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給我用公制單位啊!

作者: MutsuKai (夜羽大人的小惡魔)   2025-09-13 21:32:32
: → kirimaru73: 適量就是問候食譜作者老媽 09/13 16:53
: → Lisanity: 少許:少許是幾許啊!? 09/13 16:53
: → ainamk: 適量跟少許是有料理經驗的人才懂的 09/13 16:55
: 推 jackie1115: 適量就是自己照口味來加,不過對料理經驗不多的人來 09/13 16:56
: → jackie1115: 說就只會覺得莫名其妙 09/13 16:56
不寫清楚真的很鬧
會想去買食譜的人,大部分都是新手吧?
不就是不會做這道菜,或是沒做過這道菜 才要去買食譜來看嗎?
阿你他媽寫個適量 少許 根據個人口味
靠杯就沒做過我怎麼知道做出來味道是鹹還是淡
就清楚的標記好幾克 幾ml 或是幾匙(量匙 1/4 tsp, 1/2 tsp, 1 tsp, 1 tbsp)
那第一次做就照著做
然後做出來以後 再根據這次做出來的口味自己去做調整 不夠鹹就加 太鹹就少放
不是他媽的一開始就寫個適量 少許連個標準都沒有 跟通靈一樣
作者: eva05s (◎)   2025-09-13 21:33:00
一般來說會這麼寫的都是加不加無所謂居多的啦...一般來說
作者: LAODIE (老爹)   2025-09-13 21:33:00
少許 適量 真的無敵靠背
作者: wk415937 (wk4)   2025-09-13 21:38:00
作者: Luciferspear   2025-09-13 21:45:00
那就跟老塞在那邊無名火罵學徒連這都要問一樣意思
作者: newgunden (年中むきゅー)   2025-09-13 21:58:00
一茶匙,啊湯匙大小也沒統一啊
作者: daidaidai02 (不推理的名偵探)   2025-09-13 21:59:00
一茶匙是固定的
作者: LAODIE (老爹)   2025-09-13 21:59:00
茶匙是真的有標準化的 食品材料行有賣
作者: yyh121 (' 3' /)   2025-09-13 22:00:00
你有沒有想過它為啥叫 一茶匙 不叫 一湯匙
作者: JaccWu (初心)   2025-09-13 22:01:00
記得一湯匙也是有個標準的
作者: a123444556 (嵐)   2025-09-13 22:15:00
少許跟適量真的是很靠背 網路上的食譜寫這樣誰懂阿 ==
作者: zseineo (Zany)   2025-09-13 22:19:00
請google計量匙
作者: p08171110 (阿瓜)   2025-09-13 22:22:00
廢話 每家調味料味道都有差別,不這樣寫你照著加味道變了怪誰
作者: nahsnib (悟)   2025-09-13 22:41:00
我還真難想像氯化鈉能有啥不一樣的味道
作者: ainamk (腰包王道)   2025-09-13 22:43:00
即使是到高級精鹽那種程度都還是有雜質 岩鹽什麼就更多了
作者: p08171110 (阿瓜)   2025-09-13 22:46:00
不講鹽糖比較可能差距小的,光醬油味道就差很多了醬油、米酒、白胡椒這些臺灣常見的調味料,牌子都很多種,味道上也會有差,其中醬油又差最多
作者: guogu   2025-09-13 22:49:00
每家的調味料味道不一樣可以寫用哪一牌的阿==
作者: whitecan   2025-09-13 22:49:00
所以說甜點比較好做,幾克都寫清楚了,照著做一定能吃
作者: guogu   2025-09-13 22:50:00
沒能力根據味道調整的 寫適量他知道每家調味料不一樣又如何
作者: ainamk (腰包王道)   2025-09-13 22:50:00
是有這種食譜啊 但是只要寫過一次終身就背著業配標籤了
作者: f1426871 (熊寶)   2025-09-13 22:52:00
相比直接講量要多少,教讀者要邊放邊試味道,我覺得更重
作者: ainamk (腰包王道)   2025-09-13 22:52:00
有能力抓份量的人不代表有能力自己創造新料理
作者: ainamk (腰包王道)   2025-09-13 22:53:00
沒有叫你蓋鍋蓋不要自己蓋 蓋了鍋蓋時間到前不要拿起來看初學者取向的食譜都會把這些寫在緒論(?)但我猜很少人會看
