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台灣人是不是不喜歡寫科幻作品。

作者: boblu (六百)   2016-05-04 04:34:45
我在 #1LgLx7-F 就提過
台灣的科幻創作有過光輝的時代 作品水準直逼歐美科幻新浪潮
(這篇就不再重列書單)
而所謂科幻新浪潮年代 指的正是從黃金年代的 "火箭與死光槍" 式的蒐奇冒險
轉為探索內太空的思想實驗
這段台灣新浪潮為什麼後來無疾而終其實我始終無法徹底想通
一個可能是 這個風潮本身是張系國帶起來的
偏偏張系國本人討厭新浪潮
所以在無論歐美還是台灣的科幻創作都已經走出黃金年代的當時
他只好把黃金時代的科幻觀用 "文以載道" 的標準魔改以後
當成在台灣推廣 "後黃金時代科幻"(但絕不承認是新浪潮科幻)的標準,結果並不成功
不過或許也不能說張的標準完全失敗
因為在台灣科幻的全盛期之後(事實上應該說有一定程度的時代重疊)至今
成功的台灣科幻創作許多都是 "純文學作家跨界來打醬油"
這類作品的科幻梗在科幻迷眼中可能顯得粗襙過時
但受益於作者的文字功力以及思想 結果硬是不錯看
不過上篇作者提到一個觀察倒是很正確:
台灣的科幻創作缺少夠水準的 world building
前面說的純文學跨界就不用講了
科幻梗通常只是一個用來跑作者真正想要說的事情的引子或道具
更能體現台灣科幻作品中 world building 之虛弱的領域
其實是最近頗流行(在歐美也很流行)的兒少反烏托邦
反烏難寫 正在於好的反烏必須讓讀者雖然感到反感,
但其價值邏輯有說服力,制度有可行性,讀者想反,卻同時發現反無可反
使讀者因此必須自己在心中反覆辯證這反烏世界的功過善惡
<<華氏四五一度>>,<<1984>> 就是其中典範
而台灣的兒少反烏 通常是抓住一個發想點之後硬湊出一個世界觀
其運作機制經常流於刻意或甚至經不起仔細的思考
(日本作品也是經常犯這種毛病,但至少日本作品中水準夠的也多)
另一個問題是台灣的兒少作品必須有非常明確正面的道德教訓
編輯部甚至會要求作者把作品修改成夠正面夠明白的道德教訓才肯出版
(比方說,學園作品中不能有壞老師。有好老師也有壞老師不行。
有著悲傷過去,有無奈理由才黑掉的壞老師也不可以。)
(但是壞人只來自學校以外,多壞都可以)(但來自其他政府機關也不可以)
結果就是台灣的兒少反烏經常流於極為刻意極為生硬的說教
說是兒少作品 實際上卻連小孩都騙不了
作者: MidoriG (一條感情豐富的毛巾)   2016-05-04 05:18:00
很想找幾本本土科幻來看看,感謝
作者: chi12345678 (to Terabithia)   2016-05-04 05:19:00
我完全不知道台灣有反烏托邦作品 能不能告知書名?對這方面很有興趣 THX~
作者: j35234 (宇稱‧Uniparity)   2016-05-04 06:21:00
文裡提到的張系國就不錯 張草的風格我也喜歡 不過就像文中提及 這些作品大多文學性強過科幻巧思
作者: AprilFool (相遇的虛無)   2016-05-04 07:01:00
張大春《病變》中收錄的短篇小說也有反烏托邦題材。
作者: flysonics (飛音)   2016-05-04 08:40:00
跟這篇講的一樣 張系國前期的新浪潮作品還蠻值得一看不知道為什麼後來不繼續往這個方向走了
作者: redsa12 (哈吉米)   2016-05-04 09:09:00
這篇是標準答案啊!!!居然這麼少推
作者: ithil1 (阿椒)   2016-05-04 09:11:00
趕快推一下不然人家以為我看不懂
作者: ikaridon (東)   2016-05-04 13:25:00
之前借了"台灣科幻小說選",一看覺得中國味有夠重倒不是政治的中國 而是不知為何都留一隻手攀著文化中國的那種感覺,相較於西方科幻作品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作者: brioche (brioche)   2016-05-04 13:51:00
台灣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寫出來的東西有中國味很奇怪嗎?反過來說,硬要去除生長文化背景影響才奇怪吧...
作者: ikaridon (東)   2016-05-04 14:53:00
那怎麼我看其他台灣作家的書都不會有這種感覺雖然只是我講的那本其中的一部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