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張愛玲的紅樓夢魘

作者: cynicalfaith (江山如此多嬌)   2010-10-15 21:05:32
張愛玲的紅樓夢魘 ──揭開張愛玲在香港電影史上最淒慘的一頁
* 2010-10-13
* 中國時報
* 【?符立中/文.圖片提供】
 《紅樓夢魘》原是張愛玲一本考證;但這個奇特名稱的背後,卻隱含著她為《紅樓
夢》所受盡的苦楚。遭逢過太平洋戰爭、港大復學糾紛的她,卻在最後一次離港時寫下「
過去這五個月真是我這一生最糟糕的日子」!和宋家從親暱相依到斷絕來往,戲劇化的轉
折也堪稱其畢生之最。這段《紅樓》夢魘的日子,變成張愛玲「香江經驗」最淒慘的一頁
,也為她進軍西方文壇、甚至繼續編寫電影維生投下巨大陰影;最後,一代才女終以「神
隱」告終。
 雖則張愛玲與宋淇、鄺文美後來重修舊好,但從現今遺留信函看來,雙方似以「包
容」而非「釐清」來涵括那段糾結。經過近五十年的塵封歲月,筆者耙梳當時整個影劇生
態,發現造化之弄人,令人嘆息;整樁《紅樓》夢魘不單是張慘烈的一役,也是宋淇事業
從盛轉衰的關鍵;由於牽扯到《紅樓夢》風暴、電懋內鬥乃至崩解,筆者綜合賴雅家書、
宋淇鄺文美書信、夏志清書信以及個人考證出的種種內幕,來拼湊起這整齣《紅樓》夢魘

 紅樓夢搶拍風暴
 1961年,張愛玲想重新進軍國際,帶著正編寫的《紅樓夢》,在10月13日飛抵台灣
搜集張學良資料。顯然她想以《紅》劇編竣的豐厚收入支持創作《少帥》、然後以這個曾
在《時代》喧騰一時的人物、來打入美國市場。對於台灣,張愛玲曾經有過憧憬(《太太
萬歲》抗戰勝利主角赴台出差)、也有過言不由衷的鄙夷(左傾的《十八春》裡「解放後
像他們那些投機的自然不行了,他(祝鴻才)想到台灣去,坐了個帆船,一船幾十個人,
船翻了全淹死了。」);然而這是她畢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踏上「台灣」,這塊後來
讓她「立地成佛」的土地。
 10月14日,美新處的麥卡錫夫婦宴請張愛玲,由吳魯芹、殷張蘭熙及《現代文學》
諸員陪同;有白先勇、王文興、陳若曦、歐陽子、王禎和、戴天。因張學良拒訪,張由王
禎和陪同到花蓮看豐年祭,途中卻得知賴雅中風;為了生計,她只好先趕赴香港賺錢(註
:白先勇回憶:當年麥卡錫在西門町石家飯店宴請張愛玲;不過根據陳若曦的說法:地點
是在大東園)。
 1961年10月下旬張愛玲飛抵香港,待至1962年3月份;最後兩周(3日至16日)住在
宋家。此時除了賴雅中風,宋淇肺病動刀已是刻不容緩,鄺文美則剛作完眼睛手術。
 11月1日,電懋宣布要拍全體總動員紀念作:《紅樓夢》。計劃由尤敏飾林黛玉,
葛蘭飾薛寶釵,李湄飾王熙鳳,葉楓飾史湘雲,雷震演賈寶玉。預備以伊士曼七彩拍成上
下兩集。
 11月4日,之前已經搶拍過《武則天》的邵氏再度宣布搶拍《紅樓夢》。因邵氏三
大明星林黛與李麗華、樂蒂私人恩怨水火不容(根據當時報導,詳情不在此處細表),不
能同時出演,因此演員未定(註:電懋版的《武則天》原訂由尤敏主演,近似珍茜蒙絲《
深宮怨》般描寫少女的深宮傳奇。後來邵氏請到李麗華搶拍成上國衣冠、深幃穢史的豪華
宮闈片。電懋和邵氏一共在《武則天》、《紅樓夢》、《梁祝》、《啼笑因緣》、《寶蓮
燈》、《七仙女》掀起一連串搶拍戰,其中後四部甚至發展到「雙胞戰」)。
 11月18日,邵氏拍攝全體演員定裝照,宣布樂蒂擔綱演出林黛玉,賈寶玉由高大男
星喬莊擔任。新進導演袁秋楓夫婦因與樂蒂交好,竟出人意表擊敗李翰祥、岳楓等大導演
榮膺此一鉅作。
