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孟子》心得1.6

作者: YangWenli (半退隱中)   2015-08-13 22:42:11
孟子1.6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
畏焉。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
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
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
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禦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
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
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禦之?』」
心得1.6孟子看待政治問題是從大處、根源處、長遠處著眼,而非一
時的得失。君主應該以身作則,言行舉止莊重嚴肅,有充分的自制力
而令人敬畏。梁襄王性格浮躁,欠缺身為一國之君的威嚴,向賢者請
教時未經深思熟慮,就隨口提出「天下歸於何處」的大問題。但孟子
還是耐心解惑,主張「不嗜殺人」是政治的根本道理,這道理建立在
人性的真實上。莫說仁人君子在見到生命毀滅時會於心不忍、良心不
安,即使是未受道德教化的市井小民,也自然會保護自己的生命和財
產,求子孫之綿延。「不殺人」乃是人間最基本的道理,政治如果想
和人性對抗,長遠來說一定會失敗。可惜各國君主都看不見這根本道
理,只看得見眼前的利益。為了滿足個人的虛榮心,以嚴刑峻法為手
段,以百姓的生命財產為代價,不惜一切發動侵略戰爭。現在是因為
各國君主都一樣糟糕,百姓只好服從;一旦有愛護百姓的仁君出現,
百姓便會爭相歸附,如同天降甘霖,禾苗一片欣欣向榮;又如水往低
處流是大勢所趨,任何人都無法阻擋。具備這種先見之明,才是有智
慧的領導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