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來去武當山找尋張三豐的足跡(下)

作者: gimifa (雞米花)   2014-09-22 22:01:41
圖文版:http://gimifa.blogspot.tw/2014/09/blog-post_94.html
這天是我們來武當山的大日子,雖然我們尚未從前兩天攀爬華山的疲憊中恢復回來,不過
依舊是要進行在武當山進行攻頂的任務。我們順著登山的步道一路往前行,一開始的步道
相當地平緩,走不久就能遠眺南岩宮殿,南岩宮殿建築在山堐、峭壁、山壁等險境上,凸
顯工匠的絕頂技藝,宮殿建築不依照傳統的中軸線對稱原則,採因地至宜,與環境融為一
體,是武當山自然與人文景觀最相得益彰之處。主殿稱為太乙真慶宮,據傳是真武大帝得
道升天之處,採用石砌成仿木式的建築,而且整座建築是蓋在懸涯之上,可想而知建造工
藝有多麼的困難。
南岩宮中最享譽盛名的莫過於龍頭香,龍頭香是一座伸出懸涯的石雕,石雕上頭擺放了一
個香爐,據說龍頭香建造的位置就正好對著武當山頂峰-天柱峰上金殿的位置。從前,眾
多信徒為了表示自己的虔誠,會冒險爬到龍頭香去插香祭拜,墜涯者可謂不計其數,不禁
好奇古人對於信仰的虔誠是有多麼地瘋狂,因此為了保護信眾的安全,現在在龍頭香前已
用護攬圍住,禁止信徒冒險進入祭拜了。龍頭香旁你會看到許多用石砌成的小宮殿,裏頭
恭奉著許多以塵土積灰的神像,看的出來是相當有歷史的痕跡,亦有許多山洞寫滿了古人
的書法大字,氣勢足以橫掃千軍,力透紙背。
離開南岩宮殿後,我們繼續行走在山間的步道中,往金殿的方向前進,不過我們似乎迷失
了方向走到一般遊客不會途經的步道區,走在路上許久沒看到其他的遊客,也讓我們不禁
心慌慌,不過竟然都已經走一半,就照著指示牌說得去走,途中偶而會遇到山林中的小寺
廟,炊煙裊裊地迷濛著寺廟周圍,一幅山中秘境的景象,我們甚至還看到歐美的電視台在
採訪隱居山林的道士,講述武當太極的奧秘,神奇的是道士竟然英文也說得頂呱呱,非常
的國際化。經過山林中許多的蜿蜒曲折小徑後,我們終於遇到大批也要登頂的遊客,終於
我們走上了正確的登頂之路。
從這開始步道就開始變得陡峭了,路上的店家也開始恐嚇遊客"這裡是最後一處補給站"或
"越上去東西又貴"的字眼,不過這是登山景區大媽們慣用的伎倆,我們早已經見怪不怪了
,攀爬過許多階梯後,我們到達了朝天宮,這裡真得是攻頂的最後一個補給站,許多遊客
都在這歇會停下來補充體力,我們也在這休息了一會,畢竟尚未從前兩天的華山行中把體
力恢復過來,同時這裡也是登山叉路的起點,右邊是明登山道,左邊則是清登山道,我們
選擇了明登山道攀爬攻頂,後來我們才發現清登山道比明登山道要平緩好爬的許多,如果
想要輕鬆攻頂的朋友,請記得要選擇清登山道,不要像我們一樣傻傻的選擇了明登山道。
明登山道相當地艱辛難攀爬,階梯角度基本都50度起跳,而且相當狹窄,步道上只能允許
一人通行,當遇到前頭是體力不佳的遊客時,後頭就容易地大排長龍,也導致上山的人龍
拉得相當地長,依序經過一天門、二天門、三天門,最後到達朝聖門,就是登山步道的盡
頭,也就代表離頂峰-金頂不遠了,進入朝聖門後會先見到大岳太和宮,宮殿建造在武當
山的最高峰天柱峰山上,雄偉浩瀚,是一座隱身在雲霧海之間的宮殿,也佩服當時工匠們
的艱辛,從山腳下一步一腳印緩慢地把建築原料運送至山頂,凸顯統治者為了鞏固政權的
好大喜功。
大岳太和宮的頂端就是金殿,金殿依其名,屋簷是用純金打造的,每逢雷雨時節便會出現
"雷火煉殿"的奇景。金殿旁滿滿都是遊客,大家都對這金殿十分地好奇,紛紛搶佔最佳位
置留影紀念,不過相對於金殿,我更喜歡從頂端俯瞰遠方的雲海,山脈隱沒在雲海中,虛
無飄渺地道盡道家追尋著仙境,仙境就是與自然融為一體,以超世的心態來看待這繁華世
界。遠眺完無限美景後,我們這次選擇走清登山道下山,速度明顯快上許多,步道不僅寬
敞許多,一路狂衝下山也是沒問題,真後悔我們剛才沒有走清登山道上山,回到了朝天宮
,看著往明登山道方向去的遊客,心裡頭就替他們捏一把冷汗,希望他們的體力能順利讓
他們到達金殿。我們加快下山的步伐,回到了烏鴉嶺來去收拾行李,順便簡單地盥洗一下
,這也是我們要和武當山告別的時刻,我們要先去十偃乘坐晚上的火車前晚武漢,五一假
期在武漢度過是個不錯的選擇,很難想像五一假期的武當山是多麼人山人海,因為連房價
都能漲三倍,人潮勢必兇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