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艮卦‧象辭》:「君子以思不出其位。」一般對這句話
的解釋有兩種:一是每一刻都全神貫注,將「位」解釋成當下。二是
關聯到孔子說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將「位」理解成職位或地
位。兩說都有道理,第一種解釋可以和佛家的義理相通,如王陽明脫
胎自禪宗公案的詩句:「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說與世
人渾不信,卻從身外覓神仙。」不是吃飯、睡覺本身有何玄妙,而是
藉由這些平凡之事,培養認真、慎重的態度,每一刻都非常貴重。但
此說很難看出儒佛的差異,因此需要後一種說法加以補充。「當下」
不宜理解成道家的「無」或佛家的「空」,脫離過去、未來而獨自存
在,應該與其他人、事、時、地、物有連結,才能給予「當下」一個
明確的定位。我們固然要專注「當下」才能將事情做好,但觀照「當
下」的同時就照顧到全體,才不會見樹不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