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 《tmwolf (魯神)》 之銘言:
:
: ※ 引述《GTES (GTES)》之銘言:
: : https://game.ettoday.net/article/3068511.htm
: : 《第一神拳》作者強調「AI永遠贏不了人類」:因為它們不會死亡
: : 2025年11月17日 08:49
: : 記者楊智仁/綜合報導
: : 在東京池袋舉辦的「國際MANGA會議 Reiwa Toshima」於日前登場,由一般社團法人 MA
NG
: : A綜合研究所 主辦,吸引眾多業界人士與學者參與。今年焦點之一是討論生成式AI對漫
畫
:
: : 談到對AI的態度,森川強調「只要能讓我畫得更好,我就會用。」他表示AI只是輔助工
具
: : ,不會取代創作者的核心價值,同時支持日本漫畫家協會早前發布的《生成AI時代的創
作
: : 與權利共同聲明》,主張「保護著作權就是保護創作者」。然而,森川也指出 AI 極限
,
: : 「AI 永遠贏不了創作者,因為 AI 不會死亡,真正的創作源於人類願意以生命為代價
去
: : 追求的執念與痛苦。」
:
: AI沒有創作的欲望,它不會主動生圖做影片寫小說,都是在被下指令要求後才做的。
這裡就有點不對了
被下指令才行動這點,人類也是一樣
生命的原動力不是你自己產生的
我們都是基因的奴隸
只要機制沒有壞掉是個健康的人
就算你產生想不開的念頭
最後還是會因為“怕死”而打消念頭
健康的人沒辦法抵抗要你活下去的本能
你的生存動力不是你自己能決定的
不然幹嘛要反基因方程式
再提到更深的
AI沒有創作的慾望跟動力這點也是不太對
AI在做事學習的時候 是仿人類的多巴胺受體
有獎勵機制跟跟扣分機制
人類能做的就是像教小孩那樣把獎勵機制設定好
其他的讓他自己去摸索
而AI如果獎勵機制沒弄好養壞了
就整組打掉重練就好不像肉身的人類一樣有道德問題
加上強大的算數能力
就是因為這樣AI才強大
既吸收多巴胺機制的優點
有自由學習的空間
又排除了肉身的不便
https://youtu.be/5MWdUkudsmE?si=gA1KkcMNIgfFiLzK
人類定型之後就很難再去改變多巴胺受體習慣獲得的獎勵機制
所以才會有人告訴你
不要一直抖音 短影片 不要吸毒 不要沉迷賭博
一旦多巴胺受體壞掉之後
即便你一年都不再接觸
你的身體也會記住那個爽感
一個念頭想起就會讓你再忍不住重蹈覆轍
拿AI來說就是
被設定做那些黃賭毒的事情一次就會加一萬分
那AI跑起來肯定沒辦法好好做其他事
不要再覺得AI沒有慾望啦
AI跟你一樣都有慾望
而且AI出生就被設定好了會不會走歪
人類則要自己摸索
但是某些特定的加分項例如黃賭毒
也是早刻在dnA裡面的
多數人碰到也是身不由己
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有第一次
我覺得這影片講的最重要的一點
就是人類可以去思考那些會刺激多巴胺分泌的事情
但卻很難改變他的加分項或扣分項
這是基因訂好的
所以毒品很危險
但AI可以透過人類的手自由設定加減分的項目
再無聊的事情 只要設定好
AI也可以像吸毒一樣一直做
:
: 而欲望來自於不足,不足會造成痛苦。
:
: 因為有想說的事,不說很痛苦,所以才要說出來。因為有想畫的畫,不畫很痛苦,所以才
: 要畫出來。
:
: 大家都愛笑富樫拖稿休刊,但是當他拖著病體作畫的時候大家又緊張了。他為什麼要拼著
: 畫圖?
:
: 這就是森川在這邊講的,以生命為代價去追求的執念與痛苦,不創作的痛苦已經超越對生
: 命流逝的痛苦了,因此富樫才以生命為代價去創作。
:
:
作者:
NDark (溺於黑暗)
2025-11-17 15:35:00可以不要用亮色嗎 眼睛有點受不了
說到底沒有人類ai還是不會動就是了差異在這 最起碼想要講什麼應該是人類要去決定而ai能做到的是幫忙
AI不會自主創作,而且獎勵機制跟有沒有慾望沒關係吧,那只是單純描述一種擬合目標的方式,要解讀成慾望要先確定AI是否有主觀意識產生慾望
如果連人生體悟跟總結的權利都放棄了那能是多動人的故事也值得懷疑
所以AI也會肚子餓要東西吃?看到裸男/女會起色心?
人類的慾望也不是主觀意識產生的而是你的製造者 “雙親”賦予你的
如果真的要量化創作帶來的情緒價值的話,其實即使在沒有AI的時代,世上也一直都充斥著廉價的感動,AI用一種虛無的方式填滿了這些需求,不需要人類的連續性和主體性就能產生故事
加分項的 “餅乾”就是AI的糧食 你看到的神經大人有時候不聽話的時候烏龜會說給你“餅乾” 就是用獎勵機制設法觸發做事的動機更不用說人類想吃東西也是獎勵機制在要求你去吃 不然你餓了也不會想吃例如厭食症患者 無法產生想吃東西的動力 那身體餓不餓又如何呢 你以為人是餓才想吃 那真的是大錯特錯 不餓卻控制不住食慾吃到吐出來的人大有人在
作者:
Dirgo (靜!)
2025-11-17 15:55:00讓我想起yt讓ai跑寶可夢的模擬,走到一定進度以後就開始鬼打牆,跟玩膩了有87%像.
蛤 慾望不是主觀意識產生的,那你倒不如說人根本沒有主觀意識
看到美食廣告而去點外送或產生食慾的時候真的都是因為餓? 是過往美食的體驗觸發你的大腦獎勵機制吃或不吃從來就不是餓不餓的問題要不要吃只取決你想或不想吃餓也只是可能讓你比較想吃而已但剛剛已經討論過 本來想吃東西的慾望 看到噁心的東西可能就沒心吃了如果想吃東西只是餓不餓 那就沒有胖子瘦子了更不可能會有人肚子餓還挑食了
但這也是個方向沒錯,如果AI有像碳基生物那樣的精密受器非自願的不停接收訊號 與肢體和嘴巴能下意識地做出反應 那可能某種程度也算達成所謂主觀意識了
完全是謬論 這樣說你也沒有你的主觀意識 都是你父母給你的 那你父母叫你做甚麼你應該都只會順從不反抗
我今天晚餐不管怎樣就想吃火鍋,這樣對你來說是不是也不夠主觀xd
每一項食物對你都有個分數分數高的食物不餓看到也會想吃分數低的食物餓了你也不想吃
我知道原po從RL出發就是假設人的行為決定都是受到環境影響,那些人類的創作也都是某一系列事件的排列組合產生的必然結果對吧,但是這種強假設方便為各種行為開脫的理論我是覺得不太有趣抱歉不是針對原po,是對整個AI方法論都覺得不太有趣(但很好用),現在AI發展就像是地心說,不停堆算力擬合可能根本不存在的行星軌跡,但因為經濟價值太高,多少排擠了其他潛在的地動說程度的理論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