 11月20日中午,邵氏假花都酒樓舉行開鏡典禮暨記者招待會,由於缺乏能擔綱賈寶
玉的明星,一連出動趙雷(賈政)、丁寧(襲人)、丁紅(寶釵)、杜娟(紫鵑)等紅星
烘托越劇出身的新星任潔(反串寶玉)及頭牌女星樂蒂。邵氏以戲曲片、劇本編寫省事的
架構,搭配自《貂蟬》、《江山美人》、《兒女英雄傳》、《倩女幽魂》累積下來的現成
佈景瘋狂搶拍,讓電懋招架不住。
 11月26日,在電懋邵氏搶拍戰中,包括潮劇、粵劇共四家公司突然又宣布搶拍小成
本黑白戲曲片,史稱「紅樓夢六包案」。
 12月12日,中共得知邵氏運用中共越劇的唱腔及劇本來拍攝,也宣布要趕拍徐玉蘭
、王文娟主演的彩色越劇片。
 事已至此──這其中當然也包括張愛玲的劇本取向;電懋開始考慮放棄。雖然邵氏
這樣搶拍出來的《紅樓夢》並不精緻──卻偏在港台皆瘋狂賣座(1962年在香港連滿一個
月,63年台灣年度賣座第三──僅輸給空前絕後的《梁祝》及力捧凌波的《花木蘭》)。
可想而知,對諸多複雜局勢宋淇當時無法一一向閉門趕稿的張愛玲解釋;而張除了周邊資
訊不通,身為最大受害者,更無法冷靜客觀地衡量。
 一生中最糟糕的日子
 關於張愛玲心境的轉變,我們可從以下數封家書(謝毓祥譯)看出:
 她對賴雅預估「我們的運氣將在63年中好轉,可是我卻為了如何度過62年而失眠…
…我現在還陷在(《紅樓夢》)第二集的初稿裡,連去宋家看有沒有你的信都沒時間……
1月5日」
 「……上星期天終於完成了第二集,可是眼睛因為長時間工作,又出血了……昨晚
與宋家談過了,宋淇說他不能評論這個劇本,因為他對《紅樓夢》這部書太熟,要給老闆
看過……1月31日」
 此時張愛玲已經趕稿三個月,趕稿趕得結膜發炎,出血不止。治療時醫生得一連施
打十二支針劑治療。對這樣悲慘的遭遇,她在下一封信寫道:
 「……我工作了幾個月,像隻狗一樣,卻未獲分文。那是因為得邊等邊改的緣故,
所以許多劇本會在最後一分鐘完成……剛送去宋家,想在春節前讓他完成審稿,因為過年
期間他會很忙,加上一個明星的訴訟案,根本找不到他的人……2月10日」這段期間因出
版《秧歌》的Scribner將《Pink Tears》退稿,讓張愛玲開始覺得大勢不妙。在結尾她對
頻頻抱怨的賴雅說:「我在這的處境已經夠艱難了,如果你能看到我在這的生活,就能理
解我為何如此想念我倆的小公寓。」
 「……跟宋家借錢是件極痛苦的決定,破壞了我們之間的一切……2月20日」在這
封信中,張愛玲也訴苦自己每天從早上十點寫到凌晨一點,寫到手腳腫大,眼睛流血。
 「……宋家冰冷的態度令人生氣,尤其他認為我的劇本因為趕工寫得很粗糙,欺騙
他們。宋淇告訴我,離開前會付新劇本的費用,言下之意是不付前兩部,即《紅樓夢》上
與下。當我提議回美再繼續修改時,他們毫無回應。據稱他們是擔心邵氏公司會提前拍攝
《紅樓夢》而決定放棄這部戲。這些不確定的狀況加重了我的基本開銷,更加深了我在這
兒的悲慘……隔天待在我的小房間覺得快要昏厥:三個月的辛苦、一年的生活保障全都付
諸流水,還有欠他們那幾百元的生活費及醫藥費……3月2日」
 張愛玲不知道的是:邵氏此時不是將「提前拍攝」,而是如火如荼趕拍!樂蒂已經
懷孕,勢必得在身形變化前拍完。為了懷孕和搶拍,她本身也犧牲了和三田佳子、高倉健
的合作機會,加上此戲引進凌波代唱,種種變化讓樂蒂自此人生改寫。
 在這段期間,由於電懋總經理鍾啟文引發爭議,加上策劃新戲連連外洩被邵氏趕拍
,顯見管理有重大疏失,新加坡國泰總部開始對電懋展開調查。
 張愛玲這廂磨難還沒完;她提前趕完《紅樓夢》和《小兒女》一心求去;但因經濟
窘困,被迫留下討論新的工作計劃;結果因旅館到期,竟只好萬分尷尬地搬到宋家借住!
