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台灣的文創是不是被中國全面碾壓了

作者: hermis (火山菌病病人No.01221)   2020-06-09 14:43:46
在台灣討論文創的時候,常常會有人把文化、文創、文創產業三個東西混在一起談。
三個東西是不一樣的,只是三者息息相關。要談文創產業,你不得不談文創,你要談文創
,不得不談文化。
所以說今天我就照自己的理解說明一遍,當然,我並不認為自己是完全正確的,發文出來
就是要討論,要求理解,要得到共識。
如果我認為自己是對的沒有錯誤,也不需要上來發文就是,不講就沒人會說自己錯了。
我們先講文化,超時空要塞的傑特拉帝人有一句「Yack Deculture」,他們聽到地球人歌
的時候就會感動到喊出這句。在設定上,天頂星人就是一群只懂得戰鬥,沒有文化的人造
種族,以複製加洗腦教育的方式在全自動衛星工廠中培養新兵。
(這邊以原版設定為主)
地球人打不贏傑特拉帝人,但是可以用歌聲來征服他們。我一直覺得這個設定很有趣,這
意味著即使有強大的武力,如果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文化,最後也只是被同化而已。
就如中華民族總是被外族入侵,但不管哪個外族來了,最後都會被偉大的中華文化感化,
然後就變成中國人(喂)
因為文化就是這麼回事,你不可能用武力征服,當你進到一個地區,與當地的人民生活,只
要你是少數派,最後難免被分裂同化。
文化侵略這詞太過偏激了,我覺得我們改成文化融合會好一點。
大多時候,兩個不同的族群開始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彼此互相交流,原本擁有的文化就會
產生融合。當然融合的程度多寡不一,大多是看誰比較多人誰比較強勢,最後在看時代
、環境、政治因素。
文化是個會成長的有機體,他不可能永遠停在某一代人的刻板印象,直到他完全滅絕為止。
所以你說中國文化,清朝的文化不是現在的中國文化,清朝以前的歷朝歷代的文化也不
是現在的中國文化,不然唐朝喜歡胖女人,這樣的審美觀怎麼沒繼承到現代?
因為我們會一直吸收外來的文化,這是不可避免的,只要你跟外面的人交流,就會變質。只
是這過程很緩慢,很難發現,而且大多時候你用個人的觀感來看會看不到真實面。
網路世代的文化其實非常接近地球村文化,未來如果翻譯系統變得更加精確,可能大家都
不需要學習外語也能溝通的時候,這個現象會更明顯。到最後很可能地球就只有一個主流文
化。
除非未來會有外星人來訪,帶來新的變因,不然等到這個主流文化的位置確定後,大概就很
難改變了。畢竟很多時候人類為了追求認同感,都會選擇多數人選擇的那邊,只有少數不願
意融入主流的人,才會固執己見不隨波逐流。
OK,這些人都能當特例,但我必須說,特例不能當飯吃,做市場看產業永遠不能拿特例來
當通例,只會越做越賠錢。
扯得有點遠了,總之整理一下:
1.文化就是我們自己的生活
2.文化會隨著時代緩慢變化,OO文化就應該是怎樣的文化這是不正確的
3.不同文化的碰撞隨時都在發生,融合跟改變也在發生,只是很難察覺而已
4.主流文化會越來越難改變,是因為人類會為了追求認同感,為了融入族群而努力
接下來講一點特例,甚麼情況下,少數族群能決定多數族群的文化發展方向?
