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 《alinwang (kaeru)》 之銘言:
:
: https://news.gamme.com.tw/1771139
:
: 《吹響吧!上低音號》日本作家批評劇中學生只為了奪金 根本沒有真心在享受音樂
:
: 由武田綾乃創作,以高中管樂社為主題的日本小說系列《吹響吧!上低音號》,自從被京
: 都動畫公司改編成多部電視動畫、電影之後,就讓許多動畫迷見識到了日本國高中管樂文
: 化的厲害之處。然而最近許多日本音樂家就議論起了,為什麼日本國高中的管樂文化如此
: 盛行,但是卻很少能夠踏上世界舞台呢?日本資深作家松浦晉也就表示,看了《吹響吧!
: 上低音號》就知道,這是因為學生們只是一心想奪牌,根本沒有享受音樂的緣故啊!以下
: 就跟著宅宅新聞一起來看看,他是怎麼說的吧~~
:
: 「我在網路上看到有一種說法,指出全日本的管樂人口多達500萬人!但是為什麼日本管
: 樂的水準卻沒辦法登上世界舞台呢?(當然也是有個案的例外啦)歸根究柢,日本的音樂
: 大學程度已經比人低了,又加上根本沒有多少人愛聽所謂古典音樂的緣故吧?」
:
: 「日本的國高中管樂強到讓外國人聽了會嚇到昏倒的程度。讓人昏倒的理由不只有實力太
: 強,還有一個理由是,怎麼可能在國高中階段就這麼『厲害』。當他們得知為了變得這麼
: 『厲害』所犧牲的東西時,也會感到震驚。我有個德國朋友就說:『如果真心教孩子們音
: 樂,是不可能變得這麼「厲害」的。』」
:
: 程塚繁樹指出,日本人教音樂都只是教技術,或是教比賽和考試的訣竅,但是卻沒有讓孩
: 子從小培養對於音樂的興趣。如此一來就只會訓練出一群空有技術,但是對音樂沒有興趣
: 和熱情的人。而且如果技術本身就不如國外,那也難怪日本的管樂團走不出日本了。
:
: 這種說法隨即引爆熱烈議論,許多曾經待過管樂社的網友,或是讀過音樂大學的音樂人,
: 都陸續出面分享自己接受嚴苛訓練,以及犧牲青春時光練樂器的心情。
:
: 最近才有日本律師團體,因為隸屬管樂社的高中生受不了「每個月192小時」的高壓練習
: 自殺,而要求政府加以管制
:
: 「我在《吹響吧!上低音號》這部作品感到的不對勁,正是因為這一點。什麼『金賞』、
: 什麼『全國大賽』這些目標,其實跟音樂的本質根本毫無關係。那種整齊劃一又震撼人心
: 的演奏,反而完全缺乏音樂的內涵。看到那些人毫不懷疑地、拼上整個青春去追求這種空
: 洞的音樂,讓人感到一股莫名的恐怖。」
:
: 聽來和我們的少棒 青少棒很像,不知橘色惡魔每個月要練多少小時?
:
日本在管樂發展的歷程中,挹注了很多的資源,除了最初目的是要推動音樂教育外,也連帶
形成了相當龐大的產業鏈
這個產業鏈確實推進了管樂領域的發展,尤其在中等教育的範圍內,日本可說是打片天下無
敵手,但是同時也產生很多問題
最明顯的就是原po文中提到的過度練習
當然你要學好一項技藝,練習是最重要的,音樂人應該都希望自己一天能有48小時和無盡的
體力來練習
但是舉例來說,現在指標性的學校,大阪桐蔭,他們一年演奏的樂曲數是200首以上
https://i.imgur.com/845PsGk.png
雖然有部分是因為他們和出版社有合約關係,但是這種數字真的是有辦法讓學生好好享受音
樂的嗎?或是說,樂團真的有好好把音樂的內容處理好?
