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un5780 (夢境)
2018-07-10 11:07:51剛好看到大家在討論馬丁路德
我也分享一下最近聽到的一些新觀念
就是當我們一群基督徒一起談論因信稱義時
我們每個人所接收跟認知的因信稱義是有很大不同的概念
假設馬丁路德的概念是A
隨著時代的演進
以及各教派神學重心的推移
出現了BCDEFGHIJK等變種
當一位路德會弟兄講到因信稱義時
他的版本可能是A
也可能是BC
當一位浸信會的會友提到因信稱義時
他的概念可能是E
當一位靈糧堂的會友提到因信稱義時
他的概念可能是J
其中的差異包括:
稱義是否只是為了免去刑罰
稱義是否也帶來成聖的潛能
稱義的地位是否會失去
稱義是已然還是未然
稱義是否單單只有倚靠恩典
甚至很多基本環節也是沒有共識的
例如什麼是信
也因此即使我們每個人都認同因信稱義
但我們對因信稱義的認知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的確,以路德來說,其實他並不是那麼嚴格地區分各種神學名詞,因此在他的著作中很少區分稱義與成聖兩種名詞,而用兩種義來代替,但內容是類似的。而加爾文雖然比較嚴僅地定義神學名詞,但他也認為這些術語是會隨著時代而調整,重點是術語的含義是什麼
作者:
pinjose (jose)
2018-07-10 12:38:00aun還在原來教會嗎?
作者:
aun5780 (夢境)
2018-07-10 12:42:00還在喔感謝Liny大釋疑
作者:
tkucuh (tku's cuh)
2018-07-10 14:17:00我覺得中心抓住,就算有點偏差也還好,剩下只是枝節。雖然我認為枝節也很重要,不過倒不是完全同的概念。雅各書就算提升"行為"的重要性但也沒離開過"信"
作者:
aun5780 (夢境)
2018-07-10 14:42:00推樓上!!!
作者:
tkucuh (tku's cuh)
2018-07-10 14:44:00不
作者:
cattgirl (小喵超愛合購)
2018-07-10 14:58:00路德神學 已經自成一宗
作者:
aun5780 (夢境)
2018-07-10 16:41:00是的因此路德宗的因信稱義跟其他人所認知的因信稱義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現在所談的因信稱義大多是路德版本的演化型態
我以前一位學長是路德粉,他說路德自己自成一宗XD然後他說路德宗基本上跟路德神學還是有些差異XD
作者:
aun5780 (夢境)
2018-07-10 19:03:00嘿呀 一個是原版的一個是演進後的版本有收過某神學院的刊物就知道痛批任何好行為在稱義上的價值把好行為說的跟噴一樣沒價值我是相信稱義的人也會有神的生命性情才是雖然要花很多時間才能長大 但一定有影響
應該說稱義本身跟好行為無關,而唯獨基督的寶血但聖徒被稱義後會有好行為(善工),這是成聖的領域加爾文認為善工是屬於成聖,而稱義不在於行為但稱義必定會邁向成聖,也就是被稱義後會有好行為路德的兩種義也是類似觀念,只是名詞不同外加的義(稱義)不是靠行為,但會導致另一種義的形成也就是主動的義,即我們生命中行出好行為但第二種義也不是完全的,而是信徒不斷與罪惡奮戰這就是加爾文所說的成聖,只是路德用第二種義來表達
作者:
aun5780 (夢境)
2018-07-10 21:19:00哇 好詳細感謝深入的解釋~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8-07-11 08:07:00板上的極端派是說,稱義後就算沒有好行為也沒關係,但這就跟「必定」產生衝突。而我們講的也不過就是「不斷與罪惡奮戰」,但他們要說成我們出出入入「得救」XD一下得救、一下不得救XD 搞不懂他們呢XD 結果這些極端派反而理直氣壯~
作者:
aun5780 (夢境)
2018-07-11 11:52:00理論上來說 得救後應該會有屬神的生命在他裡面才是所以確實應該會有所不同但要如何平衡理論與現實例如很多基督徒就是沒有好見證時到底是救恩沒有生效還是改變太緩慢還是失去救恩老實說我也沒有任何根據去判斷但理論上應該會有神的生命內住才是
作者:
Kangin75 (Damaris)
2018-07-12 18:16:002 弟兄們,你們自己原曉得我們進到你們那裡並不是徒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