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張家界遊記【二一】袁家界-乾坤柱

作者: polesirius (ff)   2014-09-08 11:20:22
~※ 袁家界-乾坤柱、天下第一橋 ※~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232840120
再往前,當看到「阿凡達」中的奇鳥雕像展翼,便見「乾坤柱」於其後谷地
出塵屹立。它拔地支天,身軀乍看纖瘦柔弱,卻以沉穩力度迎抗風霜侵殘。頂冠
相對而言顯得豐碩,有枝叢密綴,當石身被樹景遮掩,甚或機緣湊巧遇上霧海茫
茫,便成飛空孤島,帶著翠頂峰巒,披垂藤葉,飄漫浮游。
那便是激盪出「阿凡達」幻惑天海之景的源頭,我疊化著眼前石巔,沾了點
霧煙輕抹岩底,似乎眼前這片柱峰都逸脫了重力羈絆,或高或低地悠然舞盪。
其實若無雲靄之虛綴,「乾坤石」依舊貼合著山林,有其俊秀之姿。隨著步
徑往前,穿過鍊橋,它在我身邊緩旋,有時襯著前樹旁石便如岔生枝枒,有著豐
饒意象,有時我與它間便是空谷,更顯其孤瘦拔升之形英偉。
幾度回盼,我才送離它的身影,續往前行。途間有個「神龜池」,五個假石
龜在池裡張口望探,稱是為應和此處相關之景。我在崖邊搜尋,花了一番功夫,
竊聽旁人對話,才找到「神龜望天」。那是下方岩台上的一塊小石,有著外擴甲
身與突出頭首,攀著枝草無依望天。若哪個頑皮份子將龜兒棄置於此,恐也是如
此的徬徨之貌吧。奇的是殼身斑駁成顆粒化石狀,也難怪被與龜甲作連結,會否
真為億萬年前哪個奇獸遺身就不得而知了。
不遠處尚有片景被稱作「五女拜壽」,但就算書寫此時盯著照片幾番研究,
依舊不明其理。谷間與其餘地方相似,分插幾座石峰,左看右觀都難辨人形。真
要強硬湊合,只能將其一擬作毫無曲線的胖大嬸,禿崖紋理為顏面,底下攀葉成
攏袖拜祝,旁側伴石則為一群語噪的婆婆媽媽。
不過這兒石峰粗厚成台,應屬較為年輕之岩地,我揣想亙古之時,眼前該是
塊被推擠而起的高原,漸漸地,因著結構複雜,脆弱網格處往下崩毀,斷碎的闊
台一點一滴被侵流切成紛柱,而後風雨飛襲,將其雕蝕成前日所見的鋒銳之姿。
兀自研究時,附近導遊突嚷著:「起大霧了!」並要我們快步推進,免得看
不到之後景點。聞此我也顧不得老父老母了,一溜煙便飛速往前衝去。果然,隨
路彎拐,我見到遠方雲霧蒸蒸騰騰襲來,侵向掛在崖外的「天下第一橋」。這橋
非人工所築,是山岩大幅塌落僅餘頂部顫巍巍撐著,便似石橋串連危崖與旁側孤
立柱岩。
我大膽往外探身下看,橋拱如巨闊山門,深不見底,在雲氣覆掩下更顯幽魅
,彷彿若投身飛墜,便是無盡空間。山嵐將濃霧吹襲得飛快,當爸媽趕至時,橋
身已是朦朧。老爸疑惑問著:「哪裡有橋?」我幾番比畫,才讓他明瞭霧影裡尚
餘攀葉微綠的細薄輪廓就是石橋。
往前幾步拐上橋面,若無事先知曉,行於上其實便同一般山路。但當心中有
鬼,就想岩橋長年被如蟻人潮來去踩踏,難保我不會是最後一根稻草,然後聽著
石崩裂響如曲,化為山煙裡的一縷孤魂。
過了橋,岩頂有步道上攀迴繞,入口台座鑄了座龐大金鎖,以「天鎖」之名
應和「天橋」,於是便見延伸圍欄掛滿鎖頭,稠密程度如豐產過剩的纍纍果實,
誇張綴連而前。
不知是誰創啟這謬事,讓情侶迷信掛了鎖、丟棄鑰匙,便能幸福長久。然真
要如此,怎還有人漸行漸遠,成了怨偶?至少殘忍事實是巴黎塞納河的藝術橋才
因疊層重鎖塌倒了圍欄,難保我們立身的孤岩不會轟然一聲傾落。
順著石階盤繞,若沒遇上此時濃霧,眼下應也是片石林如劍陣,被某位仙俠
念訣揮指,自空引落。不過這樣潔白的空茫也有其美感,孤松於旁舉臂橫探,艷
鎖幾點燦亮掛垂,然後便是整幅帶著無限意境的留白,隨時候著清風起筆勾畫。
只要停步等待,就有淡染的水墨山影,緩漸地、幽遠地,浮印透現。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