在亞洲教育觀念下,日本的管樂領域非常重視比賽
除了每年都會辦作曲比賽來募集新的指定曲外,也會有作曲家一直創作新曲目和教材來給各
個學校使用,甚至地區的指導老師還會有研討會交流
但也因為這種比賽取向,無論是在樂曲或是音樂的詮釋上,出現了一種把音樂藝術標準化的
氛圍
像是某樂曲的某某段落就一定要這樣處理;某個樂器和某個樂器之間的音量平衡一定要什麼
比例
甚至在樂曲上,老師為了比賽取向,會選擇「好處理」或是「方便閃弱點」的曲子,使得大
部分都樂團選曲出現某種程度的單一性,也影響跟出版社簽約的作曲家,只願意產出某些格
式的曲子
例如在台灣管樂也很夯的作曲家樽屋雅德
他的這兩首曲子,無論在日本還是台灣的學生樂團都很常拿來當比賽選曲
https://youtu.be/tTTJeqQpUg8?si=6gtMGI15bBI1B7KS
https://youtu.be/XlqnwLH3fEM?si=t4V97w93SIlxsHF7
老實說就是換湯不換藥的商品
不是說商業化不好,古典音樂從很早期的文藝復興開始就一直有很大一部分是商業化的產物
,但這並不影響其藝術的崇高造詣
在日本管樂產業環境下產出的這些作品,很可能留不過半個世紀,但卻是學生們最主力練習
的曲子
雖然環境不同不能直接對比,但是簡單瀏覽一下WMC世界管樂大賽的參賽曲目就可以發現,
還是有相當大程度的差異
日本有曾經挑戰過這個世界舞台的紀錄,我印象是只有2016年的青森高等學校,自選曲是真
島俊夫的嘔心瀝血之作les trois notes du japon
當然台灣的管樂是落後日本一大截的(但是到了音樂院等級就還好),日本還是建立了一套
很利害的範式來實現基礎音樂教育,值得借鏡
當然還有最基本的民族性差異,這是一段最近在台灣音樂老師圈內很紅的影片
https://youtu.be/jezB4Vi1o7s?si=YFF7tjjqf0reR8ag
但是如果一個月150小時以上都是這種環境,那可能真的要想想
音樂應該更重視個人 團體練習量那麼大我認為本末倒置了
他們的標準化真的很厲害,就像在欣賞工藝品一樣的技術,不過藝術有時候是需要活潑的變量
作者:
Ttei (T太)
2025-04-25 11:15:00每三天就要背兩首曲子這什麼鬼
作者: adasin (ada) 2025-04-25 11:16:00
原來是音樂產業鏈 難怪這麼多人拚
作者:
j2squared (j2squared)
2025-04-25 11:16:00就算有熱情也會被這種練習量耗光吧
作者:
Cishang (辭..)
2025-04-25 11:16:00就甲子園化,不打算打職棒
作者:
vsepr55 (vsepr55)
2025-04-25 11:18:00原來是請童工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5-04-25 11:19:00你要說的話澤野弘之也是商業作曲阿
這種比起音樂更像是一種集體努力的青春吧大多數人畢業後也不走音樂
作者:
emptie ([ ])
2025-04-25 11:24:00所以澤野的那堆風格都差不多的東西也不是人人買單啊……
作者:
Oswyn (Oswyn)
2025-04-25 11:24:00套個成語就是揠苗助長 小時了了產出一堆複製人大軍
作者: adasin (ada) 2025-04-25 11:27:00
這些就是所謂的分母 總是要有基本盤來當產業的分母
所以日本生產樂團成員的質與量都不錯 但獨奏家或指揮家就GG了當然後者不是沒有但跟他們的投入不成比例
作者:
dos01 (朵斯01)
2025-04-25 11:31:00這篇說到個重點 : 閃弱點就是因為音樂比賽是扣分制 比起更好的表達 更有情緒渲染力不出錯反而能拿到更高分而且...這其實也更公平就是了比起說某個評審堅稱一個參賽者演奏得特別好而加分大家還是更能接受哪個人失誤最少而得到優秀的名次自然而然就會變成這種環境
作者:
roc074 (安安)
2025-04-25 11:39:00嗯……看起來多數人都不是從小學就開始被管樂團壓榨的呢XD,記得沒錯當時國中要參加比賽的時候是135分部,246團練,禮拜日額外挑弱點繼續練,回家早上起來開始背譜繼續練,還記得上低音號裡面出現在樂譜上的塗鴉嗎?因為大家早就練到反射神經了……最後的成果大概就是拿下全國特優+國家音樂廳表演+日本邀請演出,值不值得就很看個人了。
作者: adasin (ada) 2025-04-25 11:41:00
管樂團 台灣小孩子去學的很少見吧 會去的都會覺得是菁英
作者: adasin (ada) 2025-04-25 11:44:00
我從小大大是沒見過 典禮都嘛直接播音樂 (大概我是鄉下人
我鄉下小學升旗是樂隊演奏的...一個年級只有甲乙兩班的那種
我國小國中都是進樂隊班,但都是剛進去老師就退休了國小就算了,國中要弄個名目才符合資優教育班,於是
作者: moon1000 (水君) 2025-04-25 11:50:00
學校有管樂隊的蠻多吧 國樂比較少
就變成練合唱。是有體驗過那種一週借了一堆課來練習習的生活。除了聯考要考的科目外,國中三年還真沒上過其他課程。那時的音樂社團大概就這種形式...