作者: gox1117 (月影秋楓)   2025-09-13 23:16:00
蓋鍋蓋還好吧== 別亂開鍋蓋比較重要
作者: Bewho (壁虎)   2025-09-13 23:17:00
剛住外面試著煮飯的時候看到這種食譜真的會覺得很燥,煮沒幾次就繼續外食了。生小孩後固定有在煮,看到這種食譜就能理解了,他調味料有寫出來我還是先加一半,自己試味道覺得不夠再加一些,而且很多東西味道真的不一樣,他寫味精,我用的是康寶鮮味炒手,他寫生抽,我用的是李錦記甘甜滷醬油,他就算寫到幾g幾ml,我照著加味道也不一定好,反正味道淡了就多加點調味料,味道重了就多加點水或牛奶再煮,這種地方只會影響好不好吃不會毀掉整道菜,火候才是食譜最重要的地方抱怨適量少許這種東西就跟反問ctrl+alt+del是要分開按還是一起按的完全電腦菜雞一樣,會發生在剛碰煮飯的人身上,你硬著頭皮煮幾次就不會有這種問題了。前幾次很難吃就很難吃,畢竟連照著說明書按步驟組電腦都可能會遇到bug了,你想要第一次就照著書完美做好一道料理才是想太美了
作者: groundmon (JJ)   2025-09-13 23:25:00
溫度濕度、食材本身差異,別的調味料的差異(比如你用的醬油比較鹹,那鹽要加幾克?)口味喜好,這些都會影響調味。而且本來食譜就不是讓你做一次就成功的,如果你是新手那更應該多多從錯誤中學習,不然永遠學不會依照狀況調整
作者: MutsuKai (夜羽大人的小惡魔)   2025-09-13 23:26:00
對啊 你都講出問題了,你有煮過幾次,才知道自己口味,而且他有寫出來份量,你自主調整加‘一半’才試味道,今天一個新手,就算材料不一樣,他也應該要有一個依據去增加或者減少,不然新手連‘一半’是多少的一半都不知道
作者: groundmon (JJ)   2025-09-13 23:27:00
甜點又是另一回事,製作糕點麵包更像化學實驗,份量錯可能就會變完全不一樣的東西
作者: MutsuKai (夜羽大人的小惡魔)   2025-09-13 23:29:00
沒人說要一次成功,食譜寫生抽適量,你根本不知道加多少,如果食譜寫生抽20克,你加入醬油20克,煮完發現太淡,那下次就會知道我要加醬油30克或者更多,會更快掌握需要的量,這就是為什麼要給定量一個食譜寫醬油20克 鹽20克 煮完發現鹹 那下次就能改改醬油15克 鹽15克,而不是一開始就寫醬油跟鹽適量,誰他媽知道要加多少
作者: groundmon (JJ)   2025-09-13 23:34:00
多做幾次、多做幾道菜,看到食譜就會有概念了啦,至不濟一點一點加,邊加邊試味道阿你需要的是練習。所有會料理的人都會認同「適量、少許」這種寫法的必要性,而且這還是世界慣例,未來也不太可能會改
作者: GAIEGAIE (該該)   2025-09-13 23:58:00
因為中菜習慣鹹了加糖 甜了加鹽 一道菜 師傅嚐過幾口搞不好就灑了幾次調料 才會這樣說不準
作者: kayliu945 (kali)   2025-09-14 00:12:00
如果很必要那應該寫出加到多鹹 加到多甜這樣 不然實在很難想象他想表達什麼
作者: laio   2025-09-14 00:19:00
生抽是啥?中國來的嗎對會煮菜的人來說「適量、少許」這種詞就是給他們看的。初心者就去找有明確定量的食譜就好啦學除法前要先學乘法吧
作者: kayliu945 (kali)   2025-09-14 00:29:00
會煮菜的就算看到單位也能自己調整阿 寫成適量有哪裡比較好嗎?
作者: AkiHimeTMT (亞綺羅森我老婆)   2025-09-14 00:29:00
又觸發警察敏感肌了
作者: laio   2025-09-14 00:51:00
會煮菜的人看到「適量」就會知道要按照口味、調味料品牌、材料來適量調整。比如煮馬鈴薯燉肉好了,調味料主要有醬油、味淋,清酒跟糖。這時候給會煮飯的人看,調味料寫「適量」就完事,因為調味料的量還要根據你的醬油、味淋品牌還有加入多少洋蔥?多少紅蘿蔔?來做調整。寫定量的話還要額外解釋如果你洋蔥紅蘿蔔放比較多,因為他們兩個都會出水加上本身帶甜味所以你的糖要少?克。這?克怎麼訂出來?
作者: ainamk (腰包王道)   2025-09-14 00:53:00
laio大講的這些東西其實有專門的書在教
作者: laio   2025-09-14 00:53:00
光是紅蘿蔔一根、洋蔥一顆大小都不同了。難道你要連紅蘿蔔、洋蔥啥的都用磅秤秤過嗎?