很簡單啊,殺光那些有文化的人就好了,剩下的當奴隸,讓它們變成沒有文化的白痴,就跟
傑特拉帝人一樣,最後他們就只能乖乖地學少數族群的文化。
這沒甚麼啦,不管甚麼時代都在發生,有自覺沒自覺都一樣,只要殺掉那些地主貴族有錢
有閒會去搞文化的人,這個族群就沒有文化了。就算有,只要再用政策跟教育限制跟洗腦
,最後也會沒有。
大家都在幹的事,台灣又不是沒發生過,台灣一直都在發生啊,南島民族的文化被荷蘭人
、清朝人來回輾壓好幾次,死的死傷的傷。清朝之後漢人的文化又被日本人來回輾壓,原
住民也跟著躺槍。等到光復後,換國民黨來回輾壓日本留下的文化,也是清一片。
大家都是這樣幹的,沒甚麼問題啊,不要太在意背後的意識形態,因為這就真實發生過的
事。人家西班牙人去美洲也這樣幹啊,把北美原住民跟南美洲的阿茲提克帝國輾壓一次又
一次,哎呀西方人都這樣幹過了,不要分那麼清楚啦。
不過掛狗牌這種事應該真的是原創就是了。(不是原創,謝謝恰眾指正)
還有我覺得中國人真的厲害,蠻族輾壓來輾壓去還是屹立不搖五千年,果然人多就是力量
,厲害。(超問題發言)
畢竟文化的基底是人,沒有人用這個文化就會毀滅,越多人用這個文化就越強,這就是戰
鬥力的觀念。
除非遇到少數人強勢入侵,大規模滅殺多數人的情況,不然一般狀況應該就是人多的一邊
贏。
談完文化來談文創,文創也沒很難啊,就是創作嘛,不過這個創作不可能天馬行空,終究
要拿出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創作,而這些生活經驗源自於你所處的文化,所以沒文化不談文
創。
更進一步說,創作這個過程跟文化的連結就在於這個認同感,我們說馬斯洛有五大需求,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接下來才是社會需求,創作是要滿足前兩者才能開始生的東西,你
沒飯吃活不下去不通常不會想搞甚麼創作。
會開始去認真接觸自己所處的文化,也大概是從第三層開始,追求認同感,追求歸屬感,
追求成為某個族群的一分子。然後大概這個時間開始會去做一些創作,透過創作或接受他
人創作與群體交流。管子都說了:「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可見肚子餓是沒辦法作文創的,你要做文創,至少最低限度要保證自己能吃飽睡飽。當然
,更傑出的人不會只追求吃飽睡飽啦,他們肯定會要更多,就是第三層之上的東西。
要融入族群,不一定只能靠文創,與他人交流,做跟他人相同的事,也能融入族群裡。所
以說你不創作還有很多事能做,比方說成為讀書上學工作結婚生子買車買房買重機,找他
人都會做的事情做。
但做這些事都需要錢啊,沒錢的話別說做這些事,連吃飽喝飽都做不到啦。所以我覺得喔
,搞文創真的是有錢人才能做的事情,窮人還是算了,你要追夢可以,總有一天要醒,不
要浪費時間比較好。
把創作當工作室最愚蠢的,但這樣的笨蛋有其可愛之處。喔當然啦,少數特例還是能成功
的,少數特例少數特例…
如果覺得自己真的沒甚麼才能,選擇平凡的一生,乖乖工作結婚生子,就跟其他普通人一
樣也好啊。多的錢還能去買嗜好品培養興趣,日子過得多舒爽,稍微有點腦袋的人都知道
不要跳文創。
所以我說沒錢沒閒不要談文創,文化藝術這些東西本來就是貴族在做的,只有它們有那個
資源跟影響力去帶動整個文化的方向。白手起家太難了,基本上就是被淹沒的份。寫在多
字等你死了,要是沒子女繼承,就只能跟著灰飛煙滅,運氣好一點的可能會保存在某個圖
書館或網路的免費空間裡,勇不見天日。
好吧,把文創當興趣可以,或者說把創作當興趣可以,自媒體時代能玩的東西很多,以後
有機會再談。但是想把創作當工作拜託醒醒,台灣沒這樣的產業環境可以養你。家裡沒背
景養你的拜託不要,到最後只會留下無限空虛。
所以說,要談工作就一定要談到文創產業,因為產業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只有能賺錢的
產業才能持續發展。
不能賺錢的,就只能靠政府補助,但這個補助會讓產業產生更多弊端,也只是在飲鴆止渴
而已。
政府要補助政府就會管,很多題材禁忌就不能碰,是要玩個屁。搞到最後只會跟對岸一樣
,生不出甚麼東西。
當然少數特例我知道還是有的,很多人都喜歡拿特例來反駁,我只能說產業不能只看特例

產業的基底也是人,而且是要很多人。
一個產業牽涉的人素質越高,數量越多,他的戰鬥力就越強。
這邊不是單指產業的生產者,還包括投資者跟消費者。
尤其是文創產業,消費者的素質其實很重要,如果一個文創產業的消費者,大多不認同這
個文創產業背後的文化,那這產業就死定了,因為你做出來的東西沒人認同,也沒人喜歡
,更沒人會花錢去買。
所以我才說要講文創,台灣避不開中國的啦,因為中華文化買單最多的就中國人,至於為
啥要高價請台灣人過去做?文革嘛,有文化的都被鬥倒鬥死了,他們是能剩下甚麼?
