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如何求印證

作者: wudidog (嗚啦啦)   2020-04-22 13:47:15
※ 引述《fishtree (時光機)》之銘言:
: 最近在重新回職場的路上尋求主帶領啟示方向,
: 自己慢慢有感動三個方向
: 但禱告總得不到確具的回應也感覺到慌亂
: 想如同士師記六:36~40 基甸用羊毛與地面的乾濕來求驗證
: 但又不知道要拿捏這件事,是在試探神還是真實求主幫助而感到矛盾
: 我也不想變成好像自己想做的事,然後用神來當背書
: 但方向一直混亂,最近心神不寧瘦了很多
: 所以想來這裡尋求版上弟兄姊妹的幫助
: 在為自己要做的事而求印證這件事,應該如何進行?
雖然我不是基督徒,但也曾這樣迷茫過
一些教友要我跟神禱告,然後觀察神的回應
當時某位教友分享他如何尋求神的回應
他的精神非常喜悅,充滿
他說自己騎車在路上
偶然看見便當店文宣:美好的一天從今天開始
說這是神給他的第一個回應
工作時,看到同事轉寄的郵件內容...
不要畏懼,要繼續向前
說這是神給他的第二個回應
...
到了第三個回應(有點忘記第幾個了?)
他已經相信主是希望他能繼續,而不是離開
他感謝主,覺得自己被神的愛充滿
我曾理性分析這樣的過程
如果招牌這樣寫,是神的回應
那老闆知道自己正在完成神的回應嗎?
或只是老闆自己喜歡?
又或是,我這樣轉頭看到招牌寫的字
是否是神的安排?
如何知道這是神的安排?
又或者,這只是單純脖子痠,意外想轉個頭?
當時關於這些,都是一些未解的謎
後來,我看見心理學講到關於大腦運作的方式
蠻能說服我的,雖然不知道這是不是神的回應
內容大致是說,每個人的思考及想法
在腦中都只是相互激發的神經網絡
越容易激發的神經迴路
就表示特定的想法及思考方式越容易出現
這解釋每個人行為背後有特定傾向的原因
一般人容易想到什麼事情,而不容易想到其他事
也就是因為特定大腦迴路比較活躍
就像看到路上有大便,第一個想到是狗大便
而不是哪個沒教養的小孩在路旁大便
回過頭來,或許可以這樣說
某種程度上,在我朋友心中
不管他有沒有意識到... 他可能已經有答案了
他要的只是一種支持
即便行為上,他似乎很猶豫
但內在的傾向是沒辦法隱藏的
當他一心想做某件事情,腦中特定網絡被活化
此時,看到的事情,都會是往那個方向進行
就算遇到阻礙,他想到的也不是神不同意
而是神在提醒他,這條路上可能有阻礙
其實,忙碌的生活中,人的思緒非常混亂
這樣散散亂亂的生活
憑著不經意的看到這個,聽到那個
要說這是神的回應,那是神的回應
甚至是撒旦的誘惑,誰能保證呢?
最後我選擇把心安頓下來,平靜下來
就像進入某個全然寧靜的小房間
把心思放在神身上,和這個問題上
再細細觀察自己的思緒,自己的情緒
觀察初心,觀察目的,細細檢視一切
因為如果神可以在日常生活中
透過各種人事物,表達神的回應
那也一定能在自己這段完全沒有雜念的過程中
"不經意地"或是"直接地"給自己一些回應
需要的,只是相信這段過程而已
這些過程,有和另一位資深教友討論過
他作法也是類似在靈修過程中
先安頓好自己身心,一心祈禱主以及訴說自己的困難
想像主出現在自己面前
他說有時也會有回應
大概是這樣
作者: eno4022 (eno)   2020-04-22 21:06:00
信的說是神帶領,不信的都說是巧合
作者: fishtree (時光機)   2020-04-22 21:41:00
謝謝分享,安靜下來真的就能感受到神的帶領
作者: charatible (禱告)   2020-04-23 18:34:00
心理學的來源是誰你知道嗎?
作者: fq1l4i   2020-04-23 21:10:00
基督教祈禱的原則應該是 願神的旨意成就 而不是像宮廟問事求籤、擲筊那樣尋求神意 基督教是他力宗教 不是自力宗教禱告交託完 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剩下的就交給神總覺得你倒數第二段跟meditation、甚至通靈 有1、2%像抱歉我推文完才驚覺自己話說得太重了 跟你說聲對不起
作者: timer000 (祝我們平安^_^)   2020-04-24 00:40:00
對信的人,可以處處皆神蹟,對不信的人,再神奇的奇蹟他也可能會否定,寫到這,我想到定死耶穌的那些掌權者是不是,瞎子看見,瘸子走路也打動不了他們的心
作者: NewCop (新警察裡王)   2020-04-24 03:26:00
我的觀點是,如果神真的跟基督教所描述的一樣創造世界萬物又全知全能,那他給人的回應,當然不需要違背他所創造的世界法則我想很多小說或電影裡面都有這樣的情節:一個智商超群的策略者,他暗中安排、牽動某個事件來完成他的目的,而那些被他引導的人,則是完全不知道這個策略者的存在,只是憑著自己的判斷來做事當然你最後兩段所說的也是許多基督徒會用的方法(不過基督徒通常會在過程中加入禱告的部分)但是我想對不少人來說,觀察內心不是那麼容易的常常一個人越有意識去分析自己的想法,反而越會陷入迷思之中“我的初心真的是這樣嗎?”“我的目的這樣真的好嗎?”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外來的提點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