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易經和孟子的人性論之比較

作者: YangWenli (半退隱中)   2019-08-19 22:39:20
《易經》的人性論較具有代表性者,是〈繫辭〉的三句話:「一
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繼之、成之的「之」是
指道,道的內涵是一陰一陽,天道性命相貫通,善和性的內涵也應該
是一陰一陽。如果以陽代表心,陰代表身,《易經》的性應該包含身
心兩面,和孟子的說法有出入。
孟子有大體(心)和小體(身)的區分。孟子是即心言性,由四
端心發為仁義禮智之性,性善專指心靈,不包括身體。但孟子並未貶
抑身體,孟子說:「形色,天性也。惟聖人然後可以踐形。」踐形就
是身心合一,合乎《易經》說的「一陰一陽之謂道」。《易經》和孟
子的觀念並沒有衝突,只是對「性」字的用法不同,《易經》的性也
包含身體,意義更寬廣。照《易經》的說法,身心都是善的,惡的起
源不在身,而是身心關係不恰當,心喪失作主的功能,順著身體感官
執取外物才產生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