想要重拾光輝的中華文化,當然只能來台灣來香港取經啊。
只有台灣還有足夠大的土地跟土壤來發展,也還好國民黨來先殺一波,讓日本的痕跡被清
得差不多,不然照這樣下去,台灣的中華文化大概會跟日治時代的日本文化混在一起,變
成很神奇的東西。
啊,無關是非對錯,沒有要做任何批判,純粹描述事實。除非你要說白恐跟二二八都是假
的,那我覺得不該在這討論,我也沒興趣討論啦,你們怎麼想你們的事,不過如果有人真
要這樣認定,大概也只能給台灣人貼個「本來就沒文化」、「未開化之民」、「廢到可以
就是沒人才」的標籤了。
這我也沒意見,出發點不同論述也不同嘛!我尊重,也不反駁!
有點離題了,總之文創產業做不起來很正常啦,第一,一開始就清一波了。
第二,台灣自光復後經歷戒嚴、白恐、到經濟奇蹟、民主開放,各自的重點都不太一樣啦
,但絕對沒有在培養文創的風氣啦。
前面就說了,你讀文史是想幹嘛?辦報嗎?揭露真相嗎?是想要搞分裂主義嗎?重新喚起
台灣人的民族意識,那統治者還玩甚麼?
所以戒嚴白恐不用講了,沒你們台灣人玩沙子的空間。
進入經濟奇蹟,大家都忙著撈錢啊,一個大學生畢業進貿易公司可能半年內薪水就三級跳
,不爽還可以跳槽去別間再升一波。不然跳股市大賺特賺,那時的台灣就是這樣好嗎?
蝦?你說你要寫小說,半年寫一本?誰理你啊,你半年寫一本,人家可能第一棟房子都賺
到了。就連大學以下學歷,跳進去加工區衝一波,賺得錢都比你創作還要多。
把創作當工作?神經病吧?這種論點直到現在我在老一輩很常聽到,oo不能當飯吃,不
要搞oo。
你說,這種社會氛圍下,誰會發神經跳進文創產業?喔還是有啦,少數啦,而且通常都是
有後台的,外省掛的。
沒特意要挑省籍情結,基本上台灣的土財主暴發戶沒文化很正常,就時勢造英雄,沒底蘊
也沒素養。也只有原本就是從外省過來,帶著優秀中華文化的外省人有這個底蘊啦。
人家外省人以前很團結的,都自己玩,所以這文化等於是它們的專屬技能,台灣土財主,
那種三七五拿動土地,後來趁經濟奇蹟地價飛漲賺一波的阿土伯們,你談文化?談得起來
嗎?
我們跟著喊「Yack Deculture」就好了。
第三,台灣就是個島國,太容易被外來文化入侵了,在經濟奇蹟後,人們富有了,開始想
找嗜好品,文創產業才總算有發展的土壤,結果呢?
美國來了,日本來了,耶~
翻譯書越來越多,沒有台灣人的空間,電影就是好萊塢好萊塢,動畫輕小說一定要講日式

人家成品比你好,sop比你完整,成本還比你低。
玩甚麼?台灣的文創產業發展可能就這樣被掐死了,可喜可賀。
現在又多個超有錢,曾經挖一堆台灣人才過去,同文同種,自認為中華文化正統(重點還
不少台灣人認同),你要玩甚麼?玩沙嗎?連沙都沒得玩吧?
到如今市場都是外來文化瓜分,產業人才完全沒有辦法提升質量,全面敗北啊。
喔好啦,還是有特例,霸海皇英、馬皇降臨、冥戰錄,這些都是台灣在地的文化衍伸出來
的創作品。
還願、返校也是。
要把本土文化當作武器來發展,只要運氣夠好還是能走出一片天的。當然這是因為他們跟
上了時代,這是屬於這個時代的回憶,有很多人認同,自然買單的人多。
但不管多多,還是沒有多到能撐起一個產業啊,能撐起一間公司就很厲害了好嗎?