張過去曾視鄺文美為唯一知己,現今卻在這種情況搬到宋家,對雙方都是一場折騰。為此
她寫下「過去這五個月真是我這一生最糟糕的一段日子」。
1962年3月16日,張愛玲終於離港,可想而知,對這一段「紅樓噩夢」,她是揚長而去、
頭也不回的。日後《紅樓夢魘》由此命名,猶見當年陰影。
 1962年8月2日,邵氏版《紅樓》在港上映,繼《倩女幽魂》後連滿一個月。樂蒂成
為打破李麗華、尤敏、林黛鼎足勢力的新巨星。
 9月4日,電懋董事會宣布接受總經理鍾啟文辭職,並發布董事長陸運濤兼總經理,
副董事長連福明,董事林永泰任副總經理,董事宋淇任製片部主任。
 1962年11月,周海龍隨陸運濤赴港視察電懋業務。周海龍、周海豹兄弟為星馬富商
。張愛玲在聖馬利亞的老同學翁美麗,即為周海龍夫人。
 1962年底,翁美麗聯絡上舊友約了劇本,張愛玲將《Charley’s Aunt》改編成鬧
劇《真假姑母》。不料高層鑑於《南北》系列賣座,責成導演王天林大肆修改成《南北喜
相逢》,增加南腔北調的笑料,亦剽竊到原創人宋淇的智慧材產;對此宋淇一直很有風度
:「1962年底我因病請假,遵醫囑在家休養,其後拍攝影片過程完全不知情……後來電懋
公司大概以為既然《南北和》與《南北一家親》賣座,索性改名為《南北喜相逢》。」不
過從張1966年寄給夏志清的信:「他為了從前我寫劇本的事夾在中間受委曲,後來他離開
電懋後,又因為我有個老同學的丈夫在電懋,叫太太找我寫劇本,更生了氣……」起碼她
那時仍認為:宋淇對此頗有芥蒂。
 1962年12月12日,宋淇完成致陸運濤辭職信(宋家留有未簽名副本)。信中表示健
康不佳,原本十月要動手術但一直延期,希望在一月底離職。他說明公司調度困難,雖然
自己沒有完成陸運濤交付的任務,但也爭取到李麗華和尤敏,且已為她倆編寫劇本(註:
應為後來再度引起搶拍風暴的《梁祝》)。宋淇並建議為了降低對公司的衝擊,可以對外
界宣布自己係因健康因素離職。
 12月17日,陸運濤發出緊急電報:我已收到你的信,在與我當面討論前不要做任何
決定。(You do nothing until You have had opportunity to discuss situation
with me)
 1963年1月5日,宋淇再發信給陸運濤,表示已於1月3日 至辦公室與林永泰、黃也
白進行交接。
 1963年1月24日,停止聯絡近一年的張愛玲再度寫信給鄺文美,重修舊好。從張愛
玲信中「我一再請你千萬不要為不常寫信道歉……Stephan累倒了……」來看,除了鄺文
美仍不斷寫信給她之外,似乎亦從其他管道得知宋淇病倒。這封信也透露出她已把《真假
姑母》交上去、等待批准──「電懋不知對《真假姑母》有興趣沒有?」接著談到自己的
姑姑──「我姑姑有信和照片來,似乎還好。我看見報上說陰歷年前收到外匯可領額外糧
票,所以又寄了一點錢去」(註:張愛玲習慣將「日曆」作「日歷」,為傳真故筆者引用
時沿用原字。)──這封信同時透露賴雅連開兩次刀、她自己牙齒也要動刀,手頭甚緊,
但對姑姑仍深情如此。最後從賴雅與自己的病況推衍到「諸如此類的「新」聞還沒說已感
厭煩,你可以想像我為什麼不寫信。」委婉淡化了斷絕聯絡的行為。只有最後寫到「今天
是陰歷除夕」等語,顯現旅居異鄉的孤寂,似乎也為打破靜默點出真正的原因。(中)
 5月21日,宋淇向陸運濤重申健康不佳,已經動完手術,剛從瑪麗皇后醫院住院39