作者: ainamk (腰包王道)   2025-09-14 00:54:00
不過沒人帶的新手很容易會直接跳過這種基礎直衝高難度食譜
作者: henry1234562 (亨利二十三)   2025-09-14 01:19:00
適量少許就不應該出現在食譜上如果這是隨便你調味用的 就寫清楚啊按照個人口味調適 不是這個食譜重點就好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01:26:00
適量/少許=有經驗的人才知道要加多少 定量後面再標註依個人口味調整=無論有無經驗都能知道要加多少 幾個字而已 對有經驗的人來說就沒什麼差 對經驗不足的人來說差很多
作者: ainamk (腰包王道)   2025-09-14 01:29:00
對經驗不足的人來說瓶頸就不是只有這個適量啊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01:30:00
然後如果還要考慮到其他東西的話 那乾脆只需要寫用到的食材跟調味料就好了 食材跟調味料的數量都不用寫了 反正都需要自己去調整我是不信就算是有經驗的人想做一道沒做過的菜 看到只寫步驟 其他都寫適量甚至不寫的食譜不會賭爛或是滿頭問號既然瓶頸不是這個 那寫清楚一點少掉一些變數不是更好嗎
作者: ainamk (腰包王道)   2025-09-14 01:39:00
就 真的不需要知道多少 會想要解釋的點不在那邊看你這個反應大概是沒有長時間在學料理吧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01:44:00
是啊 所以我覺得這種食譜對於經驗不足的人來說只會覺得困擾 有經驗的人都知道做一道菜變數很多了 那食譜寫個定量減少變數有什麼不好?寫定量有什麼壞處嗎
作者: ainamk (腰包王道)   2025-09-14 01:46:00
就 「適量」這東西是在你看食譜前就該學會的基礎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01:47:00
有經驗的人也是在一堆變數下試錯走過來的 那改善幾個字就能讓經驗不足的人減少做這道菜成功機率高一點 我不懂有什麼反對的理由
作者: ainamk (腰包王道)   2025-09-14 01:47:00
跟上面laio大講的那些東西一樣要先搞懂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01:49:00
*減少變數
作者: ainamk (腰包王道)   2025-09-14 01:50:00
當你連適量都還要指導時會有非常多事情需要耳提面命
作者: f1426871 (熊寶)   2025-09-14 01:57:00
" target="_blank" rel="noreferrer noopener nofollow">
其實是有那種連菜量調味料要幾克都有寫出來的食譜,但調味料建議不要一口氣全放,分次試味道會更好,而且試味道的過程,也是很重要的學習過程。附圖衛宮飯的食譜。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02:01:00
我是不覺得有多少第一次想做一道沒做過的菜然後跑去看食譜的人還會知道要先把所謂的適量/品牌差異/食材差別等等的學到自己都懂了才有看食譜的資格 大部分的人還不都是自己看食譜然後一直試出經驗才學會那些東西 什麼時候變成看一份食譜反而要有那些門檻了
作者: ainamk (腰包王道)   2025-09-14 02:03:00
那個門檻其實是你原本應該要在國中家政學會的東西…
作者: shlee (冷)   2025-09-14 02:11:00
覺得國中家政都會教的真的是想太多了 多的課堂是被拿去做其他事情 甚至學完過了幾年空窗期想要開始自己做菜早就忘光了 今天就是在討論經驗不足的人需要食譜上面寫定量減少變數 然後反而變成看食譜的自己不懂那些東西門檻不到沒資格看食譜才莫名其妙 要說每個想開始動手做菜的人看食譜時都懂那些東西鬼才信 還不都是自己慢慢試出來或看到有直接寫定量後 開始累積經驗才懂那些東西寫定量的好處是讓沒什麼概念的人可以先有一個基準再依照自己的情況去調整 每個人都有新手期 寫定量我唯一能想到的壞處只有寫的人要浪費幾秒鐘多寫幾個字通常就是寫的人只打算給中上級者看而已 沒有考慮到有初級者會看自己寫的食譜無論是初中上級者都有需要看食譜的時候 只是對於中上級者來說一份食譜裡很多地方憑藉自己的經驗已經可以忽略 那多一個對中上級者可以忽略的地方但能幫助初級者有基準點能當參考沒什麼不好
作者: Solid4 (Pedot)   2025-09-14 03:20:00
要求給個參考基準或範圍我覺得不過分第一次做的 別的國家的菜系 要怎麼在家政課上學他們的適量
作者: rickey1270 (我大奈亞子毫無死角!!)   2025-09-14 03:45:00
作者: darkhero7449 (...)   2025-09-14 07:37:00
中肯
作者: MIshad (米寫)   2025-09-14 10:04:00
不是從少加到多 自己吃的爽的味道就行嗎 這也能戰我爸就是那種煮飯不自己試味道的 整天在那糾結少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