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關於禱告與神的旨意

作者: MarquisSADE (~薩德先生~)   2016-08-02 12:46:05
※ 引述《mapuff (酒窩)》之銘言:
: ※ 引述《GSXSP (Gloria)》之銘言:
: 言語有限,我盡量試著說明我的看法。
: 禱告的功課學的好,絕對可以更認識神,了解神的旨意,並且幫助我們生命成熟。 但這裡所說的「禱告的功課」,不重在技術,而在於禱告的人,與禱告的生活。 如之前所述,與主聯合是一種生活,時時操練活在靈中。 而不是要禱告了,才來臨時抱主腳一下。 如果注意一下,召會倪李二位弟兄論到禱告、讀經、服事等事項時,往往都是先說到正確的人,最後才談方法、技術。
: 禱告的功課學得好,是否可以提高禱告成功率?若是按照最高的標準,與主是一,在主的禱告中來禱告,我想是可以的。不過是不是可以那麼直觀的看出來,我是懷疑的。有時藉著禱告,我們認識了神的旨意與我們原初的願望不同,我們學習順服神的旨意,如同主所說:「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請問這樣的禱告算不算成功?主在馬太26章的禱告算不算成功?前半段「叫這杯離開我」沒成功,後半段「只要照你的意思」成功了。這要怎麼看呢?
: 另外,神有祂的時間。有時候我們禱告的,的確感覺主應許成就,可是不見得是馬上成就,還需要時間等候。這樣的禱告算不算成功?我相信猶太人在復國前一直有為復國禱告,這樣的禱告算不算成功?之前幾千年禱告的猶太人知道這禱告成功嗎?這都是我懷疑的。所以,我不贊成用禱告成不成功來反推禱告學得好不好,或生命有沒有成熟。
: 最後用個邏輯學上的例子來說明。我吃了一個便當,就吃飽了。但可以反推吃飽了就一定是吃一個便當嗎?我今天可能吃麥當勞呀!所以我不贊成可以反推回去喔!
上面說人禱告是為了學習與主為一、學習認識神、學習了解神的旨意等等,我覺得很有趣
。尤其說了,與主是一,在主裡禱告,是可以提高禱告成功率的。我來解讀一下,這段話
在邏輯上,即假設禱告內容與主的意思一致,則禱告必成;反之,則是,如禱告不成,就
是禱告內容與主的意志不同一。因此我個人看來,即主不想要,你求也沒用;主若要如此
行,禱告的行為差不多也就是脫褲子放屁。
但是,如果學習禱告就可以更認識神,使自身的禱告內容與神的意志一致,我個人覺得那
倒是不需要透過什麼學習禱告。讀聖經即可、讀佛陀的故事、讀坊間印行的善書了解諸惡
莫作諸善奉行、讀二十四孝、去讀申辯篇也可以。總之一個人禱告,連自己當求什麼該求
什麼都不知道,整天做一些只會被打槍的要求,那不是很奇怪把神當成多拉a夢了嗎?如
今提倡學習禱告,整天沒事的在那以假借認識神之名亂行禱告吵神之實,不怕惹神討厭?
而且「透過學習禱告去認識神」,感覺這句充滿主觀臆測的話語很沒有根據,我很難理解
這是如何可能的,難道是透過被打槍的經驗累積對神的口味的熟悉度嗎?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6-08-02 14:02:00
薩德兄攻的就是我認為pin兄講法留的尾巴,應該要強調禱告就是徹底的內在或者與神關係的增進過程,至於甚麼外在成就或不成就根本不是重點,而只是過程的環節之一而已。成就了有生命的學習、不成就也有生命的學習。外在的成就不成就是Avon的議題;內在的過程則是Pesha。外在的Avon需要處理,但必須從內在Pesha出發來走「窄門」之路--處理Hata(Cheit)。現代的民主政治,是把Avon限定在程序正義的法治基礎上;而本板最堅持程序正義的是uka,或許正如板上反文化派之前說的,外邦人比基督徒更重視也更有能力處理外在的公義與成就等等議題;不過怎麼想總是不太對勁....「八福」不應是基督徒棄守「外在」的失敗主義或藉口。「八福」講的是信徒對於外在公義及成就追求時的普遍失敗,以及上帝對這些明知失敗/窄門,仍願前仆後繼的門徒的喜愛與肯定(稱他們是幸福的)。故可以看出外在公義及成就並不是基督門徒不應該在乎的部份,只是一切追求的成敗過程都化為生命的養分。或許這也就是pin不願割捨這個「尾巴」的緣故吧--內在生命的追求,必定與外在成就有直接連結。只是內在價值觀的不同,會造成追求的外在成就之目標的不同。故內在-外在並非割裂,或者只能選擇其一的。禱告/信心必成就,是在於天國。
作者: mediashow008 (大衛)   2016-08-02 17:19:00
那是什麼奇怪的副版標?改一下吧
作者: theologe (表達你我的信仰~)   2016-08-02 18:53:00
補經文: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3)
作者: wyytwo (平安喜樂)   2016-08-02 19:13:00
出發點不對 一切都不對孩子 讀聖經吧單單尋求主耶穌 轉向他 跟祂述說你的想法 不隱藏不自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