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評論】菲律賓天主教傳統宗教味道流失

作者: monarchist (ドン・キホーテちゃん)   2017-06-08 01:07:08
為了不讓真正的意義消失,教會需要重塑一些如聖十字架節的傳統慶節。
五月的菲律賓充滿著各種節慶,這是我們於一百多年前從西班牙殖民者繼承下來的。有些
慶節有著宗教色彩,有些則是世俗的。
五月既是花之月,也是菲律賓悶熱夏天的最後一個月。不同的節日讓大家找到完美的藉口
,以為穿上清涼的衣服在街上以各種的飲品解渴——包括冰凍的酒水。
在各種夏日節慶中,聖十字架節有著宗教及傳統的意義。這個源自西班牙文「santa cruz
」(或聖十字架)的節日,據說是以敬禮遊行向找到「真十字架」的君士坦丁的聖海倫(
Helena of Constantinople)敬禮。
這個遊行在十九世紀被西班牙修士引進到菲律賓,雖則它看來比較像來自墨西哥——菲律
賓被西班牙殖民三百年時大部分時間的管治者。
聖十字架節慶典在過去的年代該有著莊嚴的儀式。不像近年的那樣,它必定曾經是一個誠
實至善的宗教遊行。節日的活動並未加以公開或予以宣傳,不像今天那樣大聲宣布是「選
美會」,是的,就像選美比賽中,在環球小姐的晚裝環節中渲染奢侈和色情那樣。
為防止堂區司鐸插手聖十字架節的活動,大部分慶典已經在遠離教會的地方舉行。特別是
那些有著男同性戀者穿著長裙禮服作為特色的遊行,他們更會以開蓬車代步,展示租借而
來的禮服。
在過去,慶節遊行是在教堂的庭院開始,再在社區中蜿蜒而行。圍觀者則手持燭光(因為
活動通常在黃昏舉行),目送隊伍最後繞回教堂中舉行彌撒。
聖十字架節原意是作為五月花節整個月以來的宗教慶祝的高峰。五月花節中,年輕姑娘會
每天在童貞瑪利亞的聖像上獻花。而敬禮萬福童貞聖母的高峰則以聖十字架節作結。
雖然在街道上舉行,傳統的遊行是莊嚴而非吵鬧的,更不是像近年演變成一場閃亮的裝扮
比賽那樣。
耶穌受難是天主教信仰的核心。故此,教會在追思十字架和耶穌受難的民間活動中保持可
見甚至有影響力也是合適的,即使非必要的。
聖十字架節現在已成為了本地人和外國遊客的大匯演,這似乎亦表示了菲律賓教會如何失
去對人們意識的掌控。
假若「皇后」和年輕少女們不可再作露背或低胸的裝扮;易服打扮的男同性戀者可以被主
教和神父們勸退;遊行過後的狂野舞蹈派對被禁止舉行,人們便乾脆把聖十字架節拿掉。
不過當然,在這個國家內有很多其他的傳統宗教慶節已被世俗化成為花哨的節日慶典,例
如馬林杜克省的莫里奧內斯節,伊洛伊洛的賓舞蹈節和宿霧的耶穌聖嬰節。
華麗的儀式如今在汗流浹背且充滿好奇心的觀眾面前上演,他們期待著死後出現大大小小
奇蹟。唯一在菲律賓極受歡迎的宗教活動就是在馬尼拉舉辦的黑納匝肋人節,參加者都期
望著有些奇蹟發生。
這些年來教會的影響力似乎真的減弱了。教會領袖應該找尋方法讓信仰有意義地重返人們
的生活中,甚至在這些一度有著宗教意義的活動裡。
以聖十字架節作例子,教會應重新組織活動並帶出慶節的宗教與屬靈本質。堂區神父不應
對「非宗教人員」作出讓步,就是那些奇裝異服設計師和享樂主義的企業高層,而他們正
主導了這個變得花哨的節日。
菲律賓教會依然可以透過堂區互動和熱忱保全這個世紀歷史傳統。堂區神父和教友領袖在
這些信友們參與的節日中的投身,更可以帶出一個有更強信德和更團結的基督徒團體。
_________
撰文:丹尼.維巴斯(Danny Vibas),馬尼拉新聞學教授。
http://tinyurl.com/y7zgokl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