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 農業生態環境大樓 先期規劃構想書

作者: wildfish326 (Yu)   2010-09-14 03:58:49
本文為先期規劃構想書節錄
將於9/15(三)於校規小組會議討論
前言
農化系、生工系、森林系三系為農院中使用空間不足最甚者。各系系館分散,部分空間為
學校分發借用。現今研究空間簡陋殘破,登記建物年代已久,包含已廢棄之溫室、閒置之
實驗設施與綠地。除此之外農化系與生工系的研究、實驗空間配套措施不全,環境髒亂,
出入巷弄狹小,甚至並無救災車輛出入途徑,恐將影響教育品質與台大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因此期待藉本案之推動,彌補教學研究空間之匱乏,整合學術資源,更進一步改善校園
景觀,提升臺大整體環境品質。
建築量體概述
本案除提供三系教學與研究空間。另外歸劃單車停車空間,並開放會議室空間提供全院、
校使用。計畫興建地上六層,地下一層之建築物。地面層作為階梯教室、會議室、行政空
間等。另外重建農產品展售中心,以結合基地周圍的開放空間來形塑校園生活節點。二到
六樓空間作為教授及研究生研究室、實驗室、儀器室等;地下一層為本建築之機電空間、
腳踏車停車空間,及共用之實驗教室。
基地範圍
基地範圍為生命科學館對面,舟山路以北,農綜大樓、共同科大樓以東;水工試驗大樓以
西;園藝實驗室以南區域。考量生農學院與週邊環境包含溫室、瑠公圳水路以及校園動線
系統之整合,宜將椰林道以南、園藝系館以東包含保健中心的區塊納入考量範圍,以玆完
整。詳如圖(http://ppt.cc/HRwc )所示。並將校園環境納入考量。
基地/校園動線
本案位於校總區內,西接生農學院農業綜合大樓,南臨校園主要動線舟山路,北側銜接鄰
園藝實驗室與椰林大道軸縣,東側則為水工試驗大樓。基地長向面臨舟山路校園動線,未
來宜做為主要出入口。基地西側則有連通椰林大道與舟山路的南北向服務路線。
基地植栽概況
基地的現況蘊育著豐富植被。沿舟山路人行道有白千層排列,原生喬木有樟樹、朴樹、台
灣欒樹、楓香、榕樹、山櫻花等。其中老朴樹,樹冠寬闊,枝條彎曲,不只具有環境的價
值也有時間上的意義,受台北市政府列管保存。
其他大小樹木有小葉桑、黃心柿、血桐、山茶花、竹蕉、桂花、孔雀椰、黃椰、緬槴、人
心果、小葉欖仁、肯氏蒲桃、變葉木、枇杷、樹杞等,種類繁多。且大部分都是六米以上
,樹蔭遮天。宜於後續的設計中整體考量、適當規劃保存並融入開放空間的設計中。
生物棲地分析
本案基地鄰接瑠公池水源地與台大農場,周邊物種豐富。尤其圖中藍線範圍為參考生物多
樣性調查之鳥類分布熱點(http://ppt.cc/6Wnc )。建築設計需妥善考量生物走廊的沿續性
,善加結合林蔭式的校院幹道連結綠地。基於生態保存的觀點進行建築工程的開發,確保
生物生存途徑的串連,以期達到人文進展與自然永續共生共榮的願景。
週轉空間計畫
本案基地上現存建築物為農化系以及生工系之使用空間,為保存教學研究持續進行,擬於
工程期間遷移至適當位置。其中森林系將於工程完工後才由他處遷入,故無週轉需求。替
代空間之實驗室儀器搬遷、場地租用以及實驗需求之相關設備配合研究生空間添置(電力
、環安衛等),其相關費用擬由本案編列之拆遷補償費支應。週轉空間計畫分述如下:
農業化學系
農化系教授研究室擬租用學校空間約334.88 ㎡ (約101.3坪)。
┌──────┬──┬────┬────┐
│ 建物名稱 │編號│用途名稱│面積(㎡)│
├──────┼──┼────┼────┤
│農化系研究室│101 │ 實驗室 │ 135.0 │
├──────┼──┼────┼────┤
│農化系研究室│102 │ 儀器室 │ 11.38 │
├──────┼──┼────┼────┤
│農化系 │ │ │ │
│土壤實驗室 │101 │ 實驗室 │ 165.3 │
├──────┼──┼────┼────┤
│農化系 │ │ │ │
│土壤儲藏室 │101 │ 研究室 │ 23.2 │
└──────┴──┴────┴────┘
生工系
週轉空間規劃將分為實驗室室內空間、實驗室室外空間及研究生研究空間等三項來說明:
