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其它] 一些手沖的想法-兼談咖啡展

作者: febone91 (febone91)   2018-11-23 22:52:14
原文恕刪
我覺得要基於提供自己的經驗出來分享才有討論的空間
如果都拿 要自己沖過、喝過,想過 這句話來擋 那討論區存在的意義何在?
當然這句話本身沒錯
不是每個人都有相應的預算或時間去做各種參數調整的測試
所以會上來問有類似沖泡或使用豆子經驗的板友,以便參考其它人的參數或手法
盡可能在一包豆子有限的沖泡機會內做出滿意的咖啡
使用別人的參數手法也是需要自己實際操作過才能驗證
我不認為所有問問題的人在整個過程中都不會自己思考
也不認為所有問問頭的人在聽取別人意見後就會這樣一招走天下不變通
一個主要問題是在原PO的口吻,完全是一個上對下的口氣
有種感覺如果真的有人回答你的問題,你也會拋出更多問題給他
這不像是在討論,比較像是在對你匯報
並不是每個上來問問題的人都瞭解你的背景~
另外如果要在展場比試沖煮沒用過的豆子
那也可以找有沖煮經驗的路人觀眾同時沖同一支豆子,再由現場觀眾盲測
這樣不也可以現場對沖泡手法進行比較,應該會更有說服力吧
而如果看到豆子就要會沖,可以解釋成可以依照豆子的產地、烘焙方式、深淺便可找出一
個沖泡參數的最佳解?
原PO在01上一篇討論四六沖法的文中提到手沖是在沖泡細粉,粗粉是建構萃取結構,對風
味貢獻不大(原文為“在萃取部分貢獻不多”),但似乎無法解釋該文其他網友以萃取率數字來以及法壓壺萃取的問題,後面
也沒看原PO針對這幾個問題用自己的論點做解釋,也想在這邊請教
(https://tinyurl.com/y8ds3w25 補上01原文)
作者: redddd (咖啡大毒梟)   2018-11-23 23:12:00
粗粉沒有什麼貢獻,這種說法林北第一次聽到,我也想了解。
作者: cm1241 (cm1241)   2018-11-23 23:36:00
請問那意思其實不用篩細粉的意思嗎?
作者: zop (ㄞ肝ㄞ肝~一元二十罐~)   2018-11-24 00:22:00
如果粗到整粒沒磨的原豆那麼粗,我相信貢獻少到可以忽略。
作者: newererw (認識是感情的開始)   2018-11-24 00:26:00
我覺得是不同貢獻吧,細粉篩的太乾淨味道也比較沒層次
作者: Yilan995 (宜蘭人)   2018-11-24 00:41:00
01這篇我之前有看到@@也對粗粉沒貢獻的說法感到驚訝,畢竟粗粉佔大多數很難想像沒貢獻。另外請問小豆老師有什麼特徵啊?那天去豐潤攤位也不好意思問旁邊的人哪位是
作者: skysensor (兇殘粉紅)   2018-11-24 00:48:00
我會認為粗粉釋放前中後段風味的時間會拉比較開細粉會比較集中,所以兩個同時萃產生層次差異粗粉對風味絕非貢獻不大
作者: zop (ㄞ肝ㄞ肝~一元二十罐~)   2018-11-24 00:53:00
我跟樓上同一想法,各種粗細的各種風味萃取時間間隔不同,所以造成味道會有層次,是各粗細粉萃取之後加疊出來的結果。
作者: magic999 (小虎)   2018-11-24 01:04:00
如果90%粗粉比10%細粉貢獻還少,這挺有趣的
作者: ben745018 (吉川)   2018-11-24 02:28:00
我覺得46沖法理論在於可調性大 方法可以客製化 所以細粉多寡無所謂 細粉多就濃度調淡 細粉少斷水就要多一點這套方法很適用在各場合 而且可以迅速調整
作者: febone91 (febone91)   2018-11-24 08:08:00
認同S大Z大想法
作者: cm1241 (cm1241)   2018-11-24 09:46:00
其實我的意思是既然粗粉沒貢獻,那他的理論不就是篩細粉來沖就好了...
作者: Yilan995 (宜蘭人)   2018-11-24 14:19:00
我比較認同01的砸魚大說的,我的理解是,細粉太多的話,若常態粉粒萃取要夠,細粉就會過萃造成雜味;那要控制細粉不過萃呢,就變成常態粉萃不夠風味不足。所以才要追求磨豆機出粉的均勻度,篩粉也是為了讓粉更均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