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今天是古代的上巳節

作者: MOUSC (不失其赤子之心者)   2017-03-30 22:45:32
今天是中國傳統的上巳節。伴隨改革開放後興起的傳統文化熱,對岸也有許多人過上巳節
。大家可以上對岸的網站查相關新聞。
上巳节:南京夫子庙内百余位丽人感受传统文化
http://finance.chinanews.com/shipin/cns/2017/03-27/news701660.shtml
上巳節的介紹維基百科和網路都有,但包括維基百科在內,網路許多說法的出處皆語焉不
詳。傳統中國農曆三月初應該是有習俗。維基百科引鄭玄注解的周禮說明,但我沒有在鄭
注找到相關敘述。裡面也說宋明理學興起導致上巳節衰微,我也無法查證兩者有何關係。
《論語》雖然有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
詠而歸。」但這是弟子談論志向,不曉得是否當時多數人皆如此。故為謹慎起見,本人只
列出自己目前覺得較可靠的資料分享,其他大家可以自己查。
《詩經.鄭風.溱洧》有記載鄭地上巳之日男女相會嬉戲的詩,韓嬰說鄭國風俗也有在上
巳之日於兩水上招魂續魄弗除不祥。有趣的是毛詩序稱此詩譏刺淫風大行,不知何據。
《後漢書.禮儀志》載:「三月上巳,官民皆禊於東流水上。」(指官民皆在往東流的河
水上去除不祥)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創作背景為「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脩]禊)事也。
」應該也跟上巳節有關。
連橫在《臺灣通史》中說:「三月初三日,古曰上巳,漳人謂之三日節,祀祖祭墓。而泉
人以清明祭墓謂之嘗墓,嘗春祭也。祭以餑餅,治牲醴,掛紙錢,歸乃食之。餑餅以曲為
衣,內裹蔬肉,炸油者謂之春餅。嘗墓之禮,富貴家歲一行之,常人則兩三年一行。婦孺
歸時,各插榕枝於髻,以祓不祥。」
其他有關上巳節的文學作品多不勝數,在此略過。
日本的女兒節也是受中國上巳節影響而產生的文化,至於如何影響筆者尚不清楚。
連結:
http://mousc.pixnet.net/blog/post/129509321-%E4%BB%8A%E5%A4%A9%E6%98%AF%E4%B8%8A%E5%B7%B3%E7%AF%80
https://www.facebook.com/696462363888855/photos/a.697834473751644.1073741828.696462363888855/697834407084984/?type=3&theater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