一個文創產業初期,肯定是要靠自己本土文化來當武器跟盾牌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走出
跟其他文化不同的路,找到認同自己的消費者。但這個過程非常艱辛而且講運氣跟實力,
以台灣的條件,能養出一間未來數位跟赤燭已經是奇蹟囉,但就算是這樣的公司,也不能
容納更多的人才。
還是很多人覺得文創沒辦法養活自己,那幹嘛跳?
我就問,你幹嘛為了虛幻的民族情結跟國族主義去跳這坑?
所以真的,不要,在台灣談文創產業
你要做創作可以,你很努力也能在日本外國闖出一片天,你不一定要用台灣的文化題材,
不一定要用中華文化題材。只要你願意拿外國的東西來用,現在這網路時代,花時間跟資
源克服一些問題後還是能成功。
請注意,這個時間跟資源,一定比在一個有完整產業的環境下還要多,因為有完整的產業
鏈意味著更多專業人才,更多專業人才意味著更有效率地利用資源跟時間。
但很抱歉台灣不是,台灣沒有,所以本土創作比外國代理貴是沒辦法的,本土創作量跟質
很難跟上外國水準也沒辦法,這些都是必須長時間花錢花資源培養,台灣沒有這種人有這
種閒情逸致。
(插嘴一下,所以有人拿日本也拿外國文化來做也很賺說不一定要本土文化,我很傻眼,
你拿已經發展完全的產業鏈能夠有效率生產的環境,去比台灣這種甚麼都沒有只能靠本土
文化當武器的環境,能比嗎?你會把沒穿裝備的農民送去跟全副武裝的騎士比戰力嗎?根
本不能比你怎麼會覺得台灣做得到像日本那樣可以拿外國題材來做還賺錢?)
沒人會想跳的,尤其是有錢人,經濟奇蹟起來的有錢人想賺的是快錢,他們不想做文化。
賺不到錢就不會想繼續填坑,所以那個坑就永遠在那,偶爾才會有傻子跳。一看就沒市場
啊,你做代理都比這賺,投資人幹嘛耍白癡?
我做這次調查,一堆台灣公司一看就不懂遊戲的也會跳手游代理,因為有錢賺啊。
哪國的遊戲,有差嗎?有錢賺,最重要。
這就是台灣。
作者: astrayzip   2020-06-09 14:46:00
掛狗牌一堆國家玩更凶喔比如澳洲、南非其他就不列舉了,20世紀不是個多先進的世紀
作者: Eriri (英梨梨)   2020-06-09 14:47:00
用這些觀念搞文創 還是真的別搞比較好
作者: astrayzip   2020-06-09 14:49:00
然後文化就是生活,你現在的日常就是文化早上吃早餐店、宵夜吃雞排
作者: peter080808 (peter)   2020-06-09 14:49:00
打了這麼多 台灣文創就是廢到笑
作者: unlimit999 (黑先生)   2020-06-09 14:50:00
還有一點是,台灣就沒打算搞產業鏈,永遠都小工作室搞個小精品,但這只是能出作品,卻形成不了產業
作者: EXIONG (E雄)   2020-06-09 14:51:00
有錢賺最重要 這就是人 不止台灣
作者: unlimit999 (黑先生)   2020-06-09 14:52:00
現在文創早就不像匠人精神那樣十年磨一劍了,要能形成流水線生產,每個季度都能有新品,才有活力
作者: JamesForrest (Forrest)   2020-06-09 14:58:00
No,中華文化的Fake台灣人滾把文化當製造業的中國人也請跟著假台灣人一起滾
作者: KYALUCARD (KYALUCARD)   2020-06-09 14:59:00
掛狗牌起源於英國在十九世紀搭上全歐洲“一個國家、一種語言”的風潮,在威爾士ˇ地區推行的政策,何來原創?