1. 實驗室室內週轉空間:
‧ 屬物理性質:包括土壤力學與沖蝕實驗室、灌漑排水實驗室及河川生態復育實驗室等。
屬教師研究領域相關實驗則安排在水工試驗舊館空間;屬學生修課實驗,則將借用土木
系大地實驗室相近實驗儀器。
‧ 屬化學生物性質:包括環境化學實驗室及環境生物科技實驗室等。屬學生修課實驗,則
將借用環境研究大樓屬環工所實驗室進行教學。屬教師研究領域相關實驗之替代空間,
則考慮水源校區思源樓或環境研究大樓空間等二個方案,若環境研究大樓可配合新大樓
施工期程,且環工所有意願暫時借用,則將以環境研究大樓為主要替代。
2. 實驗室室外週轉空間:實驗室外場地包括土壤沖蝕場地與人工降雨場地,以及空氣與水
環境實驗室等。新大樓規劃使用並無室外場地,考量完成後相關實驗室並無法移回,因
此室外實驗室朝向永久性設立。將調整本系農場溫室使用模式,以利實驗室室外空間整
體永久性的規劃。
3. 研究生研究週轉空間:租用學校計畫辦公室空間以容納。
工程必要性
本案位於學校核心區,然而,現況草木叢生雜亂,建物零散錯落,對校園景觀有極負面的
影響。多數建物為民國52年先後興建,受限於經費,無暇注重環境品質,更加欠缺校園整
體規劃的概念。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台大校舍先後更新重建。本基地,南臨舟山路與生
態池,北接椰林大道,師生往來頻仍,整建乃刻不容緩。分別就生農學院院方與使用單位
的考量,列舉說明如下:
農業化學系
該系自九十四學年起新聘五位教師,卻限於目前所餘空間無法滿足此五位新聘教師研究空
間需求。未改善前,皆需與系上別的老師共用空間。另外本系土壤與環境科學領域之相關
五位教師未能集中於農化舊館,而有兩位分屬在生農學院辦公室東側及農場辦公室東側二
地。計畫將釋出現有之研究室空間約為 962㎡,供農業生態環境大樓建造基地使用。待農
業生態環境大樓建成之後,本系土壤與環境科學領域的五位教師之研究室,將集中於農業
生態環境大樓,期能發揮群體合作教學與研究,擴大教學與研究成果。另外由農化舊館二
樓三位老師移出之空間,將供新聘五位教師作為研究室使用,解決本系新聘五位教師研究
空間短缺之問題。
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生工系自成立七十餘年來,目前大學部及研究所學生有308位,使用總面積為4,888㎡,與
部頒標準規定學生每人使用面積相較,相距甚遠,足見其空間嚴重不足。除此之外,其系
所空間分散在校園各處:五號館、農綜館三樓,以及向學校暫借浩瀚樓五、六、七樓等。
該系於民國九十年,由「農業工程學系」更為「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為符合更名目
標,陸續充實生物基因、環境化學、環境污染及生物污染等相關實驗儀器。為此,對於實
驗室空間的需求性,更甚以往,惟目前實驗室結構體老舊,整體修繕成效並不彰。因此亟
需較大之實驗空間放置生物、化學等精密大型儀器,確實改善目前實驗空間及配置,並提
昇實驗室教學研究品質。本計畫除了紓解本系目前既有教學及研究空間嚴重不足,也將因
應未來各類精密儀器實驗室及專案研究室之規劃進行,確實改善實驗教學之空間,以提升
本系學術研究品質。更可提供學校共同教室或行政大樓會議場地之使用。
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自民國九十三年起,由「森林學系」更名為「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為符合更名目標,
陸續充實環境資源及生態方面之教學及研究相關設備。為此,對於研究室及實驗室空間的
需求性,愈來愈多。該系目前使用空間為森林館、林產館、航測館及實驗小屋,總計使用
面積5,732 ㎡,依照教育部標準,尚不足3,972 ㎡,為生農院教學單位中空間不足最甚者
。航測館為四十多年前所興建,係屬無地基及空心磚建構之臨時性建築物,未達現行耐震
標準,安全堪慮,亟待改建。森林館則為民國47年興建,建築設計老舊,維修頻繁,實驗
