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週一」生涯公益解惑:來幫幫小林同學2

作者: airturtle23 (三隻小豬)   2023-08-09 22:29:01
「Monday Blue Buster 藍色週一症候群生涯」公益解惑:來幫幫小林同學2
接續上週的話題。這週要來解釋一些名詞,以從「情緒流體」角度,來解釋為何小林同學
會形成如此的個性,其背後可能的養成原因,以及解法。
經過大量生涯諮商案例發現,由於人是情感的動物,並在第一求生環境的「家庭」中求生
,因而人的性格一開始是「被動」地被環境所養成。
而人的情感就像是透明的史萊姆一樣,小弟將它稱做「情緒流體」。它有強大的適應力,
會跟父母的互動模式與期望,產生一個「凹凸」關係;
而整個家庭,包含你、父母與兄弟姊妹,會形成一個「七巧板」關係。
人的個性與各種能力,也就是你的這個情緒流體,在與父母互動所形成的「凹凸結構」、
及將兄弟姊妹一起包含進來的「七巧板結構」之中,所產生的求生制約而養成。
其中,情緒流體會有「10定律、7本能」的運動規律。這部分由於邏輯複雜而龐大,有機
會逐步解釋。小弟正在著作相關文獻。
因此,當我們知道「人的個性一開始是被環境所養成」的這個關鍵假設,就可以反推個案
所處的成長環境,並因而找出個案在適應求生環境時,所養成的幾大「看家本領」,如此
就能推出興趣技能。
再將這些興趣既能提煉後重組,就能產生興趣工作,就像不用工作一樣。
並且因為每個人的成長家庭環境結構都不同,因此為產生不同的看家本領組合,也就是獨
特興趣技能組合,再將其專注發展,就會因為兩點之間最短的距離是直線,為什麼你從當
前狀態到成功之間的最短距離,而最快速地達到成功;
並因為「物以稀為貴」的關係,而最快速地快樂致富。
小林同學除了上週所提到的,父親是國立名校的大學講師,會以學歷論英雄無可厚非; 但
是可能因為缺乏親職教養專業,而已「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是非觀念,來教養子
女,因而可能過度保護與溺愛,才造成小林同學幾乎不具備生活能力。
除了有很大的概率是被重男輕女、或因為兒時因為是長男、又會考試,而受到溺愛所導致
的「媽寶」,
還有「依附理論」的「兒寶」結果。
可以谷歌一下「依附理論」,是在講一種有點畸形的親子結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