作者: JamesForrest (Forrest)   2020-06-09 15:00:00
這類型的人只知道向中看齊,搞爛本土文化而已
作者: peter080808 (peter)   2020-06-09 15:01:00
文創從來不是匠人精神啊 歐美從百年前小說時代就知道了
作者: KYALUCARD (KYALUCARD)   2020-06-09 15:01:00
19世紀時英國推行標準英語,法國推行標準法語,德國推行標準德語,比利時打壓佛萊明方言及荷語
作者: peter080808 (peter)   2020-06-09 15:02:00
一百年前 小說家要出道還不是要先寫週刊短篇開始
作者: bluejark (藍夾克)   2020-06-09 15:06:00
窮人為什麼要幫有錢人擔心他們不會賺錢?
作者: unlimit999 (黑先生)   2020-06-09 15:06:00
真完全匠人精神的話,那些中低層的創作者,根本沒成長的機會,只有天才才配創作
作者: astrayzip   2020-06-09 15:09:00
匠人精神那個是有錢人的嗜好了
作者: lucifier (lucifier)   2020-06-09 15:09:00
狗牌也是歐洲人先玩的
作者: Eriri (英梨梨)   2020-06-09 15:11:00
小說雖然很早就有 但興起其實是報章雜誌開始出現的時候 十九世紀很多小說家 靠的是在報紙或雜誌連載維生到了二十世紀 小說逐漸變成一種很神聖的載體 於是有些小說
作者: probsk (紅墨水)   2020-06-09 15:12:00
台灣有賺錢的文創啊 賣飲料小吃還有音樂節
作者: ladioshuang (達哥)   2020-06-09 15:12:00
金庸小說最早也是在報紙上連載
作者: Eriri (英梨梨)   2020-06-09 15:12:00
家不必靠著娛樂大眾維生 但在十九世紀 任何小說家要生存 都
作者: astrayzip   2020-06-09 15:12:00
其實不用拉那麼早的時代,金庸古龍都是靠報紙連載的
作者: LoveMakeLove (愛製造愛)   2020-06-09 15:14:00
謝謝
作者: Eriri (英梨梨)   2020-06-09 15:14:00
隨著紙本載體的沒落 小說家的沒落或許也是逐漸不可避免的事但同樣的 新興的載體終究也在興起 只是看優秀的創作者是否能有能力掌握這種機會 而不必一定拘限在一定要寫小說
作者: astrayzip   2020-06-09 15:16:00
有啦,就是油土伯不用補助也是欣欣向榮還會有經紀人公司自己找上門,反觀小說家
作者: peter080808 (peter)   2020-06-09 15:17:00
19世紀到20世紀初歐美小說的黃金年代 很多作家都是從報紙雜誌連載開始的
作者: probsk (紅墨水)   2020-06-09 15:21:00
台灣的油土伯跟日本歐美那種規模比起來也是跟要飯的差不多
作者: astrayzip   2020-06-09 15:22:00
但這個要飯的收入已經屌打小說家漫畫家了
作者: unlimit999 (黑先生)   2020-06-09 15:23:00
準確來說是屌打台灣的小說漫畫家
作者: bluejark (藍夾克)   2020-06-09 15:24:00
YOUTUBE也不是台灣發展的
作者: astrayzip   2020-06-09 15:24:00
我就在講國內啊
作者: fuyuo7963 (冬桜さん大勝利)   2020-06-09 15:31:00
誰跟你中國人
作者: ken0927ken (杰剛 <是我講不聽>)   2020-06-09 15:35:00
有錢人的文化也比窮人的文化強勢窮人變成有錢人就會亂花錢 有錢人變窮卻不一定會省錢
作者: ghostxx (aka0978)   2020-06-09 15:38:00
文創是自我滿足人人都可以參與,加上產業就是錢的領域了
作者: storyo11413 (小便)   2020-06-09 15:52:00
台灣文化是什麼?文組的跟我說阿美族理組的我是想便利商店和組電腦
作者: probsk (紅墨水)   2020-06-09 15:59:00
夜市是文化 宮廟也是文化 文化未必一定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
作者: hellwize (獄巫)   2020-06-09 16:12:00
廢話太多 看得很累
作者: woaifafewen (woaifafewen)   2020-06-09 16:41:00
中國因為文革的關係整組爛掉了 並沒有你說的屹立不搖
作者: Vulpix (Sebastian)   2020-06-09 17:30:00
太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