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從「梨泰院殺人事件」看真實事件改編電影

作者: geniusleuth (Hope Brings Opportunity)   2017-11-05 21:11:26
原文發表網址(附電影海報、超連結與預告片)
http://crimenigma.pixnet.net/blog/post/34877512
「梨泰院殺人事件」是韓國一起發生在1997年的重大刑事案件,一名大學生
被發現慘死在梨泰院某間快餐店廁所內,他的脖子被利刃刺傷,大量失血而
身亡,當時在命案現場的兇嫌有兩人,一位美籍韓僑Edward Lee,另一位則
是駐韓美軍之子Arthur John Patterson。
由於兩人都宣稱對方才是兇手,在沒有其他目擊證人及關鍵物證的情況下,
法官無法用殺人罪將兩人定罪,換言之,兩人之中一定有人是兇手,卻因無
法確定兇手是哪位,而無法將真正的兇手定罪。 (詳細情形可見此網址)
這件案子在當時韓國相當轟動,後來被兩度改編成電影,一部是2009年與案
件同名的《梨泰院殺人事件》,另一部則是2010年的《神鬼重裁》;前者是
將「梨泰院殺人事件」整個搬上銀幕(劇中免不了有些因改編而導致與事實
有出入之處,這點稍後會提到),後者則是擷取「梨泰院殺人事件」的若干
情節,做為電影當中的一個事件。
單以整體成績而言,《梨泰院殺人事件》明顯優於《神鬼重裁》,整部電影
幾乎完整重現「梨泰院殺人事件」(不過法庭戲有點悶就是了),然而,其
中幾個關鍵點卻被更改,最明顯的就是嫌疑犯之一的駐韓美軍之子Arthur
John Patterson,這個美國人竟由韓國演員張根碩飾演。(不過張根碩在劇
中也是全程講英文)
即便我早已聽聞過「劇情片並非記錄片,劇情可視需要做修改,以增加戲劇
性」這類說法,但我還是覺得既然電影打著「該事件」的名號,對於事件的
真實性還是得有相當程度的講究。
當然,以上是我個人的看法,絕大多數的真實事件改編電影,或多或少會因
應劇情需要而更動現實當中的情節,比方說台灣電影《KANO》為了配合嘉農
棒球隊的傳奇事蹟,在劇中變更了嘉南大圳完工日期;還有韓國電影《正義
辯護人》,宋康昊飾演的主角明明就是以前總統盧武鉉為原型,但劇中角色
名字卻不叫盧武鉉──這樣的做法在真實事件改編電影很常看到。
而整體成績較差的《神鬼重裁》,即便它的劇情疏漏較多,太多劇情支線像
是拼湊上去,跟主線似乎關聯性不大,敘事也零零落落,讓我不時感到困惑
。不過在改編「梨泰院殺人事件」這部分,《神鬼重裁》的安排反倒比較符
合我的喜好。
《神鬼重裁》當中完全沒有提到「梨泰院殺人事件」這件事,而是在劇中安
排一個仿效「梨泰院殺人事件」命案現場和部分情節的案件,只要了解「梨
泰院殺人事件」的觀眾,馬上就可以看出劇中某件命案是影射「梨泰院殺人
事件」。(怪的是,《神鬼重裁》預告片完全沒將影射「梨泰院殺人事件」
的命案現場剪進去)
像我是先看過《梨泰院殺人事件》,後來看《神鬼重裁》,馬上就看出當中
一起命案是仿效「梨泰院殺人事件」,包括後來要從兩名嫌犯當中找出真兇
的橋段也是,而劇中兩名嫌犯當中一個是韓國人,另一個則是美國人,這點
也符合「梨泰院殺人事件」的現實情況。
我個人比較偏好《神鬼重裁》改編真實事件的方式,這樣的做法或許會有更
多的創作空間,畢竟為了避免麻煩與不必要的糾紛,一些戲劇或小說總會在
開頭強調「劇中情節與真實事件和人物無關」,甚至與原事件同名的改編電
影《梨泰院殺人事件》也在劇中變更真實人物的名字,我想這樣的安排就是
為了避免觸及相關法律疑慮。
之前在看《梨泰院殺人事件》的時候,我並沒有特別的想法,等到看了同樣
(卻用影射方式)提及「梨泰院殺人事件」的《神鬼重裁》,才去深思「真
實事件改編」這個議題,也因此寫下這篇文章做為記錄。
註:看完《神鬼重裁》之後,我上網查了一下有關「梨泰院殺人事件」的文
章,赫然在某篇《梨泰院殺人事件》影評中的截圖發現片裡那位很快領便當
、戲分可能連十分鐘都不到的死者,竟然是現今紅透半邊天的宋仲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