作者: st856533 (Jimmy) 2025-04-25 11:52:00
不對啊,劇中不是有選擇要自己訂目標
作者: ShiinaKizuki (磨鏡) 2025-04-25 11:53:00
我不知道欸 好的藝術家再怎麼天才也要拼死練習 學生的話說不定真不用那麼累
作者: ShiinaKizuki (磨鏡) 2025-04-25 11:54:00
我以前在管樂班就累到不行 畢業後就決定以後只聽曲子
台灣的音樂社團裡,管樂算是資源比較多的(背後通常有家長會撐腰),台灣合唱社團的水準看不到日本車尾燈喔
我學校有樂隊也有揚琴隊還有棒球隊,再來就沒有其他社團了
作者:
dos01 (朵斯01)
2025-04-25 11:58:00因為管樂隊未來的出路比合唱團還要更寬廣 雖然比起到科學園區輪班一樣都是窄門就是了
作者: ShiinaKizuki (磨鏡) 2025-04-25 11:59:00
而且我當時的班級就是有人很認真 有人很混 結果最後靠音樂吃飯的是沒那麼認真又不混的
作者:
dos01 (朵斯01)
2025-04-25 11:59:00更不會有人想要小孩走這條路不然是要切雞雞嗎
然後男聲合唱就更好笑,除非你心中的合唱團只有維也納兒童合唱團,不然台灣多少業餘合唱團是高中合唱校友團組成的
作者: ShiinaKizuki (磨鏡) 2025-04-25 12:03:00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沒有午休
總之音樂社團很看資源(各方面)是真的,然後最大的難關
作者: ShiinaKizuki (磨鏡) 2025-04-25 12:06:00
然後畢業後也不會再練
大阪桐蔭是啥學校?資源多到可以同時發展棒球跟管樂喔?
家長會與校友會囉...所以才要拿牌,增取資源...鄰家女孩中,就有棒球隊打進甲子園後,校長到處打電
一個月150小時,算上課天7.5/天;全月算進去5/天根本不用上課了
作者:
npc776 (二次元居民)
2025-04-25 12:37:00現實就有了阿 金足農那一年 是秋田全鄉親發起募款送出去的
作者: holybless (D.) 2025-04-25 12:37:00
沒錢就只能吹吹文具店直笛 也不能太過理想化
作者: s1032kj (無聊) 2025-04-25 12:41:00
想以此當職業就要好到能讓人花錢 藥也餘再爛也沒人管
作者:
kanabox (kana)
2025-04-25 12:43:00小妹妹哭得好可憐 這樣會喜歡音樂嗎
作者:
linzero (【林】)
2025-04-25 12:51:00台灣的學校社團可能要有一些管道給錢吧,認識個國樂團的買不起一些較貴樂器,有次家長會捐筆錢後才去買一些
經不起小妹妹哭的 不適合擔任那個位子 (啊)但是一直讓小妹妹哭 也得小心怪獸家長
作者:
lain2002 (lunca)
2025-04-25 14:33:00台灣少棒 日本管樂 中國奧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