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我鄰兵問我怎樣子才是做自己

作者: lio220rap (晴烈)   2021-09-13 22:39:35
※ 引述《u10400068 (手邊沒電腦)》之銘言:
: 如題
: 朋友最近在當兵
: 他昨天晚上就傳給我這句話
: 對於大家來說
: ACG角色做自己如何在討喜和討厭之間區別
: 悟空一生練武,在陰間待很久
: 幾乎不管妻兒
: 但是很多人也很喜歡他
: 不過魯夫也很做自己
: 但卻被大家討厭
: 差別呢?
借題思考創作角色的理論
想要做自己,那就得先了解什麼才叫"自己"
也就是一個角色的本質,常用的說法就是:[問卦] XXX沒有A還剩什麼?
角色的本質跟人的本質不一樣
人是存在先於本質,角色是本質先於存在
就像一個嬰兒不會說他有什麼用,他是出生之後才去尋找能做什麼
否則就是物化,就像工具是為了某種功能(本質)而被創造出來的。
例如為了讓刃更容易砍倒樹,人們把刃裝上握柄變成斧
以我的理論來說,角色是為了故事服務
所以他有一個核心的功能(或者說核心價值),其他附加上去的特質都是為了強化或掩飾
角色要做自己,就要讓它發揮設計好的核心價值,怎麼設計?
人要做自己,那就是把自己以外的東西當成自己以外的東西。
人很容易把「外物」當成自己的一部份
才會在那個「外物」失去或被傷害後感受到骨肉分離般的痛楚
從直觀一點的,我們都說金錢是身外物,但總有要錢不要命的人把錢當成自我的一部份
再抽象一點,我們也常把「選擇」當成自己的一部份,被人否定自己的選擇之後
就感到生氣、覺得是自我被否定,被講成盤子後護航自己買的東西其實物超所值。
跟朋友去看了一部很微妙的爛片後,不想丟臉、催眠自己那部片並沒有那麼爛
投了某某人一票後,護航那人荒腔走板的各種失策,都是一樣的。
我們都會犯錯、都會做錯選擇,在資訊匱乏的情況下做出的選擇就跟擲骰子一樣隨機
不需要為這份隨機負責,自己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以後要是失敗,只要感到不走運就好。
悔恨都是多餘的。
我們還很常把「家人」當成自己的一部份
父母想控制子女的行徑、把子女當自己的第二個人生ON-LINE來玩,
子女想依賴父母,把父母當成自己的手腳一般希望他們能為自己做各種事情
就像我們要是身體不聽使喚就會抱怨、感到痛苦,才用情感、血緣去束縛
但一個自由的他人不聽自己使喚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把人當成人才能讓自己成為自己
做自己不會是隨心所欲、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那只是被慾望牽著鼻子走,像野獸一般只有本能的東西。
排除掉生理與本能上的慾望、排除掉社會的期望、排除掉為了保護自己做出的種種妥協
還剩下什麼,那自己就是那個「什麼」,也就是馬斯洛需求金字塔中最高的一層
自我實現。
自我實現要是跟其他欲求牽連太深,就會亂了主次、目的與手段混淆
好比間桐藏硯為了永生尋求聖杯
實現自我本身就是目的,把被人尊重、賺取財富、獲得愛等等目的掛上去只會離實現越遠
就像多頭馬車是沒辦法前進的,你可以把那些當成前置作業或階段性的課題
誤以為只要實現自我就能獲得全部,那就大錯特錯了,必然會迷失
如果只想著賺大錢、得到愛、幸福美滿的人生,那跟其他人沒什麼不同
這沒什麼不好,事實上是絕大多數人都沒辦法全部辦到
可是想要做自己,就不會是滿足於跟芸芸眾生擁有一樣追求就好
這是自尋煩惱,但我們不是獲得了什麼才會感到幸福,而是解決了煩惱才感受到幸福
就像一個富豪給他更多錢多半不會讓他更幸福
自尋煩惱然後自己解決才是能持續、穩定獲得幸福的方法
只不過一般人不用刻意尋找、煩惱也會自己找上門,
怎麼做自己是一個奢侈的煩惱,所以才有那個價值去努力解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