研究及教學效果不甚理想。為符合國內高等教育之需求,並與國際潮流趨勢接軌,亟待擴
充教學空間,以健全教育學習的環境。
目的及預期效益
1. 改善校園景觀及環境品質
2. 提升建物及師生安全
3. 三系整合
4. 資源共享
5. 動線整合
基地配置構想
1.延續校園空間紋理:建築線、舟山路人行道
2.指認受保護朴樹位置
3.建築座向:建築量體以長軸 L形南北向配置,避開老朴樹,入口朝向舟山路,強化建築
物的自明性。 (圖示:http://ppt.cc/hitt )
4.集中開放空間:L型量體圍塑出入口廣場與院落式之中庭空間。
5.綠帶串聯:開放空間的配置上,東接生態水池與農場綠帶,西連鹿鳴廣場綠意。未來可
望銜接北面園藝系之重整空間。
6.視野景觀:發揮基地外部資源最大的效益,爭取最佳的視野。
7.公共可及性:大型會議室與福利社(農產品展售中心)位於地面層與動線樞紐。
8.農產品展售中心:配合新建築設計案與景觀規劃原址重建。
配置方案
D案(本版次 2010.09)
‧ 一樓入口空間挑空,以增加開放空間之流通及通視性。
‧ 建築面積:1666㎡
‧ 腳踏車停車:地上120;地下305,共425部
空間調整計畫
三系現有空間 16,518 ㎡,空間量不足4,075㎡(樓地板面積)。擬拆除目前使用中的農化
系、生工系實驗室等空間,騰出約 4,500㎡基地面積興建大樓,並歸還校方 1914.179㎡(
樓地板面積),並將林產館與航測館區塊拆除以銜接校園綠帶。農業生態環境大樓新建總
樓地板面積約 10,800 ㎡。
農化系(現況面積:5,829㎡)
1. 保留:三號館(農化系館)、農化二館暨行政大樓、計 4,616㎡。
2. 交還:農化系實驗室 251.219 ㎡ 。
3. 配合生農學院空間調配:洋菇實驗室255 ㎡。
4. 拆除:農業化學系研究室、農業化學系土壤實驗室、農化系土壤儲存室、農化系土壤倉
庫共705.185 ㎡。
5. 小計:使用新建築物 1,002 ㎡,合計使用 5,482.23㎡ [部頒標準:5,241㎡]。
生工系(現況面機:4,889㎡)
1. 保留:五號館(生工系館),農工系研究室(生工系館),五號館(生工系館)增建,
計1,995.05㎡。
2. 交還:浩瀚樓(放射線待處理物管理處),計1662.96㎡
3. 配合生農學院空間調配:農業綜合大樓三樓西側,計421.437㎡
4. 拆除:農工系實驗室、農工系廁所共809.296㎡
5. 小計:使用新建築物 3,604㎡,合計使用 5,599㎡[部頒標準:5,906㎡]。
森林系(現況面機:5,800㎡)
1. 保留:森林館及森林系溫室共4009㎡
2. 拆除:航空測量館、林產館、森林系實驗屋1、森林系實驗屋2等共1,934.586㎡。
3. 小計:使用新建築物 5,471㎡(含林產館相關老師之研究室及臺大實驗林管理處臺大研
  究中心空間),合計使用 9,480㎡ [部頒標準:9,446㎡]。
其它
農產品展售中心(66.107㎡)沿路口退縮,遷移至基地內適當位置,計畫保留戶外餐飲空
間,納入細部規劃中。
小結
以上為農業生態環境大樓新建工程之先期規劃構想書之節錄部分(總頁數 166頁),另外還
有環安衛對此建案等環境風險評估(A4 word檔整整四面) ,因為擔心各位觀看不易,因此
未全部呈現,環安衛中心目前風險評估結果(火災:高 [化學性實驗室加上木工場]、汙染
:高[實驗室揮發氣體]、噪音:高[排風機聲音] )。總之環評看起來不是很佳,但是農學
院這三個系的現狀又頗需要新空間來做改善,還需要再作討論吧。
這個案子還在規劃構想階段,並不是最終定案!
感謝大家撥冗閱讀,歡迎大家提出意見或想法
禮拜三校規小組將召開學期第二次會議,我們會將今晚至日後同學之反應,提供給校規小
組知道並做改進!日後最新消息,校園空間工作坊將會提供資訊。
學生會學術部校園空間工作坊
作者: jaxsylu (彧)   2010-09-14 10:33:00
作者: longdistance (fastball)   2010-09-14 12:55:00
猛人
作者: garyqqq (哈哈哈)   2010-09-14 21:48:00
高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