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張愛玲繼承人:她被世人誤解

作者: cynicalfaith (江山如此多嬌)   2010-10-15 21:11:47
http://tinyurl.com/2d39von
2010/10/07 14:26:02
(中央社台北7日電)「有一天我們的文明,無論是昇華還是浮華,都要成為過去。」寫
下如此金句的已故名作家張愛玲,大概未料到自己遺落世間的「過去」被人守護到現在,
使她的文學傳奇得以續寫。
為紀念張愛玲誕辰90週年暨逝世15週年,她的遺產繼承人宋以朗將她的遺作「雷峰塔」
(The Fall ofThe Pagoda)和「易經」 (The Book of Change)付梓問世,加上去年在出
版界搶盡風頭的「小團圓」,張愛玲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的中英兩版全部出齊。
張愛玲的文學遺產為何在宋以朗手中?中新網報導,宋以朗的父親宋淇 (筆名林以亮,紅
學專家,也是翻譯家和詩人)和母親鄺文美,上世紀50年代與張愛玲結識於香港。1955年
張愛玲移民美國,到後的第一封信即寄給宋氏夫婦,至1995年張病逝,雙方魚雁往還40載
,總計650封信。
「我母親是張愛玲最聊得來的朋友,父親相當於她的代理人和經紀人。」宋以朗自大學時
代起住在美國近40年,直至2003年返回香港照顧患病的母親,而父親1996年已過世。2007
年,母親也撒手人寰。
「輪到我接手了,起初有點怕。」當時宋以朗已年過半百,獨身一人,姐姐全家都在美國
,膝下子女不懂中文,更不知誰是張愛玲。「再不能把遺產原封不動傳下去,越往後負擔
和責任越重大。」宋以朗說,自己「沒有選擇,只有面對」,統計學博士出身的他花了兩
年時間整理張愛玲的書信。
過程中,張愛玲的輪廓在他眼前漸趨清晰,但並非外界盛傳的那個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清孤
女作家。「被世人誤解,她好冤枉。」宋以朗從書信中挖掘的張愛玲,「細心又體貼。」
近年,隨著導演李安將張愛玲的舊作「色,戒」搬上大銀幕,及「小團圓」等書問世,「
張愛玲熱」不斷升溫。在宋以朗看來,人氣之鼎盛甚至比她在生時有過之而無不及。他舉
例,「小團圓」正版圖書在大陸暢銷80多萬本,香港也有5萬冊。
「她是幸運的,寫得好,又碰到合適的時代與機遇,」宋以朗的話正暗合了張愛玲自己在
「易經」中所寫,「她就認為自己是兩棲動物,屬於新舊兩個世界,而且屬於新世界要多
些。」
宋以朗明言,「人生三部曲」幾年內不會考慮改編為電影或戲劇等形式,要等讀者對小說
本身消化到一定程度,「希望人們關注作品本身,電影會轉移大家的追隨方向。」
讓他花心思的還有張愛玲遺作版稅的處理。去年,他將100萬港幣贈予香港大學成立紀念
獎學金,已有兩位來自大陸的文科女生得獎。
為還原一個立體的張愛玲,宋以朗還計劃設立「翻譯獎」,宣揚張愛玲的中英雙語寫作能
力,同時希望「獎金對一些人起到實際作用」。991007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