天出院。信上說自己傷口已經沒有流血,但手術雖然成功,最後結果尚待觀察,需要靜養
(最後此病終身未癒)。由於陸運濤無法准許他請超過六個月的病假,因此他只得離職。
(中)
5月21日,宋淇向陸運濤重申健康不佳,已經動完手術,剛從瑪麗皇后醫院住院39天出院
。信上說自己傷口已經沒有流血,但手術雖然成功,最後結果尚待觀察,需要靜養(最後
此病終身未癒)。由於陸運濤無法准許他請超過六個月的病假,因此他只得離職。
 1963年5月24日,陸運濤回信接受辭職,並表示會命令林永泰,給宋淇整個六月的
薪水。從陸氏回信──「It is nice of you to write me such a friendly letter
which makes it the easier for us to part on friendly terms……」等語,看得出宋
淇之所以辭職當不止於健康因素。宋淇好轉後轉任邵氏,僅任閒差。邵氏當時宣傳部主任
鄒文懷是他在美新處時的老長官。
 1964年6月20日陸運濤夫婦率領周海龍、翁美麗夫婦及電懋明星團飛往台北支持亞
太影展,卻在所有重要獎項輸給邵氏──僅《京華春夢》(即張恨水的《啼笑因緣》)王
引、林翠獲最佳男女配角──掛頭牌的林翠因得女配角(女主角獎已被「安排」給《花木
蘭》的凌波),抗議並退回獎座。陸運濤心情不佳,台灣政府遂安排一行人赴台中參觀故
宮國寶,結果回程不幸在神岡上空墜機。
 該年7月24日,宋淇經手的《一曲難忘》在香港上映,同場加映《拿督陸運濤之喪
新聞特輯》。
 9月9日,非宋淇經手的《南北喜相逢》在港上映,是電懋最後一部黑白片。因陸運
濤、周淑美夫婦無所出,國泰發布由陸運濤妹夫朱國良繼任董事長。
 從上面這一連串事件來看,不難想像宋淇當時的無力與無助:公司出問題了,原本
不管事的老闆不斷從南洋飛來視察,最後直屬長官「自行」請辭,而他自己不久後亦離開
電懋。我有時候不免會想:那些飽載友誼與血淚的老膠卷,在森冷的倉庫堆疊久了,是否
會兀自燃燒、為那過往的光影繁華哀悼?在整樁《紅樓夢》中他不幸夾在公司和張愛玲間
,但只要衡量來龍去脈:宋淇根本是無力回天!
 幸而這段痛苦的經歷並沒有阻絕張愛玲與宋家的友誼,我們今天才能在張愛玲逝世
這麼多年後繼續看到她的《小團圓》、她的《雷峰塔》和《易經》。身為熱心的讀者,看
到這一切出於宋家的護持,真是再好不過!(下)
 (作者小啟︰本文引用未曝光信函皆出自宋以朗,在此致謝)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0,5251,110513x112010101300440,00.html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0,5251,110513x112010101400457,00.html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0,5251,110513x112010101500463,00.html
作者: heymei   0000-00-00 00:00:00
1961、62年對張愛玲真是夢饜,金錢的壓力太大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