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色,戒 ── 一個故事,各自表述

作者: strawsack (苞)   2009-03-06 17:57:35
李安:這就是愛啊!
張愛玲:愛?哼哼!
張愛玲短篇小說〈色,戒〉的故事母題本於當時的真人真事,與其說李安改編這篇同名小說,不如說兩者都是在同一母題下各自發揮的子題。
李的電影和張的小說,故事大綱和主要角色不變,但兩者卻有十分大的差異。
一、背景知識的差異:對於這樣的事件,要將它加油添醋說給別人聽,必然要先解釋一些問題。如:為什麼一群大學生願意犧牲奉獻到這種程度?這是李安自己的提問,而他給的答案是鄺育民和王家芝的遭遇背景促使他們願意這樣。對於這一點,張愛玲既不提問也不回答,因為對那個時代的人來說,這個問題很多餘。只要是那個時代的大學生,幾乎每個人都願意為了國家犧牲自己。﹝連作家都願意拋棄藝術呼喊口號了。這也是張愛玲被罵漢奸的原因,因為她的文章不呼口號。﹞而張愛玲的提問是:為什麼易先生那樣老奸巨猾的傢伙會上美人計的當?她的答案是,小說中王家
芝給易先生的答案:因為她要錢,而且她想要報復自己丈夫玩女人。光從問題的提出和解答,我們就可以很明顯的發現作者對於時代氛圍體會的差異。這不能怪李安,畢竟他是現代人啊!
二、角色的表面情慾:在張的小說中,如果就原先易先生認知的兩方關係,易和麥太太的外遇就像張其他小說中的外遇男女一樣。男人貪吃,女人寂寞。男人貪吃想打野食,女人寂寞只是想要人陪。女人或許會依賴對方,但如果你要說這是愛的話,哼哼!你可以聽到張愛玲在冷笑。因為易的身分特殊,所以麥太太又給了他一個自己一定要外遇的理由──報復。要男人相信一個女人願意冒著風險和自己往來,報復比寂寞更可信。沒錯!男人都覺得女人的報復心足以毀天滅地。前述者,皆為張愛玲視角。而李安呢?他戲中易先生是寂寞的,而且因為壓力大,他需要一個特別的抒
洩管道,所以他想搞外遇。﹝而且還有性虐待傾向。﹞而麥太太則用「愛」來打動他。
三、角色的內在情慾:前面談的是以麥太太和易先生來說,現在則是以王家芝和易先生來談。李安戲中的王家芝,因為愛國心加上喜歡鄺育民,﹝我覺得李安很強調這一點,從一開始大家討論要不要行動時,她是看了鄺的眼神才決定加入;後來她和鄺再次聯繫的種種細節也很明顯是互相愛戀﹞所以加入這個行動。一開始她對鄺是愛,對易是恨;後來,她和易之間的種種往來,到了決定攻擊的那刻,她已經對易由恨變愛,對鄺由愛生恨,當然前者促使她下決定的理由比後者大得多。她對鄺的感情是複雜的,對易也是複雜的。至於李戲中的易先生,他本來只是想找個情婦,最後
他愛上了這個情婦。再來看張筆下的王家芝,一開始就被塑造成女強人,她曾經想過自己「可能」喜歡鄺,但她後來又否定這個可能。對易,她總是心機重重,一直到買鑽戒那一刻,易就要死了,她才想到「這個人可能是愛我的」。張筆下的王家芝,既沒愛過誰,也沒被誰愛過。她之所以願意放過易,不是因為愛他,而是有感於對方「或許」愛自己,自己可能是第一次被愛呢!她對鄺只是擦肩而過,對易則比較複雜,但她不承認那是愛。那易呢?當他槍斃了王家芝一夥後,坐在家裡抽煙,他想的是「無毒不丈夫。我若不是這樣的男子漢,她也不會喜歡。她應該算是自己的紅
粉知己吧!」
有趣吧!李安戲中的男女,或因愛生恨、或由恨轉愛,此愛恨之大,足以為對方死。而張筆下的男女,從不認為自己愛誰,只是覺得「我想他是愛我的」。
另外提一下,我一直對張小說中的梁潤生很感興趣,小說中他是個沉默的人,他和王的心結是因為他上過王。以張的小說看,王對梁的感情遠較對鄺複雜得多,因為梁是取得她初夜而她所不喜歡的人。至於鄺,小說中她對鄺並無恨意,可見她沒有真的喜歡過鄺。現在想來,越覺得讀張愛玲的小說,其實是在讀她的人。在她筆下,沒有誰是值得愛得驚天動地的,就算是牽動生死,也只是因為「我沒愛過誰,沒誰愛過我,剛好遇上你」而已。哼哼!
唉唉!如果我是胡蘭成,張這篇小說早個幾年發表。我會問她:其實你誰都不相信,對吧?即使我們在一起,你也不相信我愛你,你也不相信自己愛我。那你為何和我在一起?只是寂寞,是吧?
作者: essendo (essendo)   2009-03-09 01:49:00
推~最後一段,張愛玲的口氣用得好,哼哼!!
作者: zephia   2009-07-27 22:45:00
我沒愛過誰,沒誰愛過我,剛好遇上你。說得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