼續不斷吸收其他民族的
成分而日益壯大﹐而且滲入其他民族的聚居區﹐構成起著凝聚和聯
繫關係作用的網路﹐奠定了以這個疆域內許多民族聯合成的不可分
割的統一體的基礎﹐成為一個自在的民族實體﹐經過民族自覺而成
為中華民族。"
史式認為中華民族是用來指代由古至今主體曾經在中國﹐在現
代可理解為大中華地區﹐長期居留且有較深層次的相互交流、融合
甚至同化的一批族群的統稱。
若以公民身份國族定義中華民族﹐則該詞包含由中華民國憲法
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所有國境內的各民族﹐為中國人的國族。
亦有學者認為“中華民族”作為中國民族國家的稱謂﹐乃為現代意
義上的民族、國族、與國家三種認同的合為一體。例如芮逸夫曾詮
釋孫中山之說﹐將中華國族、中華民族和中華國家三個稱謂﹐說是
“三位一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